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发电系统并网控制策略及其稳定性分析
朱宏
南京赫曦电气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聚焦于分布式发电系统并网控制策略及其稳定性分析。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分布式发电系统作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的重要手段,其并网控制策略和稳定性成为研究热点。论文首先概述了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基本概念、类型及其并网控制基础,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随后,深入探讨了常见的并网控制策略及先进的控制方法,如基于电流源、电压源的控制策略以及基于智能算法的控制策略等。在稳定性分析方面,论文重点研究了弱电网条件下并网逆变器的稳定性问题,提出了基于LCL滤波器参数优化设计、双电流反馈控制等优化策略。研究结果表明,这些优化策略能够显著提高分布式发电系统并网的稳定性。本研究不仅为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并网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也为推动能源结构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分布式发电系统;并网控制策略;稳定性分析;弱电网条件
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分布式发电系统作为新能源利用的重要形式,正逐渐改变着传统的能源供应格局。分布式发电系统以其高效、灵活、环保的特点,在减少碳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然而,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并网运行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其中并网控制策略和稳定性问题是关键所在。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并网控制策略,探讨其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表现,以期为分布式发电系统的优化设计和高效运行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1.分布式发电系统及其并网控制基础
分布式发电系统,作为现代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将小型或中等规模的发电装置,如太阳能光伏板、风力发电机、燃料电池等,直接布置在用户端或靠近负荷中心,以提供电能的一种新型供电模式。这些发电装置通常与配电网直接相连,既能够独立运行,也能在需要时与电网并网运行,实现电能的互补与共享。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引入,不仅提高了能源利用的灵活性和效率,还有助于减少电力传输过程中的损耗,增强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韧性。
并网控制是分布式发电系统实现高效、稳定运行的关键技术之一。它涉及到将分布式电源产生的电能,通过电力电子设备(如逆变器)转换为与电网电压同频、同相的交流电,并安全、平稳地接入电网的过程。并网控制的基础在于对逆变器的精确控制,逆变器作为分布式发电系统与电网之间的接口,其性能直接影响到并网电能的质量和系统的稳定性。
在并网控制中,常用的控制策略包括基于电流源的控制和基于电压源的控制。基于电流源的控制策略通过控制逆变器输出电流,使其跟踪电网电压的变化,实现与电网的同步运行。而基于电压源的控制策略则通过控制逆变器输出电压的幅值和相位,使其能够主动支撑电网电压,提高系统的电压稳定性。此外,随着智能电网和微电网技术的发展,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并网控制策略也在不断创新,如主从控制、对等控制等新型控制策略的出现,进一步提升了系统的灵活性和智能化水平。
2.分布式发电系统并网控制策略
分布式发电系统并网控制策略是确保分布式电源能够高效、安全、稳定地接入电网并运行的关键技术。随着分布式发电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规模的扩大,并网控制策略的研究也日益深入和多样化。
在分布式发电系统并网控制策略中,常见的策略包括基于电流源的控制策略和基于电压源的控制策略。基于电流源的控制策略主要通过控制逆变器输出电流的幅值和相位,使其与电网电压保持同步,从而实现对电网的功率输入。这种策略具有控制简单、响应速度快、对电网扰动敏感性低等优点,适用于小型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并网控制。而基于电压源的控制策略则通过控制逆变器输出电压的幅值和相位,使其能够主动支撑电网电压,提高系统的电压稳定性。这种策略在分布式发电系统容量较大、需要承担一定电网电压支撑作用时尤为重要。
除了上述两种基本策略外,随着智能电网和微电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分布式发电系统并网控制策略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例如,主从控制策略通过对分布式发电系统中的不同发电单元进行分级控制,实现系统内部的协调运行和故障时的快速恢复。对等控制策略则强调分布式发电系统各发电单元之间的平等性和互动性,通过信息通信和协调控制,实现系统整体的最优运行。此外,还有一些先进的控制策略,如基于虚拟同步机的控制策略、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控制策略等,这些策略通过引入更加复杂的控制算法和模型,进一步提高了分布式发电系统并网控制的精度和稳定性。
在实际应用中,分布式发电系统并网控制策略的选择应根据系统的具体特点、容量、运行要求以及电网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同时,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电力市场的逐步开放,分布式发电系统并网控制策略的研究也将更加注重系统的经济性、灵活性和智能化水平,以适应未来能源转型和智能电网发展的需要。
3.分布式发电系统并网稳定性分析
分布式发电系统并网稳定性分析是评估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后,整个电力系统能否保持正常运行状态、维持电压和频率稳定、以及抵抗各种扰动和故障能力的重要过程。随着分布式发电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大量分布式电源并入电网,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深入进行分布式发电系统并网稳定性分析,对于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在分布式发电系统并网稳定性分析中,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分布式电源本身的稳定性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分布式电源如太阳能光伏、风力发电等,其输出功率受天气、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具有间歇性和不确定性。因此,需要通过先进的控制策略,如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有功和无功功率解耦控制等,来提高分布式电源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同时,还需要考虑分布式电源与电网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电网对分布式电源的接纳能力和调节能力,确保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后不会引发电压波动、频率偏移等稳定性问题。
除了分布式电源本身的稳定性外,分布式发电系统并网稳定性分析还需要关注电网的结构和运行状态。电网的拓扑结构、线路参数、负荷分布等因素都会对系统的稳定性产生影响。特别是当分布式电源大量接入电网时,可能会改变电网的潮流分布和短路电流水平,对电网的稳定运行构成威胁。因此,需要对电网进行详细的建模和分析,评估分布式电源接入后电网的稳定裕度和抗风险能力。
结论
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并网稳定性是确保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经济运行的关键因素。随着分布式发电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大量分布式电源并入电网,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进行分布式发电系统并网稳定性分析,对于评估系统的稳定性表现、发现潜在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分布式发电系统并网稳定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分布式电源本身的稳定性、控制策略的有效性、电网的结构和运行状态以及扰动和故障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系统的稳定性表现。因此,在进行稳定性分析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建立准确的数学模型和仿真平台,以全面评估系统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关抒豪. 分布式发电系统单相LCL型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研究[D]. 广西大学, 2022.
[2]陈磊,符仕浩,成佳斌,等. 分布式发电系统并网逆变器高稳态性能重复控制策略 [J]. 浙江电力, 2019, 38 (10): 6-11.
[3]徐伟,程凡华,周志钢. 基于分布式发电系统并网逆变器主从控制策略研究 [J]. 东北电力技术, 2019, 40 (06): 48-51.
[4]王立乔,孙孝峰. 分布式发电系统中的光伏发电技术[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409. 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