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互联网+”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学的路径分析

作者

沈显星

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滨淮初级中学 224500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互联网+”已经渗透社会的各个领域,对教育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美术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在“互联网+”的背景下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互联网+”;初中美术;策略

引言

美术是初中阶段的重要课程,肩负着培养学生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任。传统的美术教学相对单一、枯燥,限制了学生的美术思维,使得师生互动不和谐,教学效果不理想。在“互联网+”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学获得了全新的发展契机,现代信息技术的引入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拓宽了学生的艺术视野,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美术的自信,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所以,美术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降低美术知识的理解难度,增强学生的专注力和创造力,给学生创造展示才华的平台,锻炼学生的审美情趣,使美术学科的育人价值最大化,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1目前初中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模式陈旧

目前,许多学校的初中美术教学模式较为过时,教学方式单一且缺乏创新性。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经常以讲解为主,学生作为被动接受者,思维能力和艺术创造力得不到有效的培养。教师也未能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优势,如文化艺术素材的丰富性、互动教学手段的多样性等来充实课堂内容。这使得美术课程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无法给学生提供独具特色的学习体验,学生对美术知识的学习兴趣下降。

1.2教学定位模糊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学定位是指美术的主题。由于历史、文化、地域、景观等原因,每个国家的美术教育有不同的风格和特色。初中美术教学应注重学科目标和学科主题,遵循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为学生构建合适的成长之路。如果美术教学定位不明确,就容易削减教学内容,学生不易从当代的美术互动、交流和分享中受益。在现实教学中,教师有时会以简单的自然景观、鲜花、小鸟等元素为主进行讲解,忽视了艺术品的表达,而多数学生希望从美术教学中获取更多有内在意义的信息。

2“互联网+”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学策略

2.1创建情境,增强学生视听体验

相比小学美术,初中美术又提升了一个层次,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绘画、雕塑、摄影等技能,还需要学生学习艺术史、艺术理论等方面的知识,美术学习变得越来越难、越来越深奥。为了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使用情境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美术学习中来,同时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艺术作品的魅力,增强体验感,实现对美术作品的深度解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以往的美术教学以教材为主,只讲授教材中的内容。而教材内容是静态的,有时会影响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深度理解和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感知。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直观情境,在课堂上展示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让书本中的静态文字和图片动起来、活起来,通过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帮助学生更加形象、直观的感受艺术作品魅力,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比如,教学《剪纸》时,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不同样式、不同题材、不同表现形式的剪纸作品,让学生尽情欣赏,感受剪纸内容的丰富性。教师引导学生在欣赏、比较中总结剪纸艺术的审美特征,领悟剪纸艺术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的能力。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艺术作品是生活的体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生活情境,将美术教学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2.2融入微课,突破重点难点知识

微课短小精悍,是一种较为快捷的课堂教学方式,实现了对某个重要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的精准设计,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与效果,也使学生的学习模式和学习内容变得更加清晰。教师可以将其运用在重难点知识教学中,结合问题驱动、启发诱导、讲练结合等教学策略,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重难点,使课堂教学过程变得更生动、完整、高效,吸引学生的专注力,在美术课堂上有更多的收获。初中美术中的难点内容较多,有时仅靠教师的语言描述是无法让学生透彻理解的。这时教师就可以运用微课辅助教学,从多维度、多方面细化知识难点,为学生更加直观地呈现知识细节,化抽象为直观,促进学生深度理解。比如,教学《借物寓意》时,其中涉及很多用笔、用墨技巧,这不仅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学生只凭教师的语言讲解很难完全理解这些绘画手法。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的优势,创新课堂教学方式,突出对这些技巧的展示,还可以通过慢镜头或特写的方式让学生观察细节,更直观地了解技能的操作方法,使学生学习起来更加轻松,养成长久的学习习惯。

2.3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1)全面跟踪与记录学习过程以往的美术教学评价往往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果,忽视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互联网技术可全面跟踪和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让教师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基于“互联网+”教学平台,教师可以实时记录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学习表现。如,利用钉钉、微信校园平台开展教学与管理。同时,教师利用社交媒体、在线教育等渠道与学生互动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及时调整课程进度、教学方法和内容。(2)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基于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全面跟踪和记录,互联网技术为学校构建多元化的初中美术教学评价体系提供了可能。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不仅注重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而且关注学生的学习进程、学习态度、创新能力等。过程性评价方式要求教师跟踪和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合作能力等,及时发现问题,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成果性评价则要求教师评价学生的作品、作业等学习成果,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利用在线展示、作品互评等方式,让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启发。

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初中美术教育响应了教育创新的号召,而且在实际教学中通过互联网技术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式以及多元化构建评价体系,在提升学生审美素养、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参考文献

[1]王燕.“互联网+”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学的应用与探究[J].中国新通信,2023(9).

[2]赵四民.“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初中美术数字化教学实践研究[J].教师,20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