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小学德育工作的挑战与突破
吴维娜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宁波逸夫小学
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小学德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本文分析了网络信息海量化对学生价值判断的影响、网络虚拟空间对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以及网络管理缺失对学生网络安全的影响,提出了更新德育理念与方式、加强师生互动以及加强家校合作的策略建议,旨在帮助小学德育工作在网络时代及时转型升级,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培养时代新人。
关键词:网络时代;小学德育工作;挑战与突破
引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网络已经深度融入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小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容易受到网络环境的影响。德育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重任。探索网络时代小学德育工作的挑战和突破策略,对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升德育工作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深入研究。
一、网络时代小学德育工作的挑战
网络时代,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海量网络信息对学生价值判断能力形成冲击。在浩瀚的信息汪洋中,小学生缺乏对信息进行辨别、筛选、批判的能力,难以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他们容易被错误、低俗、有害信息所误导,盲目追捧网红、盲从网络热点,价值观念易出现偏差。同时,沉浸在网络虚拟空间也影响了学生的现实人际交往。部分学生过度依赖网络,沉迷游戏、短视频等,导致面对面交流减少。语言表达能力下降,同理心、人际交往能力逐渐弱化,人际关系日趋疏离。久而久之,学生性格可能变得孤僻自闭,社交恐惧,难以适应现实生活。此外,网络管理的缺失也使学生面临诸多安全隐患。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和必要的法律法规,学生很容易接触到违法违规内容,成为网络欺凌、网络暴力、网络诈骗的受害者。一些学生还可能被不法分子诱骗、洗脑,误入歧途。种种现象反映出,在复杂的网络生态下,小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淡薄,抵御不良诱惑的能力不足。德育工作亟需直面并积极回应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用智慧和行动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二、网络时代突破小学德育工作的策略
(一)更新德育理念与方式,正视网络带给德育的挑战
网络时代,小学德育工作必须与时俱进,更新理念,创新方式。传统的说教式、灌输式德育已难以适应信息时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德育工作者要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开放、平等、互动的心态开展德育[1]。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和新媒体,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正确价值观。要教会学生辨别网络信息,引导其独立思考,提高判断力和免疫力。还要关注学生网上行为,引导其遵守网络道德,培养网络公德心。此外,德育内容也要紧跟时代脉搏,围绕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展开,如网络文明、信息安全、网络反欺凌等。
例如,学校可以开设“网络素养”系列德育主题班会,每月围绕一个主题,如网络安全、网络道德、网络法律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比如,针对网络谣言话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一则谣言的特点、传播途径和危害,学习辨别谣言的方法,亲身体验辟谣的过程。教师还可指导学生制作反网络谣言的海报、手抄报,在校园里宣传展示,利用网络平台传播正能量。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的德育实践,让德育真正“活”起来,实现知行合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加强师生互动,沟通现实生活与虚拟网络
网络时代,加强师生互动,搭建现实与网络沟通的桥梁,是开展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效路径。教师要主动走进学生的网络世界,了解学生在网上的所思所想,倾听他们的心声。同时,要引导学生走出虚拟空间,融入现实生活。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下德育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区探访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德育内涵,在奉献中提升德育境界。
例如,学校可以成立师生网络德育互动社区,定期开展线上线下互动活动。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在社区发帖,分享德育故事、心得体会,探讨德育难题。比如,学校开展“新时代好少年”系列德育活动,师生通过社区交流自己身边的好少年典型事迹,弘扬正能量。教师及时对学生的帖子进行点评,充分肯定学生的高尚情操和善行义举,引导学生见贤思齐。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分享自己的烦恼,寻求老师的帮助。教师要做学生的网上导航者,及时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化解矛盾冲突。通过网络互动与现实沟通双管齐下,拉近师生距离,构建良性互动新生态。
(三)加强家校合作,多管齐下提升德育实效
网络时代,学校和家庭必须携手并进,形成德育合力,才能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要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定期举办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活动,帮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校表现,共同探讨德育策略。利用微信群、家校通等网络平台,与家长进行实时互动,听取家长意见建议。发挥家委会、家长学校等作用,为家长提供德育指导,提升家长德育意识和能力[2]。同时,家长也要积极配合学校德育工作,利用天然的情感优势开展家庭德育。以身作则,树立良好家风,让德育内化为一种生活方式。关注孩子网上行为,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网络习惯。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做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例如,学校每学期初召开一次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学校德育工作安排,听取家长意见建议。班主任利用微信群与家长保持日常联系,及时反馈学生在校表现。学校每月举办一次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走进课堂,参与德育活动。如“感恩教育”主题班会,家长和孩子一起分享成长故事,表达感恩之情。学校还要积极开发和利用社会德育资源。如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传递爱心正能量。通过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立体化德育网络,多方联动,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不断提升德育实效。
结束语:
综上所述,网络时代为小学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也孕育着新的机遇。德育工作者要立足时代特点,更新理念,创新方式,主动作为,才能赢得德育主动权。未来,德育工作要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深化校内外资源整合,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德育格局。要善于利用新技术手段,增强德育时代感和吸引力。要发挥德育评价的导向作用,激发学生内在动力。
参考文献:
[1]牟东芳.网络时代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及对策[J].广西教育,2020,(29):13-14.
[2]贾兴平.网络时代小学德育工作策略[J].甘肃教育,2020,(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