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电力系统下的配电网电力电子装置
朱宏
南京赫曦电气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配电网作为电力传输与分配的关键环节,其智能化、灵活性和高效性成为研究热点。本文聚焦于新型电力系统下的配电网电力电子装置,深入探讨了这些装置在配电网中的应用、关键技术及其面临的挑战。首先,概述了新型电力系统与配电网的基本特征,分析了配电网在新型电力系统转型中的重要角色及其面临的挑战。随后,详细阐述了电力电子装置在配电网中的具体应用,包括可再生能源并网控制、电压与无功功率调节、故障电流限制与快速恢复等方面。进一步地,本文探讨了新型电力系统下电力电子装置的关键技术,如高效率与高性能控制技术、可靠性与耐久性、电网适应性与兼容性以及经济性与环境影响,指出了当前研究的局限性及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难题。本文的研究对于推动配电网智能化升级、提高电力供应效率与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型电力系统;配电网;电力电子装置;可再生能源并网
引言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推进,新型电力系统正逐步构建起以清洁能源为主体、电力电子装备广泛应用的新型能源体系。在这一背景下,配电网作为连接电源与用户的桥梁,其智能化、灵活化及高效化的需求日益凸显。电力电子装置作为现代电力系统的关键组件,其在配电网中的应用对于提高电网运行效率、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保障电力供应安全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新型电力系统下配电网电力电子装置的应用现状、关键技术及其面临的挑战,以期为配电网的智能化升级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
1.新型电力系统与配电网概述
新型电力系统是在全球能源转型和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电力系统形态,它强调以清洁能源为主体,构建安全、高效、绿色、灵活的电力供应体系。这一系统形态的转变,旨在应对传统化石能源枯竭、环境污染加剧以及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实现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
在新型电力系统中,配电网作为电力传输与分配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日益凸显。配电网负责将电力从输电系统分配到各个用户端,是连接电源与用户之间的桥梁。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和发展,配电网不再仅仅是一个被动的电力传输通道,而是逐渐转变为一个具有主动调节、智能管理功能的复杂网络系统。
与传统电力系统相比,新型电力系统下的配电网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一是高度智能化,通过集成先进的信息、通信和控制技术,实现电网状态的实时监测、故障预警和快速响应;二是高度灵活化,能够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和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情况,灵活调整电力供应和分配策略;三是高度绿色化,积极接纳可再生能源并网,推动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减少碳排放和环境污染;四是高度可靠性,通过加强电网建设和运维管理,提高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保障用户用电需求。
2.电力电子装置在配电网中的应用
电力电子装置在配电网中的应用是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它们在现代电力网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仅提升了电网的智能化和灵活性,还促进了可再生能源的有效接入和高效利用。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进步,一系列高性能、高效率的电力电子装置被广泛应用于配电网中,以实现电能的精确控制、优化分配和高效转换。
在可再生能源并网方面,电力电子装置如光伏逆变器和风力发电变流器,能够精确控制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的输出电压、电流和功率因数,确保其与电网的友好互联。这些装置不仅能够有效抑制谐波污染,提高电能质量,还能在电网故障时提供快速响应,实现不间断供电,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此外,电力电子装置还能够在可再生能源发电过剩时,将多余的电能储存于电池储能系统中,或在发电不足时,通过储能系统的放电,平衡电网供需,增强电网的调节能力和弹性。
在电压与无功功率控制方面,电力电子装置如静止无功发生器(SVG)和动态电压恢复器(DVR),能够实时检测电网的电压波动和无功功率变化,迅速调整其输出,以补偿电网的无功功率,稳定电网电压,提高电力因数,减少线路损耗,增强电网的电压支撑能力和稳定性。这些装置的应用,不仅提升了电网的电能质量,还降低了电网运行成本,提高了电网的经济性和可靠性。
在故障电流限制与快速恢复方面,电力电子装置如故障限流器(FCL)和快速开关装置,能够在电网发生故障时,迅速限制故障电流,防止设备损坏和电网崩溃,同时,在故障清除后,能够迅速恢复供电,缩短停电时间,提高电网的恢复能力和供电可靠性。这些装置的应用,不仅增强了电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还提高了电网的故障应对能力和自愈能力。
3.新型电力系统下电力电子装置的关键技术与挑战
新型电力系统下电力电子装置的关键技术与挑战构成了当前电力行业研究的前沿课题。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电力电子装置作为其核心组成部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技术挑战和机遇。
在关键技术方面,新型电力系统对电力电子装置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高效率与高性能控制技术成为电力电子装置发展的核心。为了应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间歇性和不确定性,电力电子装置需要具备快速响应和精确控制的能力,以确保电网的稳定运行。同时,为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电网损耗,电力电子装置还需具备高效率的电能转换能力。这要求电力电子装置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采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和高效的功率半导体器件,以实现电能的精确控制和高效转换。
可靠性与耐久性是电力电子装置在新型电力系统中面临的另一大挑战。由于新型电力系统中的电力电子装置通常需要在恶劣的环境下长时间运行,因此,提高其可靠性和耐久性至关重要。这要求电力电子装置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注重材料的选择和制造工艺的优化,以提高其抗老化、抗疲劳和抗环境腐蚀的能力。同时,还需加强电力电子装置的散热和热管理,以确保其在高温环境下的稳定运行。
电网适应性与兼容性也是电力电子装置在新型电力系统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由于新型电力系统中的电网结构复杂多变,电力电子装置需要具备广泛的适应性和兼容性,以应对不同电网条件下的运行需求。这要求电力电子装置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充分考虑电网的特性,采用先进的控制策略和算法,以实现与电网的友好互联和协同运行。
新型电力系统下电力电子装置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和电网结构的复杂化,电力电子装置的运行环境变得更加恶劣和复杂,这对电力电子装置的性能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电力电子装置的研发和制造成本较高,且技术更新换代速度较快,这给电力电子装置的推广应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结论
电力电子装置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高效率、高性能的控制技术是实现电网智能化、灵活化和绿色化的关键。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和电网结构的复杂化,电力电子装置的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其在电网中的功能和作用也将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其次,电力电子装置的可靠性与耐久性是其长期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电力电子装置需要面对更加恶劣和复杂的运行环境,因此,提高其可靠性和耐久性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通过采用先进的材料、制造工艺和散热技术,可以有效提升电力电子装置的可靠性和耐久性,保障其在电网中的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新型电力系统全类型保护装置首次在750千伏电网试运行[J].变压器,2023,60(12):67.
[2]赵国亮,新型电力系统城市电网柔性调控装置关键技术及应用.上海市,国家电网上海市电力公司,2020-12-28.
[3]王胜斌.电力电子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学,2019,10(16):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