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药学指导对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观察

作者

王丽雅

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新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308

引言

糖尿病是全球性健康挑战,而用药依从性不足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药学指导通过专业化的用药教育、行为干预和随访管理,帮助患者克服用药障碍,建立科学的药物治疗观念。本文探讨药学指导对糖尿病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机制及临床证据,旨在为优化慢性病管理策略提供理论支持。

1 药学指导对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药学指导通过系统化的用药教育与个性化管理显著提升糖尿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药师或医疗专业人员向患者详细解释降糖药物的作用机制、正确服用方法、常见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帮助患者消除用药误区并增强治疗信心。通过定期随访和用药记录分析,药师能够及时发现患者在实际用药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漏服、错服或自行调整剂量等行为,并提供针对性指导。此外,药学指导还结合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文化背景和经济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用药方案,如简化服药次数、优化用药时间或推荐经济适用的替代药物。研究表明,接受药学指导的患者对药物治疗的认知水平明显提高,主动遵循医嘱的意愿增强,长期用药的规律性和持续性得到改善,最终表现为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下降、血糖控制达标率提升以及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因此,药学指导是优化糖尿病管理、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干预手段。

2 药学指导的优化策略

2.1 加强药师与多学科团队的协作

药学指导的优化需要打破传统医疗体系中各专业独立运作的局限,建立药师、医生、护士、营养师及心理医生等多学科协作模式。在糖尿病管理中,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不仅受药物因素影响,还与饮食控制、运动习惯、心理健康等因素密切相关。例如,部分患者因担心低血糖而自行减少降糖药剂量,或由于饮食不规律导致血糖波动,此时仅靠药师的用药指导难以完全解决问题。通过多学科团队协作,药师可以及时获取患者的血糖监测数据、饮食记录及心理状态评估,从而提供更精准的用药调整建议。此外,团队协作还能减少信息传递误差,避免因医生处方调整而药师未及时跟进的情况。建议医疗机构建立标准化协作流程,如定期召开糖尿病管理病例讨论会,并利用电子病历系统实现信息共享,确保患者获得连贯、全面的医疗支持。

2.2 推广数字化药学指导工具

随着移动医疗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工具在药学指导中的应用可显著提升干预效率和患者参与度。智能用药提醒 APP、可穿戴血糖监测设备及远程药学咨询平台等工具能够帮助患者实时记录用药情况、接收个性化提醒,并及时向药师反馈异常数据。例如,部分老年患者因记忆力下降容易漏服药物,而智能药盒可通过声光提醒或短信通知减少遗漏。此外,基于人工智能的用药分析系统可识别患者的依从性模式,如某类降糖药在特定时间段漏服率较高,药师可据此调整指导策略。数字化工具还能突破地域限制,使偏远地区或行动不便的患者获得专业药学服务。未来应进一步优化这些工具的易用性,如开发语音交互功能以适应老年患者,并加强数据隐私保

护,以提高患者的接受度和信任度。

2.3 开展分层化、个体化的药学指导

糖尿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受年龄、教育水平、经济状况及疾病严重程度等多因素影响,因此药学指导需分层化、个体化实施。例如,老年患者可能需要更简化的用药方案和家属参与指导,而年轻患者可能更倾向于通过社交媒体获取用药知识。对于低收入人群,药师可推荐医保覆盖的降糖药或协助申请慈善援助,减轻经济负担。此外,针对不同糖尿病类型(如1 型与 2 型)及并发症情况,药学指导的重点也应有所侧重,如 1 型糖尿病患者需强化胰岛素注射技术培训,而合并肾病的患者需重点监测药物肾毒性。建议医疗机构在患者初诊时进行用药依从性风险评估,并据此制定分层干预计划,确保资源精准投放。

2.4 强化长期随访与动态调整机制

用药依从性并非静态指标,而是随治疗周期、生活方式变化及疾病进展动态波动的过程。因此,药学指导不能仅停留在初次教育阶段,而需建立长期随访机制。例如,药师可通过定期电话回访或门诊复诊评估患者的用药情况,及时发现依从性下降的苗头(如频繁漏服或自行减药),并分析原因(如药物副作用、治疗疲劳或经济困难)。对于依从性较差的高风险患者,可增加随访频率或采用家庭访视等强化干预手段。此外,随着新型降糖药(如 GLP-1 受体激动剂、SGLT2 抑制剂)的广泛应用,药师需持续更新知识库,确保指导内容与最新临床指南同步。建议医疗机构将药学随访纳入糖尿病标准化管理路径,并利用信息化系统自动触发随访提醒,提高执行率。

2.5 提升公众健康素养与政策支持

药学指导的长期效果依赖于患者健康素养的提升和社会政策的支持。在公众教育层面,可通过社区健康讲座、短视频科普及药店宣传栏等渠道普及糖尿病用药知识,减少“胰岛素会成瘾”等错误观念。同时,政策层面需推动药学服务纳入基本医疗保障,如将药师咨询费用纳入医保报销,激励医疗机构开展规范化药学指导。此外,应加强药师人才培养,明确其在慢性病管理中的权责,并建立药学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未来还可探索“药店-社区-家庭”联动模式,使药学指导渗透至患者的日常生活场景,形成可持续的依从性改善生态。

结束语

药学指导是改善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有效干预手段,其价值在多学科协作、数字化工具应用及个体化管理中得到充分体现。未来需进一步探索可持续的指导模式,并推动政策支持,使更多患者受益于规范化的药学服务,最终实现糖尿病管理的长期优化。

参考文献

[1]王振苗,孙伯玉,胡洋洋.远程临床药学服务网络平台对老年 2 型糖尿病患者用药情况的影响[J].国际老年医学杂志,2023,44(03):280-283.

[2]张喜民,冯焕村,邹冬吟.临床药学监护对儿童与青少年 2 型糖尿病患儿用药依从性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2,15(20):163-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