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集成电路测试技术应用分析
王恒鹭
南京邮电大学南通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发展和更新换代,数字集成电路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数字集成电路的测试工作是确保电子产品质量的关键步骤之一。特别是在芯粒(Chiplet)异构集成技术的应用中,封装测试技术(封测)对保证多个模块化芯片协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数字集成电路测试技术的常见方法及其在包括芯粒封测在内的电子行业中的应用,并详细介绍了基于灵活可配置模块的芯粒测试电路的设计与应用。通过本文的分析,读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数字集成电路测试技术在电子行业中的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的前景。
关键词:数字集成电路测试技术;应用分析;基本原理;常见方法;电子行业应用;芯粒测试电路;
引言:
在电子产品的设计和生产过程中,数字集成电路的测试工作是确保产品性能和质量的关键环节。通过对数字集成电路进行测试,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电路中的问题,从而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本文将对数字集成电路测试技术的常见方法、应用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并特别关注基于灵活可配置模块的芯粒测试电路的设计与应用,以期为电子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数字集成电路测试技术的常见方法
数字集成电路测试技术包含多种方法,其中逻辑模拟方法通过精细模拟电路信号,验证设计正确性,能快速定位故障,提高设计效率和电路可靠性。时序分析方法则关注数字信号的时序特性,帮助工程师捕捉时序违规,优化电路设计,确保高速运行时的稳定性。扫描链测试方法通过连接寄存器形成扫描链,灵活控制和观测电路内部状态,高效检测固定故障和桥接故障,提高测试效率和准确性。触发器测试方法基于触发器元件,通过触发评估电路功能和性能,适用于复杂逻辑关系的数字集成电路,能揭示逻辑和时序错误,支持电路改进。这些测试方法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数字集成电路测试技术的核心,为电路设计的验证、优化和可靠性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持。芯粒封测是一种特殊的数字集成电路测试方法,旨在解决多个模块化小芯片在同一封装内集成后的测试问题。芯粒测试电路通过灵活可配置模块(FCM)和控制信号配置模块,使得不同芯片间的测试信号能够灵活传输。通过这种方法,测试工程师可以控制芯粒中的小芯片进入不同的测试模式,确保异构集成系统的整体功能、性能和稳定性。
二、数字集成电路测试技术在电子行业中的应用
2.1功能测试
功能测试主要通过对电路进行各种输入信号的操作,验证其输出信号是否符合预期,从而确保电路能够正常工作。在电子产品的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功能测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设计师通过功能测试来验证电路设计的正确性,确保电路能够按照预定的功能要求工作。在生产阶段,功能测试则是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通过批量测试可以快速筛选出存在功能缺陷的电路,避免不良品流入市场。此外,在电子产品的后期维护中,功能测试也是诊断故障、修复问题的重要依据。通过使用专业的测试设备和仪器,测试人员可以对电路进行详细的测试和分析,快速定位故障点,为维修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2.2温度测试
温度测试主要通过对电路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性能进行测试,来评估其环境适应性。在电子产品的设计和生产过程中,温度测试可以帮助设计师了解电路在不同工作环境下的性能表现,为产品设计提供参考。例如,在极端高温或低温条件下,电路的性能可能会受到影响,导致性能下降或失效。通过温度测试,设计师可以了解电路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性能变化规律,从而优化电路设计,提高电路的环境适应性。在生产阶段,通过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电路进行测试,可以筛选出在不同环境下性能不稳定的电路,避免其影响整批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此外,在电子产品的后期维护中,温度测试也是评估产品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通过对电路进行定期的温度测试,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环境适应性问题,为产品的维护和保养提供有力的支持。
2.3 芯粒(Chiplet)异构集成中的封测应用
