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幼儿园课程建设促进家园共育的实践研究

作者

王聪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第一幼儿园 053200

摘要:为了促进幼儿园课程建设的科学发展,文章从家园共育的视角出发,提出了强化家长主体参与、深化家园互动机制、更新家长课程建设理念以及拓展课程实施内容体系四个方面的建议。通过建立多元化的家园互动平台、设计丰富的互动活动、创新课程内容体系等具体措施,不仅有助于调动家长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还能够推动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关键词:课程建设;家园共育;家长参与

引言:在幼儿教育日益受到社会关注的背景下,家园共育已成为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如何充分发挥家长在幼儿园课程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实现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有效衔接,是当前幼儿教育领域需解决的问题。加强家长对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参与,不仅有利于提升课程的适切性和实效性,也能促进幼儿园教育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对推动幼儿园教育质量提升、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强化家长主体参与建设

幼儿园课程建设需要充分重视和发挥家长的主体作用,让家长积极参与到课程的规划、设计、实施和评价的全过程中来。首先,幼儿园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如召开家长会、开设家长开放日、定期发放调查问卷等,广泛听取家长对课程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家长的教育诉求和期望,并将其合理地融入到课程目标、内容、实施等各个环节中去。其次,幼儿园要创造条件和机会,吸引家长参与到课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中来,如邀请家长参与主题活动的设计、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策略的探讨等,充分发挥家长的专长和资源,使课程建设更加贴近幼儿和家庭的实际需要。最后,幼儿园要建立健全家长参与课程建设的长效机制,如成立家长委员会、设立家长义工岗位、制定家长参与课程建设的激励政策等,调动和维系家长参与的热情和动力,形成家园携手、共同推进课程建设的良好局面。总之,强化家长主体参与建设,能够促进幼儿园课程更加符合幼儿成长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好地实现家园共育的目标[1]。

二、深化家园互动共建机制

家园互动共建是实现幼儿园课程与家庭教育有效衔接、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机制。深化家园互动共建机制,需要幼儿园和家长双方共同努力。一方面,幼儿园要搭建多元化的家园互动平台,如举办家长学校、开通家园交流群、开办亲子俱乐部等,为家园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提供便利的渠道和方式,增进家园之间的了解与信任。同时,幼儿园要针对不同主题和节点,精心设计和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家园互动活动,如亲子运动会、家庭阅读月、传统文化体验周等,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的保教工作,体验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和过程,增强家长的教育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幼儿园要重视挖掘和利用家长资源,发挥家长在幼儿园课程建设中的独特作用,如邀请家长担任兴趣小组的指导教师、组织家长参与主题背景的布置、开展“家长进课堂”活动等,让家长切身感受到自己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重要力量,提升家长参与的主动性和获得感。总之,深化家园互动共建机制,是推进幼儿园课程建设、促进家园共育的必由之路[2]。

三、更新家长课程建设理念

家长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家长的教育理念和观念直接影响着课程建设的方向和质量。因此,幼儿园有必要帮助家长更新课程建设理念,转变传统的育儿观念。第一,幼儿园要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儿童发展观,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征,采取适宜的教养方式,避免“拔苗助长”和“强迫逼学”等做法。第二,幼儿园要引导家长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了解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如多元智能理论、个性化教育理念、游戏化学习方式等,开阔家长的教育视野,提升家长的教育素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第三,幼儿园要鼓励家长转变“重智轻德”的片面育儿观,注重幼儿品德和情商的培养,重视幼儿健康人格的塑造,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此外,幼儿园要提高家长参与课程建设的主体意识,鼓励家长成为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建设者、参与者和推动者,积极为幼儿园课程建设建言献策,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总之,帮助家长更新课程建设理念,是提升幼儿园课程建设水平,实现家园共育目标的重要举措。

四、拓展课程实施内容体系

幼儿园课程建设需要不断拓展和丰富课程实施的内容体系,提升课程的综合性和整合性。首先,在课程目标方面,要全面关注幼儿的身心发展,兼顾德、智、体、美、劳五大领域,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在德育方面,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智育方面,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和思维品质;在体育方面,增强幼儿的体质和运动技能;在美育方面,陶冶幼儿的审美情趣和创新意识;在劳动教育方面,培养幼儿的勤劳意识和动手能力。其次,在课程内容方面,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多方面的教育资源,开发融合性、趣味性和综合性的课程内容。可以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游戏活动等入手,开发贴近幼儿生活实际、富有时代特色、体现区域特点的特色课程,如“我是小小环保卫士”“民俗文化探秘”“创意美术游戏”等[3]。同时,要注重课程内容的横向整合和纵向延伸,实现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之间的互联互通,加强课程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总之,拓展课程实施内容体系,是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提升保教质量的重要抓手。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家长在幼儿园课程建设中的参与度,是实现家园共育、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通过建立多元化的互动平台、创新课程内容体系、更新家长教育理念等措施,能够有效促进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深度融合。未来,应进一步深化家园互动机制,优化课程实施策略,构建更加科学、完善的幼儿园课程体系,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教育支持。同时,还需要持续探索家长参与课程建设的新模式、新方法,不断提升家园共育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孙杰.基于园本实践的幼儿园亲自然教育课程体系构建[J].课堂内外(初中版),2024(41):158-160.

[2]杜丽霞.幼儿生活教育视野下的园本课程构建与实施[J].文渊(小学版),2023(9):538-540.

[3]李静玲.幼儿园课程建设促进家园共育的实践研究[J].课堂内外(高中版),2023,(47):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