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房建施工中安全管理及事故预防措施

作者

何建荣

南京地铁小镇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房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及事故预防措施是确保工程顺利进行、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环节。通过深入分析房建施工的特点及潜在的安全风险,本文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安全管理及事故预防措施,以期为房建施工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房建施工;安全管理;事故预防;安全风险;预防措施

引言:

房建施工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及事故预防措施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进度,以及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房建施工规模不断扩大,施工难度和安全风险也随之增加。因此,加强房建施工安全管理及事故预防措施的研究和实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房建施工的特点出发,探讨施工过程中的事故预防措施,以期为房建施工安全管理提供有益参考。

一、房建施工的特点及潜在的安全风险

首先,房建施工具有显著的高风险性。由于建筑工程的规模庞大、结构复杂,且往往涉及高空作业、深基坑开挖、重大设备吊装等高危环节,这些都增加了施工过程中的意外发生的可能性。高空坠落是其中最常见也是最危险的事故类型,往往由不规范的高处作业、防护设施缺失或失效导致。施工过程是一个持续变化的过程,随着工程的推进,施工环境、工法和设备使用会不断变化,这种动态性要求安全管理必须具有前瞻性,能及时识别并应对新出现的风险。例如,随着建筑物的升高,临时支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会随高度增加而变得更加重要,这种动态变化需要在施工过程中持续评估和调整。再者,房建施工的复杂性体现在其多工种、多环节的协同作业中。不同工种之间的配合不当、信息沟通不畅,都可能引发事故。例如,机械操作与脚手架搭设之间的协调失误,可能导致机械误操作引发的物体打击或碰撞事故。此外,房建施工中还存在多种潜在的电气风险,如线路敷设不当、电气设备保护措施不足等,这些都可能引发触电或火灾事故。

二、房建施工事故预防措施

2.1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培训内容应涵盖施工现场常见的风险,如高空坠落的防护措施、电气安全操作规程、机械操作的安全注意事项,以及如何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通过案例分析,让工人了解不遵守安全规定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增强其安全意识。此外,培训应强调团队协作和沟通,以减少由于配合不当而引发的事故。例如,确保所有工种在协同作业时明白各自的职责,了解可能的危险源,并能及时有效地沟通潜在的风险。安全教育培训不应仅仅是一次性的活动,而应是持续的过程。定期的复训和再教育可以确保所有工人对新出现的安全问题保持警觉,掌握最新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同时,应鼓励工人参与安全会议,分享安全经验,共同讨论和解决现场的安全问题,从而形成一种积极的安全文化。除了传统的课堂教育,实践操作训练同样重要。通过模拟实际工作环境,例如设置高处坠落模拟演练、电气触电应急处理练习等,使工人在安全环境下实践安全规程,提升在真实场景中的应急处理能力。此外,应提供足够的安全资源,例如安全手册、安全视频教程,让工人可以在业余时间自我学习,巩固安全知识。为了确保安全教育培训的效果,应该有明确的考核机制。通过测试和评估,确认工人是否真正掌握了培训内容,对于未能达到标准的人员,应提供额外的补训,以强化其安全意识和技能。同时,对表现优秀的个人或团队给予奖励,以增强他们的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

2.2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组织结构中应设立独立的安全管理部门,配备足够的合格安全管理人员,他们负责监督和执行安全制度,确保所有人员遵守安全规程。通过定期的安全会议,沟通和协调各部门的安全工作,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形成安全管理的闭环。同时,关键岗位,如项目经理、总监理工程师和专职安全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承担起各自的安全管理责任。建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危大工程)的安全管控体系,对这些高风险环节进行专项管理。这包括编制详尽的专项施工方案,进行严格的方案审查和论证,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方案执行,并进行验收。同时,对危大工程实施动态监控,定期评估风险,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管理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应制定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每个工种、每道工序都有明确的安全步骤和注意事项。规程的制定应参考最新的行业标准和实践经验,定期进行修订,以适应技术进步和施工条件变化。此外,规程应以简洁明了的方式表达,便于工人理解和执行。应建立定期的安全巡查制度,以及针对特定风险的专项检查,例如高处作业、机械使用、电气设备等。对发现的隐患,应立即制定整改计划,明确责任人,限时整改,并对整改结果进行复查,确保隐患得以消除。实行安全考核和奖惩制度,以激励员工遵守安全规定。通过定期的安全评估,对表现出色的个人和团队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形成良好的安全氛围。同时,建立事故报告和调查机制,对发生的事故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原因,制定预防措施,从事故中学习,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另外,通过引入智能监控系统、物联网技术等,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实时监控,预警潜在的危险,提高安全管理的科技含量。同时,鼓励使用先进的安全设备和材料,降低作业风险。

2.3 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要建立健全施工现场的安全管控体系。这包括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危大工程)的安全专项管理,确保危大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完善、审批严格、执行到位。同时,应实施动态监控,定期评估风险,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管理措施,确保风险始终处于受控状态。项目负责人、项目经理、监理工程师和专职安全员等关键岗位应承担起各自的责任,确保所有作业人员清楚明白其安全职责。通过责任的明确,可以实现安全管理的精细化,减少因责任不明确造成的管理漏洞。要完善安全操作规程,并确保规程的执行。规程应根据最新的行业标准和项目特点制定,内容涵盖所有工种和工序,确保操作步骤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执行。同时,规程应定期修订,以适应技术发展和现场变化。对于新员工、新工艺和新设备,应专门组织培训,保证所有人员掌握新的安全操作要求。应建立一套高效的安全巡查制度,包括常规巡查和针对特定风险的专项检查,如高处作业安全、机械设备安全、电气安全等。对于发现的隐患,不仅需立即整改,还需制定预防措施,防止隐患再次出现。同时,应实行闭环管理,确保隐患整改的实效性。应强化安全教育培训,确保所有施工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安全培训应包括理论知识和实操演练,通过案例分析和模拟操作,提高工人的风险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同时,应鼓励全员参与,建立安全反馈机制,不断改进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应制定详实的应急预案,包括事故应对流程、应急资源的配置和使用、现场的疏散与救援等。定期组织应急演练,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快速、有序地进行救援,减少事故损失。同时,应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和医疗设施,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及时提供救助。

施工现场的环境监测和预警系统也应得到加强。对可能存在的风险源,如有毒气体、粉尘、噪音等,应建立实时监测系统,并设置预警机制,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这样,可以将环境因素对施工安全的影响降到最低。

结束语:

房建施工安全管理及事故预防措施是保障工程顺利进行和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通过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可以显著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应进一步探索智能化、信息化的安全管理手段,不断提升房建施工的安全管理水平,为城市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章国胜.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及改进策略研究[J].砖瓦,2022(03):49-51.

[2]张明松.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及安全事故预防策略[J].建筑技术开发,2021,46(12):77-78.

[3]李宇,杨明.房屋施工中的风险评估与控制研究[J].施工管理,2019,28(2):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