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导向的护理干预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朱红梅
绵阳四〇四医院 四川省绵阳市 621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中加入目标导向护理对于协助提升疗效的意义。方法:样本对象为80例于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目标导向的护理,对比血糖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目标导向护理干预能够协助更好改善血糖水平,对于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荐使用。
[关键词]老年2型糖尿病;目标导向护理;血糖水平
糖尿病为一种慢性代谢障碍性疾病,临床中具有较高发病率,主要临床表现为血糖异常升高。2型糖尿病是其中一种,关于该种疾病发病机制,较多学者认为主要因为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胰岛素抵抗等情况。2型胰岛素在我国同样具有较高发病率,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发病率可达到11.2%[1],对于该种疾病,除了积极遵循医嘱之外,还需要加强运动和改善饮食习惯等。但老年患者因为记忆力减退、自我管理能力差,使得疾病管理效果并不理想。基于目标导向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基于患者健康问题现状对于疾病影响制定目标明确的护理干预,在帮助患者树立良好生活习惯以及提升自我护理管理方面均有积极意义。基于以上情况,本文重点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中加入目标导向护理对于协助提升疗效的意义。
1.资料和方法
1.1基础资料来源
样本对象为80例于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男女分别为21及19例,年龄60~81岁,平均年龄(70.23±3.35)岁,病程5~11年,平均(7.2±1.96)年;观察组男女分别为22及18例,年龄61~83岁,平均年龄(70.96±3.99)岁,病程5~13年,平均(7.52±1.37)年。以上两组患者基础资料经过对比分析后显示P>0.05,说明结果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疾病诊断符合《中国老年 2 型糖尿病防治临床指南(2022年版)》[2]标准;年龄≥60岁;患者具备良好沟通能力。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糖尿病并发症患者;躯体功能障碍患者;精神类疾病等无法正常交流患者。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应的治疗,对照组在这一过程中加入常规护理:口头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说明疾病发生一般因素、按时用药重要性、规律饮食、规律运动、注意补充维生素、日常需要注意的并发症等。患者出院后每两周开展一次电话随访,了解患者疾病管理情况,并积极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给予目标导向的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患者状况评估。收集患者资料,评估其疾病状况以及合适康复方案等。与患者交流了解其对于疾病的认知和康复态度。(2)制定护理目标。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护理目标。比如运动干预中,每周开展5次运动,每次30min,并注意预防血糖过低,血糖不稳定患者每周自我监测血糖5次,伴随低血糖患者每周自我检测7次。根据患者的体重、血糖以及营养指标等制定每日饮食计划,保证热量和能量的输入。坚持规范性用药,每周检查手脚等末梢神经部位状况,及时发现异常。(3)目标计划实施。护理人员采用多元化的健康教育方式,比如口头、视频讲解、情景模拟等向患者讲解糖尿病相关知识,重点说明血糖管理措施以及达到的水平,提升患者依从性。并引导患者坚持改善日常不良生活习惯。(4)目标反馈式护理。每两周评估检查护理效果,包括完成度、实施效果、血糖控制情况等,对于达到目标的患者给予表扬和鼓励;并制定下一期的目标。目标未完成患者适当调整目标计划。(5)目标巩固。下一阶段的目标主要是巩固上一阶段目标结果,监督患者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鼓励患者说出目标值执行过程中的感受,坚定完成目标的信心。
以上两组患者均接受4个月的干预。
1.3观察指标
干预前后抽取患者静脉血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餐后2h血糖和空腹血糖。
1.4统计分析
使用统计软件SPSS24.0对数据进行计算分析,计量和计数资料对应采取t检验以及卡方检验分析,数据对比后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餐后2h血糖中,干预前观察组为(15.50±2.10)mmol/L,对照组为(15.38±2.77)mmol/L,两组数据差异不显著(t=0.016 P>0.05);护理后观察组为(8.01±0.36)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97±0.11)mmol/L,数据差异显著(t=7.718 P<0.05)。
空腹血糖指标中,干预前观察组为(9.31±1.07)mmol/L,对照组为(9.32±1.05)mmol/L,两组数据差异不显著(t=0.033 P>0.05);护理后观察组为(6.23±0.31)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54±0.54)mmol/L,数据差异显著(t=10.514 P<0.05)。
3.讨论
由于饮食结构变化以及生活压力增加等因素,使得我国2型糖尿病发生率每年上升,逐渐成为国际上糖尿病大国[3]。作为常见慢性疾病,糖尿病也是较多重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多数糖尿病患者会存在不同程度并发症,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开展,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㤇积极采取有效方式控制血糖,最大程度降低并发症,保证患者生活安全。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在用药治疗基础上强化自我管理力度,规范饮食和运动,能够有效改善血糖水平。而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对于疾病认知水平低、依从性差、不良生活习惯较多,影响整体治疗效果。传统护理针对性不强,护理内容单一,使得护理质量不高。目标导向护理模式重点关注患者健康行为意识,以目标为导向,通过评估患者状况制定针对性护理计划,并且根据目标结果达成度不断调整目标计划,使其更加贴合患者实际情况[4]。本次观察组患者接受基于目标导向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餐后2h血糖以及空腹血糖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本次研究结果与前人报道基本一致[5]。分析原因为,观察组护理干预中,每一位患者均明确自身目标,并且与护理人员一起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在目标实现过程中护理人员会尽最大努力帮助患者完成目标,及时纠正不良情况,不仅提升患者对于疾病健康认知度,还提升自我护理能力和依从性,因此能够更好协助药物治疗,控制血糖水平从而控制疾病发展。
综上所述,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目标导向护理干预能够协助更好改善血糖水平,对于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荐使用。
参考文献
[1]高晶晶,高艳虹 . 早发 2 型糖尿病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病因机制的研究进展[J].内科理论与实践,2022,17(4):344-348.
[2]中国老年 2 型糖尿病防治临床指南编写组,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老年内分泌代谢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内分泌与代谢分会,等.中国老年 2 型糖尿病防治临床指南(2022 年版)[J]. 中华内科杂志,2022,61(1):12-50.
[3]胡朝霞,陈宝娇.观察人文关怀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及血糖的影响[J].智慧健康,2021,7(25):151-153.
[4]张宝香,赵娜,董延军,等.以目标为导向的医院分级联动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中的治疗效果[J].护理学,2022,11(3):376-381.
[5]洪珍珍.基于目标导向式的针对性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血糖指标的作用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21,50(14):2253-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