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市政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

明高南

420222198810012091

摘要:市政工程建设对于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其建设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进度、成本和安全等方面。本文首先概述了市政工程的范畴、特点以及建设管理的主要内容与目标,接着深入分析了当前市政工程建设管理在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安全管理以及合同与信息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包括质量制度不完善、进度控制不力、成本超支、安全隐患众多、合同条款不严谨和信息沟通不畅等。针对这些问题,分别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如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强化进度管理措施、加强成本管控、提升安全管理水平、规范合同与信息管理等,旨在提高市政工程建设管理的整体效能,确保市政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市政工程;建设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市政工程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部分,其建设规模和数量不断增长。市政工程涵盖道路、桥梁、给排水、燃气、照明等多个领域,具有施工环境复杂、地下管线交错、工期紧张、质量要求高以及社会关注度大等显著特点。市政工程建设管理旨在通过有效的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确保工程在质量、进度、成本、安全和环境等方面达到预期目标,从而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和良好的生活环境。

一、市政工程建设管理概述

1.1 市政工程的范畴与特点

市政工程范畴广泛,包括城市道路、桥梁、隧道、给排水系统、燃气管道、城市照明、环境卫生设施以及各类公共交通设施等。这些工程是城市正常运转和居民生活的基础保障。其特点显著,首先,施工环境复杂,常处于城市繁华地段,周边人口密集、交通流量大,地下管线纵横交错,这给施工带来诸多不便与安全隐患。其次,市政工程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和服务性,与市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对工程质量和使用功能要求极高。

1.2 市政工程建设管理的主要内容与目标

市政工程建设管理主要涵盖项目的前期策划、设计管理、招投标管理、施工过程管理以及竣工验收等阶段。在前期策划中,需充分考虑城市发展规划和市民需求,合理确定项目规模与布局。设计管理要确保设计方案科学合理、经济可行且符合规范标准。招投标管理旨在选择资质优良、技术实力强、报价合理的施工与监理单位。施工过程管理包括质量控制、进度把控、成本管理、安全保障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确保工程按计划推进,各项指标达标。竣工验收则是对工程整体质量的全面检验,保证其能够正常投入使用。

二、市政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质量管理方面

质量管理问题较为突出。部分施工企业质量意识淡薄,未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导致质量管理制度执行不力。施工过程中,原材料质量把控不严,存在以次充好现象,如水泥、钢材等关键材料的强度、韧性等指标不达标,严重影响工程结构安全。施工工艺粗糙,例如道路铺设的压实度不够、混凝土浇筑振捣不密实等问题频发。

2.2 进度管理方面

进度管理常面临挑战。项目前期规划不够科学,勘察设计深度不足,导致施工过程中频繁出现设计变更,打乱了原有的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过程中,各参建单位之间的协调配合不畅,如施工单位与材料供应商的供货时间衔接不当,造成施工材料供应不及时,出现停工待料现象。

2.3 成本管理方面

成本管理存在诸多漏洞。在项目前期,成本估算不准确,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复杂地质条件、地下障碍物等情况考虑不足,导致预算偏低。施工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人工、材料、机械设备等费用超支现象普遍。施工现场人员冗余,材料浪费严重,机械设备闲置率高。

2.4 安全管理方面

安全管理形势严峻。部分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安全责任未落实到具体人员,安全培训教育流于形式,施工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违规操作屡见不鲜。

2.5 合同管理与信息管理方面

合同管理方面,合同条款不严谨、不完善,对双方的权利义务界定不清晰,特别是在工程价款结算、工期延误责任认定、工程变更处理等关键问题上存在模糊地带,容易引发合同纠纷。在信息管理方面,市政工程建设涉及众多部门和参建单位,信息传递渠道不畅,存在信息孤岛现象。各方之间的信息沟通不及时、不准确,导致决策失误、重复工作等问题时有发生。

三、市政工程建设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质量控制

建立健全全方位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各参建单位的质量责任,从设计、施工到监理等各个环节,都要确保质量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加强对原材料和构配件的源头管控,严格执行进场检验和见证取样制度,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专业技能,通过定期培训、技术交底和考核等方式,规范施工操作流程。

3.2 强化进度管理措施,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在项目前期,加强勘察设计工作的深度和精度,减少设计变更的发生。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影响进度的因素,并预留一定的弹性时间。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加强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以及材料供应商等各方之间的沟通与协作,确保施工材料的及时供应和施工工序的紧密衔接。对于外部因素,如恶劣天气等,提前制定应对预案,尽量减少其对工程进度的影响。

3.3 加强成本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在项目前期,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和成本估算,提高成本预算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的成本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人工、材料和机械设备等费用的支出,优化资源配置,避免浪费和闲置。加强工程变更管理,严格审批程序,对于不合理的变更坚决予以制止,确保工程造价的稳定。

3.4 加强安全管理,保障施工安全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安全责任,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岗位和环节。加大安全投入,配备齐全的安全防护设施和设备,为施工人员创造安全的作业环境。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特别是针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要进行专项安全培训和技术交底。

3.5 规范合同管理与信息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在合同管理方面,规范合同签订流程,聘请专业法律人员对合同条款进行审核把关,确保合同条款严谨、清晰、明确,避免出现歧义。加强对合同履行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合同履行跟踪机制,及时发现并解决合同履行中的问题。对于违约行为,严格按照合同约定进行处理,维护合同的严肃性和法律效力。在信息管理方面,构建统一的市政工程建设信息管理平台,实现项目信息的集中存储、实时共享和快速传递。

结语

市政工程建设管理是一项复杂且系统的工程,关乎城市的有序运转与长远发展。通过对其范畴、特点、管理内容目标的阐述,以及对现存问题的深入剖析和相应对策的探讨,可见提升管理水平的紧迫性与重要性。完善质量、进度、成本、安全及合同与信息管理等方面的措施,有助于增强市政工程建设的效益与效能,保障其顺利推进和高质量交付,从而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筑牢根基,满足市民生活与城市发展的多元需求,推动城市朝着更加繁荣、宜居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赵树新,李柠.试论市政工程建设管理问题与对策[J].建筑与预算,2022,(07):47-49.

[2]曾涛.市政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砖瓦,2022,(06):123-125.

[3]林桂清.市政工程建设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住宅设施,2021,(10):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