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全护筒旋挖灌注桩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作者

史磊 冯正峰 陈红维

上海华城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1100

摘要:本文结合黄浦江中上游堤防防洪能力提升工程(一期)项目,研究全护筒旋挖灌注桩该技术的优势及其实际应用效果。全护筒旋挖灌注桩技术通过独特的施工方式,减少了造浆循环和减少扰动,提高了环保性和桩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尤其在复杂地质条件下,能够有效防止土体坍塌和水土流失。结果表明,该技术不仅缩短了工期,还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优势。通过对当前应用现状的分析,发现全护筒旋挖灌注桩技术在未来水利工程中的发展潜力巨大,加之环保管控越发严格,将推动其进一步普及,将为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全护筒;旋挖;灌注桩;水利工程;技术应用

一、引言

水利工程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防洪、灌溉、水资源调配等多重功能。在这些工程中,桩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至关重要。传统的桩基施工方法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往往面临施工效率低、质量难以控制等问题。随着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全护筒旋挖灌注桩技术应运而生。这种技术以其独特的施工方式,能够有效应淤泥质软土,土体坍塌、地表沉降等风险,提高施工安全性与桩基质量。黄浦江项目项目地处上海多为淤泥质软土,成桩成孔困难易塌孔,且项目涉及二级水源地,环保要求极高,传统造浆方式本项目是不适用。通过工艺试验和比对选择,项目采用了全护筒旋挖灌注桩技术,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环境影响以及提升桩基性能,发挥了显著优势,逐渐成为行业讨论和关注的焦点。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全护筒旋挖灌注桩技术概述

2.1 技术原理

全护筒旋挖灌注桩技术主要通过旋挖钻机实现桩孔的开挖。在施工过程中,钻头通过旋转和下压的方式破土,同时全护筒起到保护孔壁的作用,避免土体坍塌。通过旋挖或螺旋取土,减少了膨润土造浆或黏土造浆产生的本身污染。该技术的关键在于使用全护筒,这种钢制或混凝土结构能有效防止周围土体和地下水的干扰。开挖完成后,钻头被提升,随后灌注混凝土以形成桩基。整个过程中,通过实时监测孔内压力和水位,确保灌注的顺利进行,从而形成稳固的桩基。这种方法适合于复杂的地质条件,如淤泥质土、软土、溶洞地段等,并能在水位较高的环境中保持良好的施工效果。

2.2 主要特点

全护筒旋挖灌注桩技术具备多项显著特点。首先,它具有较高的施工效率,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桩基的施工。其次,该技术对环境的影响较小,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和震动相对较低;直接旋挖取原状土,不采用造浆护壁,也更避免了浆液以及泛浆混合产生的碱性污染。第三,使用全护筒可以有效控制桩孔的稳定性,避免了传统施工方法中常见的土体坍塌问题。此外,该技术还能够适应不同的土质类型,无论是黏土、砂土还是碎石层,都能保证施工质量。这些特点使得全护筒旋挖灌注桩在现代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3 适用范围

全护筒旋挖灌注桩技术适用于多种工程类型,尤其是在水利、交通、建筑等领域。在水利工程中,该技术常用于护岸等设施的桩基建设,承受较大的水压力和土压力,作业能够适用于不同地层,特别是软土和地下水丰富的地区、成孔难度大的复杂软土地段等;同时能够有效减少对周边结构的影响,环保性极其优越,减少泥浆漫溢、泥水碱性等环保和文明施工问题。随着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管控严格的局面下,该技术的适用范围还在不断扩大。

三、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现状

3.1 应用领域

全护筒旋挖灌注桩技术在河道堤防建设中,该技术能够确保桩基的稳定性,抵抗水流的侵蚀力,延长使用寿命。护岸工程则通过该技术有效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沿岸生态环境,保证环保达标。特别是黄浦江作为二级水源地,环保要求极高,该工艺直接保证了进度和环保,扭转了被动局面,通过项目实践证明,全护筒旋挖灌注桩技术在水利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3.2 技术优势

全护筒旋挖灌注桩技术在水利工程中具有诸多优势。首先,它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通过全护筒的保护,减少了土体坍塌和施工事故的发生。其次,施工效率显著提升,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桩基施工,降低了工程成本。此外,该技术在复杂地质条件下表现良好,无论是软土、砂土还是富水区域,都能保证桩基的质量和稳定性。同时,相较于传统施工方法,该技术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减少了噪音和震动,减少泥浆对水体我污染和对文明施工的影响,符合现代工程对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这些优势使得全护筒旋挖灌注桩技术成为水利工程建设的优选方案。

3.3 应用效果

通过黄浦江实际应用,全护筒旋挖灌注桩技术在水利工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采用该技术后,采用旋挖取原状土,黄浦江二级水源的严苛环保瓶颈被打破,实现了环保合规达标;同时成桩速度大大加快,保证了项目国债投资目标和防洪效果及早发挥;另外桩基的承载力和抗拔力均显著提高,确保了工程的长期安全性。此外,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大幅降低,得到了当地居民和环保组织的认可。技术应用后,工程工期大幅缩短,必然降低了整体建设成本。各这些效果表明,全护筒旋挖灌注桩技术在水利工程中具有显著优势。

四、未来发展趋势

4.1 技术创新

未来,全护筒旋挖灌注桩技术将面临持续的技术创新。在施工设备方面,预计将引入更高效的智能化钻机,利用自动化和数字化技术,开展自动定位,自动下压提升及旋挖,严格保证施工精度与提高作业效率。同时,材料科学的发展也将为全护筒的设计与制造提供更优质的材料,减少材料用量,增强其抗拔力、耐腐蚀性和承载能力。

4.2 市场前景

全护筒旋挖灌注桩技术的市场前景广阔,随着全球基础设施投资的增加,尤其是在水利、交通、城市建设等领域,该技术的需求将持续增长。此外,面对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以及台风风暴和洪涝灾害频发的气候形势下,防洪防涝防台防灾的水利工程建设增多势在必行,这将进一步刺激全护筒旋挖灌注桩技术的应用和工艺水平不断提升。

4.3 相关政策与标准

随着对基础设施建设要求的提高,政府逐渐加强了对施工技术的规范与管理,相关政策与标准也在不断完善。如在本水利项目中全护筒旋挖技术无相应水利规范,我们借鉴和参照相关行业规范和技术标准,拟定了四新的控制表格,以确保更加适用和保证质量安全。未来,全护筒旋挖灌注桩技术的应用将受会受行业标准和规范的引导,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施工质量和安全性,也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同时,政府对环保的重视,将推动更为环保、可持续的施工技术的推广,使全护筒旋挖灌注桩技术在未来发展中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五、结论

在水利工程中,全护筒旋挖灌注桩技术的应用展现了显著的优势。首先,该技术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工期,同时确保了桩基的质量和稳定性。通过全护筒的使用,能够有效防止施工过程中的土体坍塌和水土流失,这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尤为重要。此外,该技术在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方面表现出色,为水利工程的安全性提供了保障。同时该技术在环保方面,显现巨大的优势。相关政策的支持和行业标准的完善,将进一步促进该技术的推广。未来,结合新材料和智能化施工方法,全护筒旋挖灌注桩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水利工程将能更好地应对复杂的环境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健.全护筒旋挖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9,(30):177.

[2]丁雪.全护筒跟进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2023,54(15):1903-1906.

[3]吴辉.长护筒旋挖钻干作业成孔灌注桩施工质量问题分析与控制[J].四川水泥,2022,(07):14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