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智慧德育课程实施的有效路径
赵丹
宜宾市叙州区樟海镇中心幼儿园隆兴分园
摘要:信息化浪潮推动幼儿教育格局不断发展与重塑,新兴的互联网信息技术赋予幼儿教育实践更多“动能”,“智慧教育”已经成为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德育始终伴随学生个体成长的全过程,幼儿时期的品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智慧教育为幼儿德育工作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元化的选择,如何在智慧教育背景下构建幼儿“智慧德育”课程是值得幼儿教师们切实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本文首先阐述智慧教育的核心内涵,然后基于幼儿德育实践,探索幼儿智慧德育课程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智慧教育;幼儿德育;智慧德育;实践策略
一、智慧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智慧教育是伴随着信息化浪潮所产生的一个概念,智慧教育理念的提出标志着现代教育进入到全新的发展阶段。智慧教育的内涵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理解。一方面,智慧教育是依托于现代信息技术、资源所形成的一种教育体系。智慧教育主要依托于计算机、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来开发教育资源,全方位地构建智能化、个性化、信息化的教育模式。另一方面,智慧教育也可以认为是一种教育策略。智慧教育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之下,从技术、方法、实践等方面对教育教学过程进行创新,旨在提升教师的教育信息化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智慧学习能力。
智慧教育的特征集中体现以下方面。一是信息技术与教育实务的无缝衔接与深度融合。智慧教育所依托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务形成了有机的融合,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加持,教育教学过程、教学信息的传递都极为方便且快捷,这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信息化学习体验感,同时能够构建起绿色、高效的教育管理体系。二是智慧教育能够构建诸多有益的教学场景。依托于信息技术,智慧教育能够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融合为有机整体,确保幼儿德育不断档;借助于信息平台,教师、家长能够围绕幼儿品德培养进行全方位地交流和协作。三是智慧教育能够彰显人文素养。与传统教育形态相比,智慧教育同样关注“公平”、“和谐”与“关爱”,由于不受传统课堂时空因素的限制,教师能够在智慧课堂中倾注更多情感,彰显对于幼儿们的人文关怀。
二、幼儿智慧德育课程的实施路径
(一)构建智慧德育情境,将德育融入幼儿生活
品德对于幼儿们而言并非是“束之高阁”的事物,而是与幼儿们的现实生活、一言一语都密切相关。幼儿教师实施智慧德育课程,首先要考虑利用信息技术来构建智慧德育情境,巧妙地将德育工作融入到幼儿们的现实生活当中。比如,“谦让”、“诚实”、“友爱”、“互相帮助”是幼儿们应当学习的良好品质,教师可以预先在网络上搜集与“谦让”、“友爱”、“互相帮助”相关的动漫视频资料,然后借助于计算机幻灯,以“带领幼儿看电影”的方式来引导幼儿们学习“谦让”、“友爱”、“互相帮助”等品德。比如,围绕“谦让”这一主题,教师可选择孔融让梨的典故,首先为学生们播放孔融让梨的“动画片”,然后引导幼儿们围绕动画片的主题进行交流和探讨,最后由教师总结出“谦让”这一主题思想。一方面,“吃东西”是幼儿们生活中的常见情境,孔融让梨的情境能够激起幼儿们的思想共鸣;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引导幼儿观看孔融让梨动画片来实施德育,能够赋予德育趣味性、真实性,能够让幼儿接受和理解“谦让”的含义。再比如,对于幼儿德育中的“诚信”教育,教师可考虑选择“华盛顿砍树”的故事来完成德育。“做错事害怕家长老师责骂”是许多幼儿都有的类似经历,“华盛顿砍树”的故事同样能够引起幼儿们的共鸣,幼儿们在观看动画片的过程中也能够充分认识到“错误不可怕,诚信价更高”。
(二)创变德育方法,增强德育智慧性
