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跨文本阅读的初中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王丹
重庆市开州区百里初级中学405466
摘要:跨文本阅读作为一种新型的阅读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运用跨文本阅读策略,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跨文本阅读;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引言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初中语文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文学素养等方面的发展。基于这一背景,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关键部分,优化初中语文多文本阅读教学,提出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显得尤为关键。
1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综合价值
全面认识阅读教学的综合价值,是提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基础。阅读教学的综合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教学可以通过多种方法促进学生阅读速度、阅读水平和阅读成效的提升,为学生适应快节奏的阅读环境打好基础。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能在阅读教学中获得提升。学生借助于文学作品的深邃内涵,通过想象来还原作品中的情境和人物形象,能够培养出更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第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作品,都蕴含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学生在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能够受到文字美的熏陶,在阅读过程中受到人性真善美的感染,不但在语言层面的审美上得到提升,而且在人性之美的认知上也有一定提升。第三,升华学生的思想。语文教师选择具有深度和启发性的阅读材料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可以促进学生的深刻理解。而通过对优秀的文学作品思想内涵的挖掘,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水平会得到显著的改善,从而升华学生的思想。第四,强化学生的阅读习惯。语文教师通过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整合,能够引导学生逐渐养成勤于阅读的好习惯,这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裨益良多。
2基于跨文本阅读的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2.1创设相关的文本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如果学习环境较差,那么他们的学习效率也会降低。因此,教师要对教学环境进行优化,为学生打造一个温馨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初中语文教师可以结合信息技术,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全面发展。例如,在讲解《岳阳楼记》这篇文言文时,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在授课前查找一些有关岳阳楼的资料、历史故事等,再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出岳阳楼的真实图片,以及岳阳楼附近的景象等,使学生充分体会文字的魅力,深入感受文言文中岳阳楼的壮观。此外,教师要多查找一些有关古代著名建筑的古诗,并将它们与《岳阳楼记》进行对比,让学生找出古诗的共同点与不同点,体会诗词创作方面的差异,并进行文学知识的积累。这样的教学情境,有助于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2.2加强阅读指导,提高阅读效果
课内语文阅读方法指导。课内阅读是阅读教学的主要阵地。加强语文阅读方法指导,首先要依托课本教材,针对学生在阅读中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进行观察、指导、纠正,以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课内语文阅读方法主要包括预读、导读、细读、读写结合等,预读是让学生在课堂上预习课文,了解生字词和课文大意,之后教师通过导读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刻理解,包括提问、提示、点拨等方法。导读之后,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内开展细读和精读活动,围绕课文主题进行深入探究,围绕重点段落、人物性格、写作技巧等进行深入交流,让每位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表达各自的想法和观点,并且围绕不同认识进行辩论,以提升合作学习的氛围和效果。以上过程实施之后,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推荐相关文章或书籍,通过拓展阅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为了进一步提升阅读教学的效果,教师还可以采用读写结合的策略,比如向学生布置读后感作业,通过写作巩固阅读成果,提高写作能力。
2.3开展跨文本阅读,拓展阅读视野
首先,教师应精心挑选与文本相关的其他文本。这些文本应具有代表性,能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展现文本的主题和内涵。例如,在阅读《红楼梦》时,可以引入《金瓶梅》等作品,让学生对比分析两部小说在人物塑造、情节安排、文化内涵等方面的异同。其次,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在对比阅读中,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发现文本之间的联系和差异。例如,在阅读《背影》和《荷塘月色》两篇文章时,可以让学生对比分析两篇文章在写作手法、情感表达、主题思想等方面的异同。再次,教师应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在解读文本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如从作者背景、时代背景、社会背景等方面入手,帮助学生全面、客观地理解文本。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文本进行质疑和反思。此外,开展跨学科阅读也是拓展学生阅读视野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将语文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如历史、地理、科学等,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不同学科的知识,培养跨学科思维。
2.4采用全面的阅读评价方式
目前,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效果考查大多以阅读理解题目的形式来进行,总结性评价普遍以测试为主。这样的评价方式,致使大多数学生运用“题海战术”来学习语文,倾向于“重考试内容,轻核心素养”。在阅读过程中,做笔记、写批注及读后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可以将阅读手册的制作作为阅读考核的一环。学生阅读的对象可以包括课内外读物,阅读手册的内容可以包含经典语句摘抄、阅读感想等。完成阅读手册的制作后,教师可以通过班内流动传阅等方式,促使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帮助学生发现更多自己感兴趣的阅读资源。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开展阅读分享会,让学生在班级内分享自己喜爱的书籍、自己阅读的心得,并且在每次阅读分享会后做一份阅读评价报告,要求学生记录与评价每一本书、每一篇文章的特点。
结语
总之,基于跨文本阅读的初中语文教学策略研究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完善跨文本阅读教学策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帆《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语文教学》,《读天下:综合》2020年第2期。
[2]谭珍《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探讨》,《文渊(中学版)》2019年第5期。
[3]张咏望《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文学教育》2020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