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高段学生厌学原因及对策研究

作者

张婷

巴中市巴州区兴文镇中心小学校636024

摘要:厌学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感受,表现为对学习不感兴趣,甚至对学习出现厌倦情绪和抱有漠不关心的态度。他们缺乏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上课时注意力难以集中到课堂上,课后难以按时按量按要求完成作业。在小学高段这个黄金时期,学生正处在学科基础形成、学习习惯培养的关键节点。然而,不少学生却陷入了厌学的困境,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学业成绩,还可能对未来的发展造成潜在的负面影响。因此,深入挖掘小学高段学生厌学的成因,并寻求有效的解决策略,已成为教育领域亟待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厌学  原因  对策

一、厌学成因探究

(一)学习压力沉重:通过观察和个人教学经历发现,很多学生在一二三年级对待学习任务基本上都能迎刃而解,学习情绪高涨,整个人的状态比较好。但随着年级的升高,到了小学高段四五六年级,各门学科知识点逐渐增多,难度加大,导致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倍感压力,不能解决学习任务,考试成绩逐渐下降,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而产生了厌学情绪。

(二)学习动力不足:部分学生对学习的意义认识不足,认为自己学习是帮家长学的,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或者是直接没有目标,导致学习动力严重匮乏,从而时间一长,就慢慢的产生了厌学情绪。

(三)学习方法不当:很多学生在学习路上未能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学习效率相当低下,让学生倍感挫败,从而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

(四)心理因素作祟:很多学生到了小学高段,慢慢产生了焦虑、自卑、逆反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影响学生的整个学习状态,如果不及时去干涉和管理的话,也会导致学生厌学。

(五)家庭和社会环境影响:我觉得这是学生在小学高段产生厌学情绪最主要的原因。家庭教育缺失、不适当的教育方式以及社会上对学习的负面观念等,都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通过观察发现,在小学高段,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的,其中家庭教育肯定是出了问题的,低段的时候量变积累较多,到了高段四五六年级就发生了质变。家庭教育主要问题有:很多学生家长只忙工作,对学生的学习或者心理健康状态不管不顾;父母感情不和经常吵架,甚至是离婚;重组家庭的矛盾比较多;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看管,隔代教育困难重重......还有不适当的教育方式也会引发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比如:让学生用手机和游戏的方式来放松学习压力;让学生通过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自己解决学习问题。以上的问题都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时间一长,学生就慢慢形成了厌学情绪。

二、解决对策

(一)优化学习环境:老师和家长要合理安排学习任务,任务要适量,任务要难度适中,具有操作性,让学生有完成任务的积极性,从而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降低他们的压力感。

(二)激发学习热情:老师和家长要通力配合,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和激励学生,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明确学习目标,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三)教授高效学习方法:教师应教授学生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方法教授之后要让学生实际去操作,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减少挫败感。

(四)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学校和家长应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平时跟学生相处时要多一点耐心、爱心,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让他们能积极正确的对待学习、对待学校积极自己的家庭和家人。

(五)营造良好家庭和社会氛围:家长需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以身作则,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和思考问题。同时社会也应营造积极的氛围,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学习观。

(六)加强家校合作:通过家访、家长会等方式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合作与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就要及时想办法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克服厌学情绪,尽快走回学习正轨。

(七)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创新教学方法,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运用情境教学、项目式学习、体验式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八)因材施教,关注个体差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通过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好的教育,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

(九)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强师生互动:

作为教师,我们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和互动,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和尊重,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可以采用个别辅导、小组讨论、课堂互动等方式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沟通。

三、结语

总的来说,学生的厌学情绪不是一天形成的,也不是一天能处理好这种负面情绪的,必须家庭、社会、学校几者结合起来,互相配合,让孩子感受到家人、老师对他的关注和关心,再加上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彻底克服学生的厌学情绪。也希望整个社会更加关注学生的厌学情绪,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让孩子们做真正身心健康的人。

参考文献

【1】汤凤元.小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与矫治对策【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03):72-73

【2】金香萍,马生吉,张建华.小学生厌学心理及对策【J】中国校医,2013,(02):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