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谈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及实践

作者

肖新国

山东省淄博市般阳中学

摘要:班级是学校最小的组织单位,对学校的正常、有序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加强班级管理,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高中阶段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运用柔性管理模式,可以收到良好的管理效果,不但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更重要的是能改善师生关系,构建更和谐的班集体关系,给高中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基于此,以下对谈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及实践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创新及实践

引言

在学生的健康成长中,班主任起着重要作用,班级管理是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关键。同时,高中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其心智也逐渐成熟,并具有了一定的想法和观点。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班主任应立足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正确的班级管理手段,引领学生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一、强化高中生个体作用

班级管理和德育的结合,这不只是班主任的工作,还需要关注到学生自身作用的发挥。只有高中生切实投入参与进来,发挥出自身的能动作用,这样才能对思想政治道德素养内涵形成更加直接的体验感受。因为德育从本质上来说,也属于教育活动。既然是教育活动,那么学生在其中就应当具备相应的主体地位,发挥出个体的学习作用。所以对于班主任来讲,在对班级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便需要强化学生的个体作用。首先,在班级管理中,可以构建起轮值班委的模式,将全班学生划分为多组班委,每半个月轮换一次,这样一个学期下来,每个学生都可以担任一段时间的班干部,发挥管理作用。通过参与管理,能够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进而提高自身的纪律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其次,构建“问题解决人”的管理模式。在班级中设置随机选择一些学生组建起问题解决小组,针对班级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并且予以执行。通过对班级实际问题的解决处理,发挥出学生的个体作用。最后,可以创设“德育大讲堂”的活动,以班会为基础,拿出一部分时间用于“德育大讲堂”,每周让几名学生分享自身的一些德育经历,或者是分享一些德育故事,亦或是针对某些德育理念进行阐述辨析。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成为德育主体,将德育渗透进来。

二、柔性管理注重学生心理的了解

高中班主任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为了构建和谐的班集体组织,首先要对学生的个性做深入的了解,收集第一手资料,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从而全面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发展。比如,随着智能化设备进入校园,有些学生不自觉地将手机带进了班级,在上课时会偷偷玩手机,因此,作为班主任,一定要有一双“火眼金睛”,随时关注学生的动态,将一切不好的习惯消除在萌芽状态。班主任老师在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时,要理性对待学生的错误,运用好柔性化管理策略,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观察其心理动态,从而有的放矢,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切莫操之过急,或就事论事,这样的管理往往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的错误,通过实际行动进行纠正,进而促进班级管理向好的方向发展。

三、创设主题班会渗透德育

德育在班级管理中的融入,需要对班会这一渠道引起关注。班会,是一个班级所开展的集体会议,主要是针对班级的一些基本情况进行说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正建议,并对未来的某些工作做出安排。不过从实际来说,班会需要讨论的日常问题其实并不多,因此一些时候并未有效开展班会。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可以将德育与班会结合起来,创设主体班会活动,将德育渗透进来,通过班会讨论的形式,对高中生施加德育教育。比如,针对学生心理健康,就可以创设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在班会中对学生传授一些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同时向学生发放心理健康调查问卷,根据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

四、转变思想和观念,重视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在具体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具备什么样的管理理念,就决定了具体的班级管理行为和班级管理效果。班主任应认识到班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到班级管理和教育在学生健康成长中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还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对班级管理理念进行优化和改进。一方面,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优化班级管理时,应紧紧围绕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学生的需求,制订出有针对性、全方位的管理策略。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之前,深入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日常行为习惯等,开展契合学生实际情况,设计针对性的班级主题活动,引领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同时,在“生本理念”下,高中班主任在优化班级管理时,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文化课成绩,还应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情感需求、思想道德情况等,最终促使学生在全方位的教育管理中,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五、柔性管理着眼于人本思想

现代化管理非常重视人本化思想的运用,而柔性管理正是人本思想渗透的最好体现。在高中班级管理中,如果想要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就必须落实并渗透人本思想。什么是人本思想呢?一句话就是一切要以人为中心,只有对人的思想有充分的研究,才能付诸管理行动,收到良好的效果。在高中班级柔性管理中,主要围绕人本思想来开展,班主任对学生个体做好充分研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整体上培养学生良好的主人意识。比如,在班级值日安排中,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让他们轮流担任值日班长,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和责任意识,调动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的积极性。把班主任从复杂的日常事务中解放出来,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主人翁意识,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是班级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从而全面激发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维持良好的班级管理秩序。

结束语

班主任是学生成长的掌舵人,班级管理和教育方式是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但是在调查中发现,受到传统班级管理理念和模式的制约,当前高中班级管理效果不佳。面对这一现状,唯有在班级管理理念中融入人文关怀,尊重学生实际情况,构建个性化管理方案,关注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思想品德教育,关注周围环境的教育价值,才能真正提升班级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庄俊辉.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C]//.2021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2021:198-202.

[2]左苗虹.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20(05):47+49.

[3]关汝就,何其凡.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实践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09):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