智慧德育课程的精神在于将智慧教育与德育的无缝衔接与有机整合,幼儿教师应当积极创变德育方法,增强德育工作的智慧性。比如,传统的幼儿德育工作大都是沿用“说理式”教育的方法,当幼儿出现了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教师才予以纠正。传统的德育方法暴露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问题,没有能够将德育教育贯穿于幼儿成长的全过程。因此,幼儿教师可基于信息技术对幼儿德育的方式进行创变。比如,教师可以考虑引导幼儿们定期作出“品德承诺”。在学期第一周,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们通过“录制视频”的方式来完成品德承诺,录制视频的方式可以由幼儿教师或者幼儿家长来完成。教师可事先为幼儿所录制的品德承诺视频制定一个主题,例如第一周是“诚信主题”、“第二周是友爱主题”、“第三周是文明有礼的主题”等;教师也可以将所有主题统一罗列出来发送给幼儿家长,请家长引导幼儿每周录制一个品德承诺的视频。录制品德承诺视频的方式不失为智慧教育背景下的一种成本较低、效果良好的幼儿德育方式,幼儿在录制品德承诺视频的过程中,能够较为深刻地感受到“品德承诺的庄严”和“严守品德的可贵”;另一方面,如果幼儿在学习生活中的行为违背了他们所作出的“品德承诺”,教师可以用幼儿们自己所录制的品德承诺视频来对他们进行品德教育。由此可见,幼儿智慧德育课程并不缺乏智慧教育的资源,幼儿智慧德育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以“慧眼”发掘一切可被利用的信息化资源,以此赋予幼儿德育工作更多的鲜活性和趣味性。
(三)构建家校一体化的智慧德育体系
幼儿德育是覆盖幼儿学习生活各个场景的一项系统性工作,传统的幼儿德育工作暴露出一定的“零散性”问题。幼儿教师虽然在学校内对幼儿的品德问题“千叮咛、万嘱咐”,但幼儿回到家中,部分家长没有重视幼儿的德育工作,导致部分幼儿在家中被“过分宠溺”,此类现象容易导致幼儿德育工作出现断档,部分幼儿也难以接受校内、家庭两种环境的巨大方差,导致幼儿德育成效往往不尽人意。因此,幼儿园可以考虑构建家校一体化的智慧德育体系,确保幼儿德育工作不脱节、不断档。构建家校一体化的智慧德育体系可从多个方面进行努力,首先,幼儿教师要将一切可被利用的智慧资源搜集、整合起来,做到“物尽其用”。比如,幼儿教师可通过qq、微信、钉钉等线上沟通平台与家长们加强沟通,教师可定期在上述信息平台上发布幼儿园的德育课程计划、目标等,请家长在幼儿德育方面与幼儿园形成良好的配合。教师也可以在线上沟通平台上发布与幼儿德育相关的理论、方法、教育视频,提升家长们的德育能力,与家长形成合力,共同开展好智慧德育工作。其次,幼儿园可以在建立起自身的门户网站,在网站上发布智慧德育相关讯息,同时设置一个“窗口”,用以接收家长们对于幼儿智慧德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总体而言,构建家校一体化智慧德育体系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幼儿园、幼儿教师、家长都是智慧德育体系的共建者和参与者,幼儿园需要汇集多方里面,基于幼儿德育实际,发掘信息化资源,建立起高质高效的幼儿智慧德育家校一体化德育体系。
三、总结
智慧教育是当前教育领域所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并且快速融于教育行业的背景下,教育行业正经历着从传统形态到智慧形态的转变。智慧德育从理念、内容、方法等方面对传统的教育形态进行了优化和重塑。智慧教育与幼儿德育的有机整合,是新时期幼儿德育工作创变需要关注的一条重要现实路径。幼儿教师需要深入理解并吃透智慧教育的精神内涵,积极寻找智慧教育与幼儿德育二者之间的契合点,构建高质高效的幼儿智慧德育课程,推动幼儿智慧德育成效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沈霞. 浅析幼儿园德育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J]. 学生·家长·社会:学校教育, 2021(1):1.
[2]李碧波.浅析幼儿园德育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J]. 中华少年, 2019(1):1.
[3]王丽娟.幼儿园实施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分析[J]. 新校园(中旬刊), 2017(8):168-168.
[4]胡静, 汪万忠.以儿童哲学课程为核心的德育课程建构[J]. 辽宁教育, 20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