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HSE风险一体化管理模式研究
曹智 张锦程 李鑫
国家管网集团北京管道有限公司内蒙古输油气分公司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00
摘要:在探索与实践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管理模式过程中,长输管道建设项目的安全问题备受关注。现如今管道与其他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矛盾激增,安全监管不到位,从业人员专业性较差,导致监管体系不完备,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模式不健全。因此,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整理总结管理模式为:流程管理;绩效管理;应急管理。通过上述一体化管理模式,可以对HSE绩效进行检查,提高组织的整体素质,促进HSE体系的有效运行。充分提升参与建设双方的积极性,促进管道项目安全完成。
关键词: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HSE;一体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X92文献识码:A
0引言
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在现代能源供应体系中较为重要。承担着远程输送石油和天然气的任务,还直接关系到国家能源战略的安全实施与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随着油气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长输管道的建设规模日益扩大,管道网络的复杂性提升,隐藏着潜在的风险隐患。因此,加强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的风险管理,不仅是保障管道安全稳定运行的内在要求,也维护国家能源安全。需提高风险识别和评估能力,加强风险监控和预警机制建设,确保在风险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控制。在研究分析中,文献[1]实现纳税人涉税数据的“一户式”“一人式”集成,加快构建“业务+内控+绩效+纪律监督”的内部联动机制,提升内部风险防控效能。税务部门与其他执法部门在涉税信息的交换方面存在保留,阻碍了涉税数据的智能归集和实时共享。文献[2]通过实时监测和数据传输,实现对不同地区铁路沿线生态环境的全面监测,全面考虑生态环境风险,确保不同地区铁路的可持续发展。但不同领域之间的利益诉求和管理模式可能存在差异,导致协调难度增加。下面对此次提出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HSE风险一体化管理模式进行具体研究。
1 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管理现状
天然气管道输气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由于我国天然气大规模使用过程起步较慢,对管道安全风险认识还不够,督查体系不完善,导致安全管理存在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管道规划与居住地建设规划问题、管道与其他工程建设先后问题、企业安全责任管理问题、政府部门安全督查态度问题、应急体系完备问题等。目前,一些天然气企业对此认识不够,对安全生产和风险控制的规划不够严格,没有将安全生产融入到各个环节。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管理面临材质质量、安全管理意识淡薄、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在燃气管道安全管理方面,站场作业危险性很大,建设和运营还不成熟。监管人员专业素养不足、监管责任落实不力、与管道运营企业沟通不力等都严重影响管道安全隐患的消除。
2HSE风险管理重要性
HSE管理体系是综健康、安全、环境三个关键方面的企业安全管理方法,全面保障员工的安全与健康,同时有效降低企业在这些方面的风险[3]。该系统的核心是以预防为主,实现企业的全面风险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的安全性能和管理效率。
对于长输油气管道来说,一旦发生事故,不仅会造成严重的损失,还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程度的污染。因此,建立和实施HSE管理体系来管理风险,对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事故进行适当预警,保障员工安全,达到社会安定标准,是提高企业社会形象和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在长输油气管道行业中,HSE管理体系的实施尤为重要。首先,由于长输油气管道的特殊性质和重要性,其安全问题涉及到国家能源战略和公共安全。其次,长输油气管道通常跨越多个地区,面临复杂多变的自然和人为环境,需要综合考虑各种潜在风险。此外,长输油气管道的运营和维护涉及多个环节和多个参与方,需要协调各方资源,确保长输油气管道的安全稳定运行。