随着芯粒异构集成技术的广泛应用,芯片的复杂性显著提高,数字集成电路的测试方法也需要随之调整。芯粒封测不仅要验证单个芯片的功能和性能,还要确保不同芯片之间的信号传输和协同工作。芯粒封测通过基于灵活可配置模块的测试电路,使得不同芯片间的测试信号能够灵活传输和配置。这种测试方法能够快速捕捉异构集成中的信号不一致、时序违规等问题,从而提高芯片的整体集成度和稳定性。在实际应用中,芯粒封测已被广泛应用于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和5G通信领域的复杂芯片设计中。
三、基于灵活可配置模块的芯粒测试电路
3.1设计背景
随着芯粒异构集成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高效、灵活地测试芯粒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传统的测试方法往往存在通用性差、扩展性不足等问题,难以满足复杂芯粒的测试需求。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灵活可配置模块的芯粒测试电路,通过灵活配置测试模块,实现对不同芯粒的快速、准确测试。
3.2设计原理
本文设计的芯粒测试电路位于中介层,核心结构包括灵活可配置模块(FCM)、控制信号配置模块和测试状态控制模块。FCM采用双路斜对称结构,实现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的数据传输。控制信号配置模块连接所有FCM的控制信号,控制着所有FCM的数据传输方向以及导通和截断状态。测试状态控制模块则控制着FCM和控制信号配置模块内部数据的移位和更新操作。
3.3灵活可配置模块(FCM)
FCM是芯粒测试电路的核心部分,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可配置性。FCM采用双路斜对称结构,可以实现水平方向的双线路传输模式和垂直双向传输模式。FCM外部有六个端口,包括FCM_Top_Y、FCM_Bottom_Y、FCM_To_Right、FCM_From_Left、FCM_From_Right和FCM_To_Left。其中,FCM_Top_Y和FCM_Bottom_Y端口为双向传输端口,FCM_From_Left和FCM_From_Right端口为输入端口,FCM_To_Right和FCM_To_Left为输出端口。FCM内部包含多个多路复用器、三态门、寄存器和锁存器,通过控制这些元件的状态,可以实现FCM的不同模式和测试线路的切换。
3.4控制信号配置模块
控制信号配置模块负责生成和配置FCM的控制信号。该模块基于IEEE 1149.1标准设计,通过JTAG接口接收测试指令和配置数据。控制信号配置模块包含多个测试数据寄存器单元,每个单元由一个寄存器和一个锁存器串联而成。寄存器的输出同时接到下一级锁存器的输入,锁存器的输出则连接到FCM的控制信号端。此外,控制信号配置模块还包含自锁模块,用于保持配置信号的稳定。
3.5测试状态控制模块
测试状态控制模块负责控制整个测试电路的工作状态。该模块包含一个八位的测试控制有限状态机(TC_FSM)和指令寄存器模块。TC_FSM基于JTAG端口设计,通过接收TMS和TCK信号产生译码,并生成测试控制序列。指令寄存器模块则存放芯粒测试指令,并输出控制信号到多路复用器。测试状态控制模块通过控制信号的移位和更新操作,实现对FCM和控制信号配置模块的配置和控制。
3.6测试步骤
基于灵活可配置模块的芯粒测试电路的测试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确定需要测试的小芯片,作为目标小芯片。通过控制信号配置模块对FCM进行配置,打开目标小芯片的测试通路,同时关断其他待测小芯片的测试通路。利用原有的测试文件对目标小芯片进行存储器测试、扫描测试和边界扫描测试等。完成当前目标小芯片的测试后,切换到其他待测小芯片,重复上述测试步骤。检查是否所有待测小芯片都已完成测试,如果未完成,则继续测试;如果已完成,则结束测试。
3.7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
为了验证本文设计的芯粒测试电路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我们进行了实际应用和案例分析。以包含chip0、chip1和chip2三个小芯片的芯粒为例,我们对该芯粒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通过灵活配置FCM和控制信号配置模块,可以实现对不同小芯片的独立测试,且测试结果与集成前一致。这验证了本文设计的芯粒测试电路能够实现对原有DFT硬件的重构和复用,满足即插即用的策略,提高了测试的灵活性和可控性。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数字集成电路测试技术的常见方法及在电子行业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特别是针对基于灵活可配置模块的芯粒测试电路的设计与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数字集成电路测试技术在确保电子产品质量和性能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而基于灵活可配置模块的芯粒测试电路则为芯粒异构集成技术的测试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未来,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集成电路测试技术将迎来更广阔的应用前景,而芯粒测试电路也将不断完善和优化,为高性能芯片的研发提供重要支持。
参考文献:
[1]谭伟.数字集成电路测试技术应用[J].微处理机,2021(4):32-44.
[2]赵建兵,甘延湖,孟群歌,等.数字集成电路测试技术应用分析[J].电子制作, 2020(10):51-76.
[3]徐琛玥.数字集成电路测试技术应用分析[J] 集成电路应用,2020(9):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