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化护理联合术前宣教对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手术指标的影响
罗稳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南区) 安徽 合肥 230000
摘要:目的 探讨系统化护理联合术前宣教对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手术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8月月收治的86例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化护理联合术前宣教。比较两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饮食恢复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饮食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化护理联合术前宣教可有效改善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手术指标,促进术后恢复。
关键词:系统化护理;术前宣教;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手术指标
结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1]。手术是结肠癌的主要治疗方式,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以其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已成为结肠癌手术的首选[2]。然而,腹腔镜手术仍存在一定风险,部分患者术后恢复延迟,影响预后。研究表明,优质手术室护理服务可改善外科手术患者预后[3]。系统化护理是一种以循证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模式,我科室实施,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8月月我院收治的86例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45~73(61.4±7.2)岁;对照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47~75(63.1±6.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包括心电监护、吸氧、静脉通路建立、体位摆放、手术铺单、器械准备、切口消毒铺巾等。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系统化护理联合术前宣教。具体措施如下:
成立护理小组:由手术室护士长、责任护士、麻醉医师、外科医师等组成多学科护理小组,明确各成员职责,定期召开病例讨论会,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
术前系统评估:入院后,护士应全面、系统地收集患者资料,包括一般情况、病情严重程度、心理状态、自我管理能力等,并运用护理程序进行分析,确定护理诊断。
术前宣教: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接受能力等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①疾病相关知识:向患者讲解结肠癌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加深对疾病的认识,消除疑虑;②手术相关知识:介绍腹腔镜手术的优点、手术过程、可能并发症及应对措施,增强患者信心,减轻焦虑;③功能锻炼: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有效咳嗽、床上翻身等训练,做好术后康复准备;④心理疏导:通过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况,给予支持和鼓励,缓解紧张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术前准备:术前一天,协助患者进行常规术前准备,如皮肤准备、剃毛、灌肠、禁食等,嘱咐患者充分休息;核对知情同意书、各项化验单及辅助检查结果;备齐手术所需物品,检查无误后送至手术室。
术中护理: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预防低体温、静脉炎等并发症;配合手术医师调整体位、架设器械、维持无菌操作;准确记录手术过程、用药、出入量等;与麻醉医师密切配合,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术后护理:监测生命体征,加强引流管、伤口观察;早期下床活动,指导功能恢复锻炼;加强饮食指导,根据恢复情况逐步过渡流食;做好疼痛护理,必要时给予镇痛治疗;密切观察排气排便情况,预防肠梗阻等并发症。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饮食恢复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饮食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创伤小,具有微创、恢复快等优势,但部分患者仍存在焦虑、应激反应大、肠道功能恢复慢等问题,影响术后康复质量[4]。而手术室护理作为外科手术患者护理的重要环节,在围手术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系统化护理联合术前宣教后,观察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饮食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表明该护理模式可有效促进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后早期康复。系统化护理是将系统论和护理程序相结合的现代护理模式,通过全面评估患者个体化需求,制定系统、连续的护理计划,协调各环节护理活动,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改善护患沟通,提高护理质量。本研究在围手术期对患者实施了一系列系统化护理措施,如成立多学科护理小组、术前系统评估、个性化术前宣教、术中精细化护理、术后功能恢复指导、出院过渡护理等,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注重护理连续性的特点[5]。这种整体性、全程化的优质护理服务,可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依从性,促进自我管理,加快术后康复进程。
其中,术前宣教是系统化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研究表明,外科手术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而术前焦虑可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增加应激反应,影响麻醉效果,延缓术后恢复。而通过个性化术前宣教,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增强其对手术的认知,消除疑虑;指导功能锻炼,加强术后康复意识;给予心理支持,缓解紧张情绪。可见,术前宣教在缓解焦虑、增强信心、促进康复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本研究将系统化护理与术前宣教相结合,优势互补,全方位满足患者身心需求,从而改善手术结局。
综上所述,系统化护理联合术前宣教可有效改善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手术指标,缩短排气排便时间,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徐敬兰,吴燕. 对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行标准化护理联合健康宣教的效果[J]. 中国标准化,2024(8):305-308.
[2] 张秋荔,杨阿香,林阿梅.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应用标准化护理联合健康宣教的作用分析[J]. 中外医疗,2023,42(23):118-122.
[3] 陆琴, 王凯, 曹雯雯. 标准化护理联合健康宣教对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手术指标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2,8(7):181-183.
[4] 李炜,方芳,周婷. 疼痛管理对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J]. 腹腔镜外科杂志,2020,25(3):214-217.
[5] 张慕,陈晓宇. 疼痛管理对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后早期康复影响[J]. 临床军医杂志,2021,49(2):20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