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数字时代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之路径探讨

作者

郭晶晶

河南省商务中等职业学校 河南省郑州市 450011

摘要:随着互联网与物联网快速发展,我国已进入数字信息化时代,从而推动了教育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在教学实践中,一方面需要提高信息素养,满足数字教学需求。另一方面需要增强科研能力,研发设计适用型教育教学资源,打造数字课堂。 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概述了数字时代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需求,剖析了基于教科研与能力培育的提升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建立教学团队、健全“导师制”、增强专项培训三条路径,提出了几点有利于提升其教学能力的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方式;路径

在“十四五”建设期间,我国教育行业突出了高质量发展主题,预期通过扩大对数字技术的应用为教育教学工作“赋能”。同时,进入数字时代后,我国教育发展提出了信息化教学,要求教师提高其信息素养,增强信息化与数字融合能力、应用能力、更新能力等。

一、数字时代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需求

(一)教学与教科研协同需求

数字时代的到来,为教育行业提供了数字化思维与先进的技术,打破了传统教育时期以知识为传导的教学局限性,要求从“万物互联”的思路出发。

“教学与科研两轨道,齐头并进”意味着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如同两条并行的轨道,同等重要,需要同步推进,共同发展。教学是学校的核心任务,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课程和教学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科研则是推动教育进步和学科发展的重要力量,教师通过深入研究教育现象、探索新的教学理论和方法,为教学提供更丰富的内容和更有效的策略。

(二)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职业学校的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比较薄弱,因此,在数字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要突出专业性的特点,“以就业为导向”的目标,需要均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教师要适用这种持续变化的教学环境,需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通过大量实践,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传授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等。

二、数字时代教学的特点

(一) 教育资源数字化

教育资源数字化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旨在将传统教育资源转化为电子格式,以便于更广泛、便捷地获取和使用。这一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核心环节:

1. 教学材料的电子化:将实体教材、讲义、练习册等转换成电子版。

2. 资源的组织与归类:按照学科、学习阶段、主题等标准对数字化资源进行系统化整理,方便用户快速查找。

3. 增强互动与个性化:开发具有互动元素的数字教学资源,例如在线测验、互动式学习模块等,以适应不同学习者的需求。

4. 构建网络学习平台:创建一个在线网络学习平台,用于教师对教学资源的上传、共享,以及学生对资源的下载和学习。

(二) 教学方式多样化

数字时代的教学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学生可以在家中或其他地点通过网络平台接受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个性化学习。同时,网络教育平台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如视频课程、在线测验、互动讨论等,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这种方式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教育者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积极探索和实践这些新的教学方式,灵活选择和运用各种教学方式,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 学习过程个性化

在学习内容方面,数字时代提供了海量的学习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材料。智能系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历史和偏好,推荐相关的学习内容,使学习更加精准和高效。

在学习方式方面,数字时代的学习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可以通过在线课程、虚拟实验室、互动式学习平台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智能系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和习惯,推荐最适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三、数字时代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方式

(一)坚持终身学习

教师们应树立积极更新专业知识的意识,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不学习难以跟上时代步伐;其次,教师应通过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提升自身修养,构建自己专业素养。最后,生活在网络时代的教师,提升数字化信息素养是教师终身学习的努力方向。

(二)树立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思维的特点是“互动性、开发性、平等性、合作性”,本质上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民主化思维。当前在校学生几乎都成长于信息化时代中,是对互联网利用最为活跃的群体,他们易于接受或已经形成互联网思维。作为教师要顺应时代,树立互联网思维。一则有助于构建平等教学关系,促进学生学习自主化、创新化;二则有助于构建良好网络教育生态。共享、开放、包容、多元是互联网的基本特点,教师需要乐于接受学生的新思想、新方法,并于现实教学有机结合,打造无边界的“育人生态”。

(三)创新教学手段

教育信息化的推广,传统的教学手段不再是传授知识和学习知识的最佳选择。教育部提出要大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在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探索实施网络、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教育。通过教学方式变得多样化,增添互动性和趣味性,使得教学活动的效果发挥到最大化。

四、数字时代教师教学能力实践路径

(一)建立教学团队

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对于当今中职学校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促进青年教师成长、推进课程改革深入开展以及中职学校核心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老中青教师“优势互补”组建信息化教学团队,充分发挥不同年龄段教师的优势,集体备课,共同研究讲课重点难点。通过以信息化的点带动各学科的面,同时,学校在经费上进行保障,让教师有精力、有激情、有动力去完成数字化教学工作。

(二)建立健全青年教师“导师制”,促进教师快速成长

根据“青蓝工程”“结对子”等项目,新老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经常进行观念的碰撞、实践的切磋,形成良性竞争的内驱力,并转化为教师的行为,师徒共同进步,达到了双赢的目的,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节约教师培训成本,教学工作中真正实现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相互探讨,相互切磋,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教师共同成长局面。

(三)通过专项培训,提高教学技能

教师根据自身实际积极申报专项培训,同时保证培训的实用性。同时可参与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融合的专门培训,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数字时代为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通过加强信息技术培训、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构建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增强教师专业能力以及激发教师持续学习动力等多方面的努力,我们可以有效提升职业院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出更多适应数字时代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同时,我们也应正视面临的挑战,积极寻求应对策略,把握未来发展趋势,为职业院校教育的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朱建雷,数字时代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方式与途径研究.2023.05:130-132

[2]靳英桃,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之路径探讨.法制博览.2019.08:63-65

[3]马晓旭,黄春燕,智慧教育时代高校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的挑战与应对.职业技术.2024.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