因此,建立和实施HSE管理体系对于长输油气管道行业来说至关重要。通过制定明确的安全政策和目标,建立健全的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和管理,加强员工培训和意识提升,实施有效的检查和监督机制,建立快速响应的应急处理机制,以及开展事故预警和预防工作,可以有效地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程度。同时,HSE管理体系还可以帮助长输油气管道企业提高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通过优化流程和资源配置,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加强与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合作与沟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和风险。总之,HSE管理体系在长输油气管道行业的应用不仅可以保障员工的安全与健康,降低企业风险,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市场竞争力。因此,建立和实施HSE管理体系是长输油气管道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3HSE风险一体化管理模式
3.1流程管理
在一体化风险管理过程中,学习业务流程管理模式,通过精细化的流程设计来完善项目管理,确保操作的每一步都有据可查。以流程为核心,明确项目各参与单位的具体职责,从而形成清晰的责任体系。同时,通过流程化的方式推动项目的进展,不仅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也促进参与单位之间的密切合作和有效沟通,实现一体化的项目管理。在过程管理方面,将整个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从项目组织阶段到项目完成阶段形成一套完整业务。这种方式保证了项目管理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使风险能够及时发现、有效控制和妥善处理。具体流程如图所示:
这种流程管理细化了各个子流程,每个子流程都附有详细的流程说明,确保各参与单位能够准确了解自己的职责和职能,并严格遵循流程要求。通过这样的过程管理,各参与单位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在项目中的角色和地位,从而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4]。同时,过程管理方法也有助于提高项目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使项目管理更加科学、规范、有效。通过全面的风险评估和应急响应计划的制定,能够及时发现并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3.2绩效管理
应用HSE管理体系后,结合项目管理组织的特点,从绩效管理能否全面覆盖所有参与单位的角度,综合往期管道建设项目HSE风险管理中出现的绩效管理问题,满足HSE条件,以目标为起点,按照PDCA循环原则,实现标准统一,有效激发参与建设各方的积极性,奖优罚劣,提高组织整体素质。构建了三级绩效管理体系,以程序文件和操作文件为考核标准,采取奖优罚劣的策略,具体如下图所示:
在这个体系中,各级管理职责明确。所有项目施工完成后,承包商必须按要求提交HSE绩效报告,内容包括施工过程中的健康,环境安全和员工绩效等。根据事故等级需及时采取HSE保护措施,充分吸取经验教训,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执行,确保高质量完成。在HSE绩效评估中,确保HSE责任落实,形成压力传导工作机制,进一步调动各方积极性,确保HSE风险管理有效实施。
3.3应急管理
为加强长输油气管道作业安全监督管理,确保现场监管人员职责落实,促进现场安全监管措施有效落实,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对高风险作业项目实施作业监控管理制度。如果安全监控人员不在现场或不具备相应技能,将禁止操作。只有监测人员配备齐全后,才能继续后续工作。由于大部分工作岗位位于建设单位生产、生活区,建设单位保证了应急管理工作的高质量。首先,必须对应急程序进行审查、校对,并与单位应急文件分析并进行修订。二是对操作人员进行应急演练指导和培训,确保其熟悉建筑单元区域内的所有监测点和应急响应点。必要时,单位可以组织应急预案实战演练。所有与现场作业有关的事故必须尽快向施工单位报告,并保存详细记录。同时,有关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对事故进行调查和处理。将健康、安全和环境三个方面的风险管理与应急响应机制紧密结合,形成一个综合、高效的管理体系。通过全面管理,有效降低各类HSE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确保人员安全、环境保护和生产稳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4结束语
由于收集到的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风险管理的案例不充分,在HSE管理体系选择上还存在多种缺乏考虑的因素,对于预防为主的原则还存在不完善之处,对管理的要求和期望信息缺乏统一整理。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通过构建这高效的管理体系,有效整合了资源,强化了风险防控能力,不仅确保了管道运行的安全稳定,也为员工创造了更加安全的工作环境。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将继续深化HSE风险一体化管理的内涵,推动其向智能化、精细化方向迈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参考文献
[1]冯绍伍,刘霜,常玉华.数字化转型与“一体化”税收风险管理新体系的建构[J].税务研究,2023,(07):54-61.
[2]聂现会,解亚龙,刘红良.不同地区铁路沿线生态环境风险“智能化+一体化”管理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23,67(09):182-189.
[3]娄长圣,唐文哲,王忠静.雄安新区涉水事务一体化风险管理[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63(02):264-271.
[4]朱喜平.大型石油储库全寿命周期风险管控一体化平台研发[J].油气储运,2023,42(10):1175-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