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作者

楚芳芳

楚芳芳湖南软件职业技术大学 湖南湘潭 411100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课程聚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按照职业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的要求,构建以工作任务为驱动的项目式课程结构;课程教学内容融入思政元素,提高学生思想品德水平、人文素养、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强化思想引领,凸显课程的价值引导功能,挖掘课程本身的知识内容与其中蕴含的思政育人素材,使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统一。

1、课程聚焦立德树人,勤恳做事的思政教育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把思政元素贯穿于课程教学中,讲究思政元素润物细无声。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贯穿项目课程教学中,发掘课程中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教育资源,进行爱国教育,注重文化创意下的景观设计科技艺术的创新。

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统一,将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内容渗入景观设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过程中,积极推进“任务引领,项目导向”的课程内容改革,实现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培养,体现全程全方位育人,进一步培养学生爱国、爱家、爱行业的情怀,树立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团结合作的意识以及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使学生既“学会做人”,又“学会做事”,培养适应 21 世纪人才需求,具有园林景观设计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的高技能应用性技术人才。

2、课程体系构建流程标准化

本课程紧扣职业教育与工作岗位对接的理念,通过社会调查、专家讨论等多种方式,进行景观规划设计岗位核心能力探讨,进行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资源、教学流程、评价方式等的构建。

课程教学中通过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相关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培养学生掌握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分析、方案设计、方案表现、图纸制作、项目演示与讲解等专业设计知识和岗位核心技能,课程设计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对风景园林专业课程体系起支撑作用。

本课程在设计上本着懂理论,重应用的总体思路,突出体现职业教育的技能型、应用性特色,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技能,力求达到理论够用,技能过硬的目的。采用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结合生产企业的实际项目,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课程实训实习、课程设计等实践性环节相结合,阐述基本理论,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安排社会调研实习,实践辅导,重点放在学做合一,体现人才培养模式上工学结合这一职业教育特色。

3、课程建设方法

结合学院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模式,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工作过程为立足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设计和组织教学过程,创建符合艺术设计教育教学规律,教、学、做一体的课程组织形式和教学模式,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不断优化和完善课程内容及教学手段,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打造成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开拓创新的特色精品课程。

1)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

充分利用校企合作资源,引入真实工程案例进行课堂教学,将充分利用校企合作资源,引入真实工程案例进行课堂教学,将设计理论知识融入到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流程和设计任务的讲解中去,有效提高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

2)任务驱动性实训教学

直接从合作企业选用近期投标工程项目,通过学生和教师角色扮演进行项目设计实训教学。通过真实项目设计任务驱动,使学生熟悉岗位工作流程,体会岗位工作状态,掌握岗位核心能力,完成岗位工作任务,以学生(角色扮演设计师)为主体设计和组织教学,以教师(专职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为客体来评析工作任务完成效果(成绩考核)。

3)可持续发展性自主学习

通过设计课程的专家讲座,开阔学生的设计视野,加深职业岗位认知;利用网络资源中的各项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进行自主学习;通过课程互动论坛、教师热线等教学互动形式进行师生间、学生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性学习能力。

4、校企融合的课程体系

坚持校企高度融合的教学理念,把实践案例和课程建设紧密结合。整个课程设计由校内外专家共同组成的课程团队完成,做到知识体系符合职业技能的目标和要求。

以“项目+主题”作导引,引进企业的实际项目和虚拟项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每个“项目或主题”做认真分析,针对项目的特点及特殊性进行课程优化设计,依据教学内容安排进程和时间,排出相应课程群(课程打包),制定出一套较为完整的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并精心组织实施,同时还要设定评价方法。使课程在项目的框架内根据需要分阶段授课,学生感受企业工作过程,了解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明确专业方向,提高教学效率,突现课程的系统性,教学成效更加突现。

5、结构化课程设计与颗粒化资源建设

在本课程的教学中通过对各类园林绿地的特点、设计的原则和方法、要突出的重点、需注意的问题进行详尽的介绍、阐述和讲解,并对具体案例做详细的分析和讲解,使学生获得园林景观的基本知识;对各类园林绿地景观设计的基本方法、步骤及实战过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培养学生基础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本课程根据专业岗位要求,分多个专题,包括各类园林绿地的景观设计:综合公园、城市广场、校园绿地、带状绿地、居住区绿地、庭院绿地等。

依据学生认知学习规律及慕课建设新理念,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岗位工作内容及所需职业能力、知识、素质调研基础上,对课程内容知识点进行拆解编排、重组序化,分模块分项目进行教学,以 5到15分钟左右的微小视频形式呈现,重点突出,方便学生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同时提供完善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课件与视频、操作视频、在线测验讨论、作业互批、自我管理学习进程等。

6、教学方法多样及信息化

线上教学采用了情境模拟、项目设计、专家访谈、师生讨论等形式授课,注重实践和启发式教学。由在线课程的学生主动参与代替了传统课堂的“灌输式教学”,达到了从知识传授到能力培养的目的。遵循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原则,课前发布学习任务、学习资料及讨论主题等,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安排学习时间、学习进程与学习方式,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微小化,学习时空的自主化,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在线开放本课程时,依靠景观设计案例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建立讨论区、布置学习任务等方式促进学习者的主动参与,注重实践和启发式教学,有效提高了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效果。

总而言之,本课程在本校、其他高校以及社会学习者中都发挥了知识传播的作用,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在信息化教学方面,积极探索了现代的优良的线上教学模式,促进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的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