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工艺对加工精度的影响研究
边壮伟
身份证号码:120223198612191012
引言
在机械制造领域,加工精度是衡量产品质量的核心指标,直接关系到机械产品的性能、使用寿命及装配适配性。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市场对机械零件加工精度的要求日益提高。而机械加工工艺作为实现零件加工的核心环节,其合理性与科学性对加工精度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实际生产中,因加工工艺选择不当、工艺参数设置不合理、设备工装精度不足或环境控制不佳等问题,导致零件加工精度不达标的情况时有发生,不仅影响生产效率,还增加了生产成本。深入探究机械加工工艺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找出关键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工艺优化措施,成为解决加工精度问题、推动机械制造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于此,本文开展相关研究,以期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一、机械加工工艺与加工精度相关概述
1.1 机械加工工艺相关概念
机械加工工艺是指通过一系列规范化的加工步骤,将原材料或毛坯转化为符合设计要求的机械零件的过程总和。其核心是依据零件的结构特征、材料性能及质量要求,确定合理的加工方法、设备选型、工艺参数及操作规范。从组成来看,机械加工工艺包含加工方法的选择、加工设备的匹配、工艺参数的设定,以及工装夹具的配置、加工顺序的安排等。其特点表现为系统性,各环节相互关联、相互制约,任何一个环节的偏差都可能影响最终加工效果,规范性,需遵循行业标准和工艺守则,确保加工过程的稳定性;灵活性,可根据零件需求调整工艺方案,适应不同生产场景。
1.2 加工精度相关概念
加工精度是指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与设计理想参数的符合程度,偏差越小则精度越高。其核心评价指标包括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影响加工精度的基本因素涵盖工艺系统的误差如机床、刀具、夹具的制造误差、加工过程中的受力变形如工件夹紧变形、刀具磨损、热变形如切削热导致的零件尺寸变化等。加工精度直接决定零件的装配性能和使用性能,是衡量机械加工质量的核心指标。
二、机械加工工艺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2.1 不同机械加工工艺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不同加工工艺因原理和操作特点,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呈现明显差异。切削加工中,车削、铣削等工艺的精度直接受切削参数影响:切削速度过高易引发刀具振动,导致工件表面出现波纹;进给量不均匀则会使表面粗糙度偏差增大。刀具的刃口状态也至关重要,磨损后的刀具会在加工表面留下划痕,破坏尺寸稳定性。磨削加工凭借高转速和细粒度磨料,本可实现较高精度,但砂轮的平衡状态会直接影响效果,若砂轮重心偏移,高速旋转时产生的周期性冲击力会导致工件形状误差。磨削过程中的进给量控制不当,可能造成工件表面烧伤或局部尺寸过切。
特种加工如电火花加工,其精度受放电参数制约:脉冲宽度过大易导致加工表面出现凹坑,电极损耗不均匀则会使型腔尺寸偏离设计值。
2.2 加工设备与工装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加工设备的精度是保证加工质量的基础。机床导轨的直线度误差会直接反映在工件的形状精度上,例如车床导轨倾斜会导致轴类零件产生锥度。主轴的回转精度同样关键,主轴径向跳动会使圆形工件加工后出现椭圆度,轴向窜动则影响端面垂直度。工装夹具的定位精度决定工件的初始位置精度,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的偏差会通过加工传递到成品。夹紧力的分布也需严格控制,过大或分布不均会使工件产生弹性变形,加工后释放应力时出现尺寸回弹。刀具夹具的刚性不足则会在切削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导致加工尺寸出现偏差。
2.3 材料与环境因素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加工对象材料性质的影响。材料本身的硬度不均匀导致不同受力的刀具切削量的不同,加工过程中的受力有规律的变化,使工件产生误差。材料的塑性过大导致切削时加工面的切削力增大,易导致切削变形———粘刀,影响加工面的精度;易导致脆性材料崩边,从而影响加工面形状的误差。周边环境的影响具有隐藏性但影响严重。制造车间环境的温度变化对机床及工件产生热胀冷缩的效应,在温差较大时,精密零件的长度误差可能会超出允许误差的范围。
三、提升加工精度的工艺优化措施
3.1 加工工艺参数优化
应优化工艺参数和刀具参数,即优化对应加工材料的切削加工工艺参数和刀具参数。从加工过程中的试切环节或已有的切削加工经验确定粗切削及精切削参数的范围,合理调整各参数,在加工时,根据切削力及时进行优化:如在较硬工件切削时采用中等进给量和高速度的切削参数,减少刀具磨损;在较软材料的切削时减少切削速度,防止出现粘结。优化刀具参数,从优化刀具结构出发,合理增大刀具的前角,可以减少刀具在切削过程中的切削力,刀具刃口圆弧半径大小应该与进给量相结合,保证表面不出现撕裂。
3.2 加工设备与工装改进
工装改进应确保定位夹紧的稳定性。工装改进,设计模块化定位与夹紧夹具,使用精确定位销或精确定位块等提高工装定位的同轴性。精密定位块的设计也应参考定位销的设计,可适当设计平头螺钉来消除误差影响,薄壁类零件建议使用多点柔性夹具,通过夹块把力均匀扩散给工件的接触面,避免其产生变形。
3.3 加工环境控制
加工环境主要针对加工环境的影响要素设定稳定的微环境。控制加工作业环境温度,通过设计恒温车间,采用中央空调和点式风道设计相结合的方式确保环境温差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并对精密加工车间独立设计保温罩,尽量消除机床气流对加工作业区的影响,导致局部温差变化,此外还要对机床和工件安装温度探测元件,感知热变形情况,数控系统通过探测热误差进行热补偿;振动控制可以通过在基础部分制作防振垫铁和混凝土的隔振槽,切断从地面传导的振动力,高速加工机组安装动平衡器,减少振动源等方式进行;粉尘可以通过负压通风系统进行集中控制,加工环境微正压,防止加工粉尘附着在刀具或工件表面,而对于精密测量区要采取空气净化方式,减少粉尘对测量的影响。
结语
机械加工工艺的各环节,如加工方法、设备工装、材料环境等,均对加工精度有重要影响。本文提出的工艺参数优化、设备工装改进及环境控制等措施,能有效提升加工精度。研究明确了二者关联及优化路径,为实际生产提供参考。未来可结合智能化技术,进一步探索更精准高效的工艺优化方案,推动机械制造精度提升。
参考文献
[1]曾志阳.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及控制措施分析[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4,53(10):127-129.
[2] 冯丹阳, 马继东, 王春涛, 等. 机械加工工艺对加工精度的影响[J]. 工程机械,2024,55(09):147-149+15.
[3]单政宇.探究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J].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2024,(08):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