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研究

作者

王畅

大唐清苑热电有限公司 071100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通过对脱硫和脱硝技术的详细分析,结合系统组成及协同工作的研究,本文提出了技术创新、系统优化和副产物资源化利用的未来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技术创新和系统优化,可以显著提高脱硫脱硝效率,同时实现副产物的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烟气脱硝;技术创新

引言

火力发电厂作为主要的能源供应方式,其烟气排放中的硫氧化物(SOx)和氮氧化物(NOx)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研究高效的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系统地探讨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一、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应用

1、脱硫技术应用

(1)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技术的应用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技术是目前火力发电厂中应用最广泛的脱硫技术。该技术利用石灰石浆液作为脱硫剂,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进行化学反应,生成石膏等副产物,从而实现脱硫的目的。该技术具有脱硫效率高、技术成熟、运行稳定等优点,但也存在能耗较高、设备投资大等缺点。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烟气成分、脱硫效率、运行成本等因素,进行合理的设备选型及参数设置。

(2)其他脱硫技术的应用及效果比较

除了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技术外,还有多种脱硫技术被应用于火力发电厂中,如海水脱硫、电子束脱硫、氨法脱硫等。这些技术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烟气成分和脱硫要求。例如,海水脱硫技术利用海水的碱性吸收二氧化硫,适用于沿海地区且烟气中二氧化硫浓度较低的发电厂;电子束脱硫技术则利用高能电子束激发烟气中的分子,使其与添加的氨气反应生成硫酸铵等化合物,适用于对脱硫效率要求较高的场合。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脱硫技术,并进行效果比较,以优化脱硫效果并降低运行成本。

2、脱硝技术应用

(1)SCR脱硝技术的应用及工艺流程

SCR(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技术是目前火力发电厂中应用最广泛的脱硝技术。该技术通过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氨气等还原剂喷入烟气中,与氮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氮气和水,从而实现脱硝的目的。SCR技术具有脱硝效率高、运行稳定、对锅炉影响小等优点。其工艺流程包括氨气的制备与储存、氨气的喷射与混合、催化剂的布置与反应等步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选择合适的催化剂类型、优化氨气的喷射量及喷射位置,以确保脱硝效果并降低运行成本[1]。

(2)SNCR脱硝技术的应用及特点

SN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硝技术是一种无需催化剂的脱硝技术。该技术通过将氨气或尿素等还原剂直接喷入烟气中,在高温条件下与氮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氮气和水。SNCR技术具有设备投资小、操作简单等优点,但脱硝效率相对较低,且对锅炉运行有一定的影响。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烟气成分、温度等条件选择合适的还原剂及喷射方式,以优化脱硝效果并降低运行成本。

3、脱硫脱硝系统组成及协同工作

(1)系统组成

脱硫脱硝系统通常由吸收塔、浆液循环系统、氧化空气系统、石膏脱水系统、烟气再热系统等部分组成。吸收塔是脱硫脱硝反应的主要场所,浆液循环系统用于将脱硫剂与烟气充分混合并反应,氧化空气系统用于将反应生成的亚硫酸盐氧化为硫酸盐,石膏脱水系统用于将反应生成的石膏进行脱水处理,烟气再热系统则用于将脱硫脱硝后的烟气加热至合适的温度以满足排放标准。

(2)协同工作的原理及效果

脱硫脱硝系统的协同工作是指各系统之间相互配合、共同作用以实现脱硫脱硝目标的过程。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烟气成分、脱硫脱硝效率等要求,对系统进行合理的配置和优化。通过优化浆液循环系统的参数、调整氧化空气量、控制石膏脱水系统的运行等方式,可以实现脱硫脱硝系统的协同工作,提高脱硫脱硝效率并降低运行成本。同时,还需要对系统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修,以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

二、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发展趋势

1、技术创新

(1)新型催化剂的开发及优化反应条件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型催化剂的研发成为提高脱硫脱硝效率的关键。这些新型催化剂不仅具有更高的活性,还能在更低的温度下工作,从而降低能耗。同时,优化反应条件也是提高脱硫脱硝效率的重要手段。通过调整反应温度、压力、空速等参数,可以进一步提高催化剂的利用率和脱硫脱硝效率。

(2)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的研发及应用

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是将脱硫和脱硝两个过程集成在一起的技术,具有占地面积小、投资成本低、运行维护简单等优点。目前,国内外已有多个成功应用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的案例,未来该技术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2、系统优化

(1)脱硫脱硝系统的优化设计及改造

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脱硫脱硝系统需要进行优化设计和改造,以适应更严格的排放标准。优化设计包括提高系统的脱硫脱硝效率、降低能耗、减少副产物产生等方面。改造则主要针对现有系统进行技术升级和改造,以提高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2)提高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措施

为了确保脱硫脱硝系统的稳定运行,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其稳定性和可靠性。例如,加强对系统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故障;采用先进的控制系统和监测技术,实现对系统运行的实时监控和调节;以及优化浆液循环系统、改进烟气再热系统等方式,降低系统能耗和运行成本[2]。

3、副产物资源化利用

(1)脱硫脱硝副产物的资源化利用途径

石膏的资源化利用:石膏是石灰石/石灰-石膏湿法脱硫的主要副产物。它可以用作建筑材料,如水泥缓凝剂、纸面石膏板和墙体材料的生产原料。石膏还可以用于农业,改良碱化土壤,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脱硫灰的资源化利用:半干法脱硫产生的脱硫灰,虽然物相组成复杂,但仍有部分可用于矿山回填或铺路。目前,正在探索将脱硫灰用于蒸压砖原料、加气混凝土砌块原料、矿渣微粉复合混合材添加剂、水泥砂浆掺混剂等。硫酸铵的资源化利用:氨法脱硫过程中产生的硫酸铵,可以作为化肥使用,与农村秸秆等原料结合加工成有机肥和有机复合肥。硫酸镁的资源化利用:镁法脱硫产生的硫酸镁,可以用于制备硫酸镁农用肥料或直接用于改良土壤。它还可以在建筑领域用于制备胶凝材料,以及用于畜牧业和过程工业。硫酸钠的资源化利用:小苏打工艺脱硫产生的硫酸钠,可以作为制作玻璃的原料,还可用于水玻璃、搪瓷、纸浆、制冷剂、干燥剂、染料稀释剂等的制造。

(2)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方法

通过技术创新和改进,提高脱硫脱硝效率,减少副产物的产生量。例如,优化脱硫脱硝工艺参数,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对脱硫脱硝副产物进行分类处理,根据其性质和用途进行资源化利用。例如,将石膏用于建筑材料或农业领域,将硫酸铵用于化肥生产等。加强环保监管,确保脱硫脱硝副产物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符合环保标准和法规要求。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和政策体系,推动副产物资源化利用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推广循环经济理念,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通过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将脱硫脱硝副产物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3]。

结语:

本文旨在探讨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通过对脱硫技术、脱硝技术及其系统组成的详细分析,结合技术创新、系统优化和副产物资源化利用的研究,本文提出了未来火力发电厂烟气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技术创新和系统优化,可以显著提高脱硫脱硝效率,同时实现副产物的资源化利用,从而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丁伟. 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应用与节能环保策略探讨 [J]. 电气技术与经济, 2023, (09): 92-94.

[2]胥帅. 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应用与节能环保措施 [J].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21, (04): 239-240+246.

[3]武延东. 火力发电厂烟气治理及脱硫脱硝技术 [J]. 化工管理, 2019, (09): 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