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电气运维中电动机故障诊断与预防措施的探究
张科超 段世帅
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省新乡市 453700
引言:
随着现代化工生产工艺的不断发展,电动机作为主要动力设备在化工企业中的应用愈发广泛,其工作状态直接影响到生产线的连续性、产品质量及能源消耗。尤其在高温、高湿、高粉尘等复杂环境下运行的化工电动机,更易发生各类故障,造成生产中断甚至安全事故。电动机故障不仅导致直接维修成本增加,还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与环境风险。因此,如何在化工电气运维过程中实现对电动机故障的有效诊断与科学预防,已成为企业设备管理的重要课题。传统电动机运维多依赖人工巡检与定期维护,存在检修周期不合理、故障隐患难以及时发现、设备运行状况难以量化评估等问题。近年来,随着工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基于智能监测与大数据分析的故障诊断技术逐渐普及,极大提升了电动机运维的科学性与高效性。然而,如何将这些先进技术与化工行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形成既经济又高效的运维体系,仍需进一步探索。
一、化工电气运维中电动机常见故障类型及成因分析
在化工企业电气运维工作中,电动机常见故障主要包括绕组故障、轴承故障、定子转子故障、机械系统故障及其他辅助系统问题。首先,绕组故障是化工电动机最为常见的故障类型,表现为绝缘老化、线圈短路、开路等现象,主要由长期高温运行、潮湿环境侵蚀、振动冲击以及电压波动引起。尤其在高温高湿环境中,绝缘材料易吸湿软化,降低耐压水平,进而导致绕组击穿。其次,轴承故障亦属高发故障类型。化工设备中的电动机多承担高负荷、高转速工况,轴承易因润滑不足、污染颗粒侵入、安装不当等因素发生磨损、卡死或裂纹破损。轴承故障若未及时发现,将导致转子偏心、摩擦加剧甚至设备烧毁。再次,定子与转子故障主要表现为铁芯损伤、转子断条、偏心等问题,主要由于过载、短路、结构老化及安装误差造成。此外,机械系统故障如联轴器脱落、轴系不对中、基础松动等也对电动机运行稳定性构成威胁。最后,辅助系统故障包括电动机控制柜接触器失效、传感器误报、电缆老化等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故障类型往往并非单一存在,而是相互叠加与交叉影响。例如绕组故障可能由轴承问题引发,轴承异常也可能因电气系统过载导致。因此,全面系统的故障成因分析对于有效诊断与预防至关重要。结合化工行业特点,高温、高湿、腐蚀性环境及连续生产需求,是导致电动机故障发生率高于其他行业的主要原因,这也决定了化工企业在电气运维中必须采取更为严格与细致的管理措施。
二、化工电动机故障诊断技术体系构建与应用
现代电动机故障诊断技术体系主要包括振动分析、温度监测、电流信号分析、绝缘监测、声音识别与智能预测性维护等手段。在化工电气运维实践中,合理组合与应用这些技术是实现高效故障诊断的关键。首先,振动分析技术作为电动机轴承与机械系统故障诊断的主要手段,通过安装振动传感器实时监测设备振动状态,结合频谱分析技术判断轴承磨损、转子不平衡、松动等问题。该技术响应速度快,适合连续在线监测。其次,温度监测技术主要依靠热电偶或红外测温设备,对绕组、轴承与外壳温度进行实时检测。一旦温度异常升高,系统即可发出预警,防止事故扩大。再次,电流信号分析技术利用电动机运行电流特性,结合电流波形、谐波分析与时域频域特征提取,判断负载异常、短路、断路等电气故障。特别是在绕组故障早期阶段,电流分析具有较高灵敏度。
三、化工电动机预防性维护策略体系构建
在设备管理中,预防性维护(PM)已成为主流策略,其核心在于通过定期检查与预测性措施,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率,延长使用寿命。针对化工电动机特点,预防性维护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制定科学合理的巡检计划。根据电动机型号、运行工况与历史故障数据,设定不同周期的例行检查、重点部位检查与专项检查。例如轴承部分建议每月检查润滑情况与振动状态,绕组部分每季度进行绝缘测试。其次,实施状态监测与趋势分析。利用智能监测平台对振动、温度、电流等数据进行长期记录与趋势对比,判断设备性能变化趋势,及时调整维护策略。再次,进行定期维修与零部件更换。
四、化工电动机故障诊断与预防性维护案例分析
为进一步验证本文提出的故障诊断与预防措施体系的有效性,以下结合某大型化工企业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该企业配备电动机设备超过 300 台,涵盖水泵、风机、压缩机等多种类型。经过初期调研,该企业电动机故障率较高,主要集中在轴承与绕组损坏两类。为此,企业引入了智能监测系统,全面部署振动传感器、温度监控设备与电流传感器,并配备大数据分析平台。在实际应用中,系统成功预警多起轴承早期磨损事件。例如在某次巡检中,振动分析平台发现一台压缩机电动机振动频谱异常,结合温度监测数据分析判定为轴承外圈裂纹,经停机检查确认属实,避免了设备烧毁与停产事故。
五、化工电动机故障诊断与维护技术发展趋势展望
展望未来,化工电动机故障诊断与预防措施将朝着更高效、更智能、更绿色的方向持续发展。首先,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技术将进一步深度融入设备管理体系。通过算法优化实现更精准的故障识别与剩余寿命预测,降低人为干预需求,提高维护决策自动化水平。其次,边缘计算与物联网技术的结合,将使设备状态监测更加实时与高效。通过将数据处理任务下沉至设备端,减少对中心服务器依赖,提升响应速度与系统可靠性。再次,多模态数据融合与深度分析技术将成为主流趋势。将振动、温度、电流、声音、图像等多种信号进行综合分析,实现更全面的设备健康评估。第四,绿色节能理念将影响设备维护策略。
结论:
综上所述,化工电气运维中电动机故障诊断与预防措施的有效实施,对于保障企业生产安全、提高设备利用率与降低运维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系统分析电动机常见故障类型与成因,总结主流诊断技术应用效果,提出包括状态监测、智能预测、标准化管理与员工培训在内的全面预防性维护策略,并结合实际案例验证了其有效性。研究表明,科学合理的技术体系与管理措施相结合,能够显著提升化工企业电气运维水平。未来,随着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的持续发展,化工电动机运维将向更加智能、高效与绿色的方向迈进。建议企业持续关注相关技术动态,积极引入先进设备与管理模式,推动设备管理与企业经营目标的有机统一,为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富阳市供电局.配电设备运行故障查找及案例分析[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04.513.
[2] 王海新.临涣选煤厂设备点检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安徽理工大学,2011.
[3] 李宁.煤矸石发电关键设备故障诊断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