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策略研究
赵祖明
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小河镇小河初级中学 441401
摘要:“综合与实践”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下,其教学设计和实施需要更加关注学生数学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本文从“综合与实践”教学的目标和特点出发,分析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策略。通过创新教学任务设计、整合资源与方法、改进评价机制,探索实现数学核心素养有效提升的途径,为教育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策略;创新设计
引言
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模块是落实核心素养的关键内容之一,其目的是在实际问题情境中帮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在教学实际中,该模块的实施面临诸多挑战,包括目标不清晰、情境设计单一、评价方式欠缺等,未能充分发挥其育人价值。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下,重新审视和优化“综合与实践”教学策略,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本文旨在从教学目标、问题分析与解决策略等方面,对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进行探讨。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综合与实践”教学目标与意义
1.1 “综合与实践”教学的核心素养导向
数学核心素养涵盖了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等多方面内容,其强调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迁移到实际问题中进行分析和解决。“综合与实践”模块以数学核心素养为指引,通过真实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从问题发现到模型构建,再到解决方案实施的全过程。这种设计不仅关注知识应用,更注重能力培养,是数学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途径。
1.2 “综合与实践”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综合与实践”模块的设计初衷是帮助学生将数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提升数学应用能力。在完成相关任务时,学生不仅需要调动已有的数学知识,还需通过合作与探究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与此同时,这种教学形式能引导学生形成科学探究的态度,促进其思维方式从单一的解题模式转变为综合性、批判性思考,为未来的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二、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目标单一,未能有效涵盖核心素养
目前的“综合与实践”教学多局限于某一知识点的应用,未能全面覆盖数学核心素养的要求。例如,一些教师将教学目标定位于巩固课堂知识,而忽视对学生数学建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这种做法导致学生在完成任务时倾向于机械化操作,而非深度思考和探究。
2.2 情境设计缺乏真实性与多样性
任务情境的真实性和多样性是“综合与实践”模块的关键。然而,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设计的情境脱离学生实际生活,导致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难以建立兴趣。例如,一些情境只是简单地将题目改编为所谓的“生活问题”,但未能体现实际意义。这种情境设计缺乏挑战性,也难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3 评价方式单一,忽视过程性评价
现阶段,教学评价往往侧重于结果,而忽视对学习过程的关注。例如,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表现出的团队协作、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探索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等,未能在评价中得到充分体现。这种评价体系无法准确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未能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有效依据。
三、优化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的策略
3.1 科学设计教学任务,突出核心素养目标
任务设计是“综合与实践”教学的核心环节。在核心素养导向下,任务需要具备以下特点:
3.1.1融合实际问题
教师应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如计算家庭水电费用、规划班级活动预算等,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实际价值。例如,在讲解比例问题时,可以设计“制定家庭节能计划”的任务,让学生通过数据分析提出具体措施。
3.1.2强调多样性
不同学生的数学水平存在差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设计分层任务,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适合的难度中获得成长。例如,对于较高水平的学生,可以增加任务的开放性和挑战性,而基础较弱的学生可以完成较为具体和直观的任务。
3.2 整合资源与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3.2.1利用多学科融合
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方式。例如,结合地理课程中的人口统计数据,设计“分析城市人口变化趋势”的数学任务,帮助学生掌握统计图表的应用,同时感受数学在社会科学中的作用。
3.2.2引入信息技术支持
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提升“综合与实践”教学的效率与效果。例如,利用动态几何软件展示几何图形的变化过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数学概念;通过EXCEL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让学生掌握数学工具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3 完善评价机制,注重过程性评价
3.3.1建立多维度评价体系
评价学生的“综合与实践”任务完成情况时,教师应综合考量学生的分析能力、合作意识、创新思维等多维表现。例如,可以通过观察记录、过程档案以及任务成果展示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表现。
3.3.2强化反思性评价
通过引导学生反思任务完成过程中的得失,帮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例如,在小组讨论环节中,学生可以分享任务中遇到的挑战及其解决过程,从而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改进能力。
总结: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需要在任务设计、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上进行全面优化。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贴近生活的真实任务,结合多学科内容和现代技术,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综合素养。同时,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反思性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持续改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数学教学不仅能够更有效地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为我国数学教育改革提供了实践借鉴。
参考文献
[1]成义森,何昌岳.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策略研究 [J]. 新世纪智能, 2024, (98): 40-41+51.
[2]张兰.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实践研究 [J]. 理科爱好者, 2023, (06): 73-75.
[3]黄海燕. 指向核心素养: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实践探究 [J]. 考试周刊, 2023, (43): 1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