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中的通风与防排烟设计优化

作者

张炳华

丹阳市方园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已成为现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中的通风与防排烟设计对于保障建筑内人员的生命安全、提升室内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中的通风与防排烟设计原则、常见问题,提出了一系列优化措施,旨在提高系统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通风设计;防排烟设计;优化设计

引言

高层建筑以其独特的空间形态和复杂的功能需求,对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通风与防排烟设计作为暖通空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建筑内人员的健康与安全。然而,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往往存在设计不合理、运行效果差等问题。因此,对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中的通风与防排烟设计进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中的通风与防排烟设计原则

高层建筑作为现代社会的标志性构筑物,其内部的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对于环境舒适度和安全性至关重要。首先,设计原则中的首要考量是保证空气质量。这包括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维持适宜的室内湿度,以及有效去除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碳、甲醛等。这要求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时,不仅要考虑空气交换的频率和效率,同时要结合建筑的结构特点,确保气流分布的均匀性,避免局部积聚,实现全面而有效的空气更新。其次,气流的有效组织应遵循人体舒适性、防止交叉污染以及火灾时的紧急疏散需求。火灾时,设计应确保气流导向有利于人员的快速疏散,避免烟雾扩散至未受火势影响的区域。再者,在火灾发生时,排烟系统应能迅速启动,排出有毒烟雾,同时通过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维持安全的疏散通道。设计者必须确保排烟风机的性能与系统需求匹配,避免风量过大或过小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中的通风与防排烟设计常见问题

2.1 通风系统设计不合理

通风系统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建筑内部的空气质量与能源效率。首先,在高层建筑中,为了保证空气的有效流通,设计者需要精心规划通风路径,使其能够覆盖所有区域,避免形成“死区”。然而,一些设计中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导致某些区域的通风不良,空气质量降低,可能引发不适甚至健康问题。例如,楼梯间、电梯井和设备层等区域往往成为通风盲点,需要特别关注。其次,合理的气流组织能确保室内温度均匀,减少能量消耗。但设计中常出现的错误是气流路径设计不恰当,使得冷热气流混合不均,造成能源浪费,也可能导致人体舒适度下降。例如,空调出风口直接对着人活动区域,可能导致区域过冷,影响舒适性。再者,设计师要根据室内人员密度、活动强度、散发的热量与湿气等因素,精确计算出合适的换气次数。换气频率过高会增加能耗,过低则可能影响空气质量。有些设计中,换气频率的设定过于保守或激进,未能适应实际需求,影响了系统的性能。

2.2 防排烟系统不完善

防排烟系统是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中极为关键的部分,其不完善的表现形式多样,且往往对建筑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首先,设计时若未充分考虑实际工况,可能导致风机风量过大或过小,前者可能引发建筑物内部压力失衡,后者则无法迅速排出烟雾,影响疏散效率。通过精确计算和设备选型,确保风机性能与系统需求相匹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其次,合理设置机械加压送风排烟系统,是确保烟气在预定范围内控制的有效手段。然而,实际设计中,有时风机的布置位置不当,未能有效引导烟气流向,反而阻碍了人员疏散。设计者需要对疏散路线有深入理解,将风机和送风口布置在恰当位置,确保烟气沿预定路径排出,同时为人员疏散提供安全通道。再者,防火隔墙、耐火门的设置不规范,或是防烟与排烟区域界限模糊,都可能在火灾时导致烟雾蔓延,影响人员逃生。设计师必须对相关建筑规范有透彻的理解,确保在设计阶段就符合防火安全要求。

2.3 系统运行效果差

系统运行效果差是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中通风与防排烟设计常见的问题,它可能源于设计缺陷、设备老化、维护不当等多种原因。首先,设计缺陷可能源于初期规划不足,导致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出现气流分布不均、排烟效率低下等问题。例如,通风路径设计未充分考虑建筑物的实际布局和气流特性,可能导致某些区域通风不良,而其他区域可能又过于通风,造成能源浪费。为改善这种情况,设计者需结合建筑物特点,采用先进的流体动力学模拟工具,精细化设计通风路径,确保气流分布均匀,提高空气交换效率。其次,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防排烟风机、过滤器、管道等关键设备的性能可能会逐渐下降,如风量减小、阻力增加等,从而影响到排烟速度和空气质量。定期的设备维护、检修和更新显得尤为重要,以保持系统性能的稳定。设计者应充分考虑设备的寿命和维护需求,选择耐用、易维护的设备,并建立完善的维护计划和操作指南,确保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再者,如果暖通空调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如通风、排烟、温度控制等)没有有效集成,可能会出现各自为政的情况,导致整体性能降低。加强系统集成,实现信息共享和联动控制,是提高系统运行效率的关键。

三、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中的通风与防排烟设计优化措施

3.1 合理设置自然排烟系统

自然排烟系统不仅能在火灾初期快速排出烟气,还能有效降低火灾蔓延的速度,为人员疏散争取宝贵时间。首先,应当充分利用建筑物本身的自然特性,如窗户、天窗、排风口等开口,构建自然的通风通道。设计时需充分考虑建筑物的高度、形状、朝向以及风向,确保烟气能顺畅排出,同时避免烟气倒灌。通过计算机流体动力学(CFD)模拟,可以预测和优化通风路径,确保烟气的流动遵循预设方向,不会影响建筑内部的人员安全。其次,排烟口的尺寸、位置和数量都直接影响到排烟效果。排烟口应设置在建筑物的上部,以便烟气在热浮力作用下自然上升。其尺寸应足够大,以保证足够的排烟流量,但又要防止过大导致的建筑物内部压力失衡。此外,排烟口的分布应当均衡,避免某些区域排烟不畅,影响整体的排烟效率。在设计中,还需充分考虑自然排烟口与机械排烟系统的协调。在火灾初期,自然排烟应当优先发挥作用,随着烟气的积累和蔓延,可切换至机械排烟系统,以提高排烟速度。这种过渡应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确保在不同阶段系统能自动调整,达到最佳排烟效果。

