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与控制
马英财
格尔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青海省格尔木市 816000
摘要: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于城镇的发展与居民生活质量提升起着关键作用,而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与控制关乎项目的综合效益与可持续性。本文聚焦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这一领域,探讨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意义,阐述其各阶段的主要管理与控制策略,同时分析保障有效实施的相关措施,旨在提升项目成本管理水平,实现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成本控制
引言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如同城镇发展的骨架,关乎着交通的便捷、水电的供应以及通信的顺畅等诸多方面,对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和城镇整体的进步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成本管理是一大关键难题,若把控不当,易造成资源浪费、效益低下等情况。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与控制理念能从全局角度对成本进行统筹规划,深入探究其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的运用,对于保障项目顺利开展、推动城镇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
一、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意义
1.1 提升项目综合效益意义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与控制,能显著提升综合效益。在项目前期,精准的成本预估可避免不必要的资金投入,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使项目建设更具性价比。建设过程中合理控制成本,可保障工程质量的同时不超预算,减少后期维修成本。运营阶段,科学的成本管理能让设施高效运行,如交通设施能以合理成本维持良好通行状态,提高运输效率,促进物流、人员流动,带动周边产业发展,从多方面提升项目整体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综合效益。
1.2 保障资源合理利用意义
从资源利用角度看,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与控制意义重大。在规划阶段,综合考量成本能引导选择更环保、耐用且性价比高的材料,避免资源浪费在易损耗、不实用的材料上。建设施工时,通过成本控制合理安排人力、物力资源,避免窝工、材料积压等情况,提高资源利用率。运营维护阶段,依据成本管理规划,精准投入资源进行设施保养、维修,延长设施使用寿命,让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价值,实现资源在整个项目周期内的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
1.3 促进城镇可持续发展意义
对于城镇可持续发展而言,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与控制不可或缺。它有助于打造高质量的基础设施网络,像合理规划的给排水系统能长期稳定运行,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良好的成本把控可保障基础设施不断更新升级,适应城镇发展需求,避免因成本问题导致设施过早老化、废弃。而且能引导城镇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优先建设重点、可持续性强的基础设施,提升城镇的承载能力和竞争力,为城镇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推动城镇朝着绿色、健康、可持续方向迈进。
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各阶段成本管理与控制策略
2.1 规划设计阶段策略
在规划设计阶段,成本管理与控制策略至关重要。首先,要开展全面深入的需求调研,准确把握城镇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明确基础设施的功能需求,避免过度设计造成成本浪费。例如交通设施规划,需结合城镇人口分布、经济活动区域等确定合理的道路等级与规模。其次,进行多方案的成本效益分析,对比不同设计方案在建设成本、运营成本以及预期效益方面的差异,选择最优方案。再者,引入价值工程理念,在保证基础设施必要功能的前提下,剔除不必要的功能和过高的性能标准,优化设计细节,从源头控制成本,提高项目价值。
2.2 建设施工阶段策略
建设施工阶段有诸多成本管理与控制策略。一是严格把控材料采购环节,通过公开招标、集中采购等方式,选择质量合格、价格合理的材料供应商,同时加强材料验收管理,防止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避免后期返工增加成本。二是合理安排施工进度,运用项目管理软件等工具,制定科学的施工计划,避免工期延误导致的人工成本增加、设备租赁费用超支等情况,确保施工有序高效进行。三是加强施工现场的成本监控,实时记录各项费用支出,对比预算及时发现偏差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如控制变更签证数量,对必要的变更严格审核流程,防止成本失控。
2.3 运营维护阶段策略
运营维护阶段同样需要精细的成本管理与控制策略。一方面,建立完善的设施设备档案,详细记录设备的采购时间、使用状况、维修历史等信息,依据这些信息制定精准的维护计划,对不同设备按照其重要性、易损程度等安排合理的维护周期和方式,避免过度维护或维护不足增加成本。另一方面,采用智能化的运营管理系统,实时监测基础设施的运行状态,如能耗情况、设备故障预警等,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处理,降低运营成本。此外,探索多元化的运营维护资金筹集渠道,比如通过公私合营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分担财政压力,保障运营维护工作持续稳定开展,确保基础设施长期良好运行。
三、保障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与控制有效实施的措施
3.1 完善成本管理制度措施
完善成本管理制度是保障有效实施的基础。要建立涵盖项目全生命周期各环节的成本核算制度,明确成本核算的对象、方法和周期,确保成本数据准确、完整,为成本分析与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制定严格的成本预算编制与审批流程,要求预算编制科学合理、符合实际情况,审批环节严格把关,防止预算虚高。同时,建立成本控制的责任追究制度,对于因人为因素导致成本超支或管理不善的情况,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增强全员成本管理意识,促使各部门、各岗位人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遵守成本管理制度,保障成本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3.2 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措施
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举措。一方面,通过招聘引进具有丰富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成本管理经验、熟悉全生命周期理念的专业人才,充实到项目管理团队中,他们能够凭借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在项目各个阶段提出有效的成本管理建议和措施。另一方面,开展针对性的培训活动,对现有人员进行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知识与技能培训,包括成本估算方法、成本控制技巧、相关软件使用等内容,提升团队整体的专业素养。此外,建立激励机制,对在成本管理工作中表现优秀的人员给予奖励,鼓励大家积极学习、主动参与成本管理工作,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
3.3 运用先进技术手段措施
运用先进技术手段能助力成本管理与控制有效实施。利用大数据技术收集、整理和分析海量的成本数据,包括不同地区同类项目的成本情况、本项目各阶段成本变化趋势等,为成本预测、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帮助管理者提前发现潜在成本风险并制定应对策略。采用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项目规划设计阶段进行虚拟建造、碰撞检测等,优化设计方案,减少施工阶段的变更和返工成本;在运营维护阶段,基于 BIM 模型直观了解设施结构和设备位置等信息,便于精准维修和管理。同时,借助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基础设施设备的远程监控和实时数据采集,提高运营维护效率,降低成本,通过这些先进技术手段的综合运用,提升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与控制的水平。
四、结论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与控制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分析其重要意义、阐述各阶段策略以及介绍保障措施,有助于提升项目成本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常杰,李贵芝,席英伟,等.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作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沼气,2024,42(04):38-42.
[2]郭树华,王紫嫣,梁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效率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23,42(06):142-149.
[3]刘雨婷,黄婧,蔡凤珍.基于MEC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研究[J].四川建筑,2022,42(02):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