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装饰设计项目图纸变更与竣工图一致性保障措施

作者

刘宏涛

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摘要:本文探讨了装饰设计项目图纸变更与竣工图一致性保障措施。分析了图纸变更的主要原因,包括设计修正、材料更换、现场条件变化及客户需求调整。强调了竣工图编制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加强图纸变更管理、完善竣工图编制制度及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图纸管理等具体措施,以确保图纸变更与竣工图的一致性,提升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

关键词:装饰设计项目;图纸变更;竣工图;一致性保障;工程质量

引言:

在装饰设计项目中,图纸变更与竣工图的一致性对于项目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然而,由于多种原因,如图纸设计修正、材料更换、现场条件变化及客户需求调整等,图纸变更频繁发生,给竣工图的编制带来了挑战。为确保竣工图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工程的实际建设情况,本文提出了图纸变更与竣工图一致性保障措施,旨在提升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一、图纸变更的原因

设计修正往往是由于初始设计阶段的疏忽、对项目需求理解的偏差或新的设计理念引入。设计团队在项目进行过程中,随着对项目深入理解的提升,可能会发现初始设计中的不足,或是项目需求的变更,促使他们对图纸进行修正。设计修正的频繁发生要求设计团队具备高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以确保设计始终与项目的实际需求相匹配。材料更换是另一大导致图纸变更的因素。建筑装饰材料种类繁多,有时因材料的供应问题、成本预算变动、环保要求或客户偏好变化,需要调整原定的面层、基层材料种类或规格。这种变更通常会涉及到结构强度、外观效果、施工工艺的调整。因此,施工团队和设计团队之间应保持紧密的沟通,以确保材料更换需有设计团队明确的设计变更且此变更与竣工图要保持统一。现场条件变化是图纸变更的常见原因。建筑工地的实际情况往往与设计初期的原始建筑结构图有所不同,例如地质条件、周边环境、施工空间的限制等,这些都可能导致设计的调整。设计团队需要与施工团队紧密协作,及时获取现场信息,以确保图纸能够适应实际的施工条件。客户需求的调整往往是商业决策的结果,它可能影响到项目的成本预算、功能划分、装饰风格等方面。这种变更需要设计团队敏捷响应,与客户充分沟通,确保设计变更既能满足新的需求,又能保持设计的完整性与一致性。

二、竣工图编制的重要性

竣工图作为工程竣工后的技术文件,其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工程验收环节,更贯穿于工程的维护、改建和扩建全过程。对于工程验收而言,竣工图是不可或缺的依据。验收人员通过细致比对竣工图与设计图纸,能够清晰地了解工程是否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或安全隐患,从而确保工程达到预期的质量标准。在工程的日常维护中,竣工图同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详细记录了工程的实际建设情况,包括各种管道、线路、设备的布局和连接方式等关键信息。这些宝贵的数据为维修人员提供了准确的参考,使他们能够迅速定位问题所在,高效地进行维修工作,从而保障工程的正常运行。当工程未来需要进行改建或扩建时,竣工图更是不可或缺的基础资料。通过竣工图,设计人员可以全面了解工程的现有结构和布局,为新的设计方案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改建或扩建项目的效率和质量,还能有效降低项目风险和成本。因此,竣工图的编制对于工程的长期运行和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图纸变更与竣工图一致性保障措施

3.1 加强图纸变更管理

加强图纸变更管理是工程项目成功的关键环节。首先,必须制定一套严谨且高效的图纸变更流程,保证每一项变更都能经过严格的审批和确认。这一流程应涵盖变更的申请、审核、批准、实施及最终的记录归档,确保每个步骤都有明确的责任人和时间节点,形成闭环管理。从变更的初步提出,到方案的细化设计,再到最终的审批执行,每一步都需要认真的实施和严格的审核,以保证变更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在这一流程中,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方需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设计单位作为技术核心,需负责提出科学合理的变更方案,确保变更既能满足实际需求,又不对原有设计造成过大冲击。施工单位则需根据变更方案,严谨细致地进行实施,确保变更能够准确无误地落实到实际工程中。监理单位则需全程监督变更的执行情况,确保变更过程合规合法,质量达标。同时,对变更方案的审核必须严格把关,不仅要考虑变更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还要确保其符合施工规范和法律法规。在审核过程中,应全面评估变更对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和成本等多方面的影响,确保变更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通过多方协作,严格审核,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变更带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确保工程项目顺利进行,在做好变更记录的前提下,保证竣工图与图纸变更的完全一致。

3.2 完善竣工图编制制度

鉴于当前建筑工程竣工图编制所依据的《关于编制基本建设工程竣工图的几项暂行规定》已明显滞后于工程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与国家档案局等相关单位急需携手合作,共同制定更为系统、统一且适应现代工程特点的竣工图编制规章制度。这不仅是为了规范竣工图的编制流程,更是为了确保工程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竣工图作为施工图的延伸,其编制责任应当明确落实到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方。设计单位需承担起提供变更后设计图纸的重任,确保每一份变更都能合理合规的下发至相关单位;施工单位则需详细记录施工过程中的收到的图纸变更,整理台账目录,为竣工图的编制提供详实的第一手资料;而监理单位则需严格监督竣工图的编制质量,保证图纸变更与竣工图一致,确保竣工图的准确、完整和清晰,真正发挥其作为工程档案重要组成部分的作用。在竣工图的编制方法上,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对于完全按图施工且无任何变动的工程,可直接在原施工图上加盖“竣工图”标志章,简化编制流程;对于发生一般性设计变动的工程,应在原施工图后单独增加变更图纸并注明变更编号和原因,简化竣工图绘制工作,方便后期审计部门的审计工作;而对于变动较大的工程,则需依据施工图重新绘制竣工图,以全面反映工程的实际建设情况。无论采用哪种编制方法,都应始终坚守准确、完整和清晰的原则,确保竣工图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工程的实际建设成果。

3.3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图纸管理

在施工前,组织业主、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等各方共同参与图纸会审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这一环节能够集中各方力量,对图纸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审查,从而及时发现并纠正图纸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和错误,在项目前期就规避掉后期大量出现图纸变更的情况发生。设计单位在施工前向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进行图纸交底同样重要。这一过程中,设计单位需详细解释设计理念、施工要求以及关键部位的构造做法,确保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对图纸有全面、深入的理解。这样,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就能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操作,减少因理解偏差而导致的施工错误。监理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和检查。通过定期巡查、关键节点验收等方式,确保施工与图纸一致,及时发现并纠正施工中的偏差。施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图纸变更的情况。为确保变更后的图纸与竣工图保持一致,必须建立图纸变更记录制度。一旦发生图纸变更,施工单位应及时记录变更情况。变更记录应详细包括变更原因、变更内容以及变更前后的图纸对比等信息。这样,不仅方便后续的施工和结算工作,还能为竣工图的编制提供准确依据。通过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图纸管理,可以确保整个施工过程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从而提升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图纸变更管理、完善竣工图编制制度及强化施工过程中的图纸管理,是确保装饰设计项目图纸变更与竣工图一致性的关键措施。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和长期运行提供有力保障,推动装饰设计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朝霞.如何做好竣工图编制工作[J].中国档案,2020,10:60-61.

[2]高培,蔡建,尹海涛,陈琛.浅谈竣工图编制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J].治淮,2020,02:63-65.

[3]卓月,王毓慧.关于建设项目档案竣工图审查问题[J].机电兵船档案,2020,09: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