3.2 确保高层建筑防排烟设计合理化

高层建筑的防排烟设计直接关乎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建筑物的防火性能。优化防排烟设计,首先需要对防排烟系统进行全面的性能评估,确保其能在火灾情况下高效运作。防排烟风机的设计是其中的核心,必须充分考虑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包括管道的泄漏率、风速控制以及风机的性能参数。合理的风量能保证烟雾的快速排出,而风速的控制则能有效防止烟雾的横向扩散,为人员疏散争取时间。其次,在设计防排烟风机时,应根据建筑物的层数、建筑物内的空间布局以及可能发生的火灾规模,选择合适的风机类型和功率。同时,通过合理的管道布局和风机布置,保证气流的顺畅,避免形成压力死区。为了防止风量过大导致的内部压力失衡,可以采用变频控制技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风机的运行状态,从而确保高效的排烟效果。再者,机械加压送风排烟系统在高层建筑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能维持疏散通道的正压,防止烟雾侵入安全区域。设计时,应确保送风口和排风口的位置合理,将烟气控制在预定区域内,引导人员沿着预设的疏散路线快速撤离。

3.3 优化通风系统设计

优化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通风设计是提升建筑环境质量和安全性的关键步骤。首先,必须确保空气流通路径能覆盖所有空间,避免形成空气“死区”。通过计算机模拟和实地考察,精确设计通风路径,如设置合理的进风口和排风口,优化楼梯间、电梯井和设备层的通风。例如,可利用自然热压效应,设计出有利于空气上升和下降的通道,减少机械通风的需求。其次,设计应确保冷热气流的合理混合,避免局部过冷或过热。利用动态气流模拟技术,可以预测和调整气流路径,确保温度分布均匀。此外,通过安装可调节出风口,根据季节和时间变化调整气流方向,可以进一步提高气流组织的灵活性。再者,结合环境传感器和智能控制系统,能根据室内人员密度、活动水平和环境条件,自动调整换气次数。例如,采用二氧化碳浓度监测,当室内浓度超过一定阈值时,自动增加新风量,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这种动态管理不仅能确保空气质量,还能显著降低能耗。优化自然与机械通风的结合,是降低能耗、提高能效的有效策略。在气候适宜时,优先利用自然风力进行通风,而在炎热或寒冷的天气条件下,自动切换至机械通风。同时,通过智能控制系统,根据环境变量调整机械通风的强度,如风速、风量等,实现节能与舒适性的平衡。

3.4 加强系统设备选型与管理

设备的性能直接影响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寿命,而恰当的设备管理则能确保系统的稳定与高效。首先,防排烟风机的选型要根据建筑物的规模、楼层高度、火灾风险等因素,确保其风量、风压等参数与系统需求相匹配。在考虑风机性能时,必须同时关注其运行效率,选择能效比高、噪音低的设备,以降低长期运营成本。此外,设备的耐用性也应是考虑的重点,选择经过严格测试、具有良好口碑的品牌和型号,以减少维修和更换的频率。其次,在冷热源设备的选择上,应优先考虑节能型设备,如变频多联空调系统、水源热泵等,这些设备可根据实际负荷进行调整,降低能耗。同时,要充分考虑设备的安装位置,确保其运行环境良好,避免因环境因素影响设备性能。再者,建立完善的设备运行与维护记录体系,定期进行设备的检查、维修和保养,能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通过预防性维护,可以降低设备故障带来的影响,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整体运营成本。

3.5 推进智能化控制技术应用

在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通风与防排烟设计优化中,智能化控制技术的应用是实现系统高效、安全、节能运行的重要手段。首先,通过集成的传感器网络,系统能实时监控室内温度、湿度、气压以及污染物浓度,根据这些数据动态调整通风和排烟设备的运行状态。例如,当检测到特定区域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时,智能系统会自动增加新风量,确保空气质量。同时,通过预测模型预估未来环境变化,系统能够提前调整策略,保证环境始终处于舒适状态。其次,通过算法分析,系统可以识别并适应不同的使用模式,如在低使用时段自动降低设备运行功率,减少能源浪费。此外,智能系统还能根据室外气候条件,如风速、风向、太阳辐射等,调整空调系统的运行策略,进一步节约能源。再者,系统可以通过烟雾传感器实时监控烟雾浓度,一旦检测到火灾信号,即刻启动排烟风机,同时调整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确保疏散通道的正压,防止烟雾扩散。此外,智能控制系统还能通过模拟火灾情景,预测烟气的扩散路径,指导排烟设施的布置和运行,提高排烟效率。

结束语

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中的通风与防排烟设计对于保障建筑内人员的生命安全、提升室内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实际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优化措施,旨在提高系统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中的通风与防排烟设计将更加完善、高效、安全。

参考文献

[1]任勇.浅析高层建筑暖通空调防排烟施工技术的应用策略[J].房地产世界,2022(11):101-103.

[2]叶佳.高层建筑暖通消防工程防排烟系统施工分析[J].消防界(电子版),2022,8(12):59-61.

[3]李放明,汤晓军.建筑暖通空调防排烟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2(2):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