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的对策研究
龚纤绘
430105199507211025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着我国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强化全过程造价控制对整个工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相较于传统造价控制方式,该方式能够有效的控制成本,节约资源,提升工程整体经济效益。本文简单介绍全过程造价的应用意义,并探讨了全过程造价控制的对策,希望可以有效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水平,进而推动建筑工程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对策
1全过程造价控制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意义
1.1提升造价的精准性
全过程造价控制,顾名思义就是将造价控制工作贯穿到工程的各个环节,包括前期准备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阶段。通过这种方式,为工程的施工建造提供有力的指导,并为后续评估工作的开展提供详细的参考依据。除此之外,全过程造价控制还能够对不同环节的工作进行有效地约束,以提升其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根据建设项目而言,全过程造价控制往往与精细化管理一同出现。这是因为,这两者本身就具备相似性。全过程造价控制本身就具备精细化管理的特征。在实际控制工作中,也是开展动态和全面的管理工作,以提升全过程的约束力,并提高造价的精准性[1]。
1.2强化资金管理
众所周知,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但是由于工程造价工作的复杂性,导致在造价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造价失控的情况,从而威胁工程的经济效益,让企业遭遇巨大财务风险等。因此,在进行工程建造的时候,还需要保护好工程资金的安全。而利用全过程造价控制,不仅能够保障资金安全,同时还能够调整资金的利用结构,以提升资金利用效率。除此之外,全过程造价控制将预算与施工管理工作充分结合,这样就能够减少预算与实际施工情况的矛盾,避免在施工中出现较大偏差,以确保工程施工得以顺利推行。
2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的对策
2.1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
在整个工程项目周期中,投资决策阶段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成本和效益。造价控制在投资决策阶段的重要性更是不可忽视。投资决策阶段是项目的起点,是确定项目规模、目标和预算的关键时期。在该阶段需根据现有的资料,对项目的工程技术、经济、社会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对各种可能的方案进行分析和评估,制定出具体的工程方案和实施计划,并做出合理的决策。
造价控制在投资决策阶段可以帮助项目方更好地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法。通过对不同方案的成本进行比较和分析,可以找到最经济、最合理的方案。这不仅可以降低项目的投资风险,还可以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
2.2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是确保项目经济和可行的关键。该阶段主要方法是通过多方案技术经济分析,优化设计方案;同时,通过推行限额设计和标准化设计,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首先,应建立全面细致的成本估算体系,涵盖材料、人工、设备及其他费用,为设计阶段提供明确的成本参考,确保经济合理性。其次,强调设计方案优化和审查,考虑实际需求和使用场景,避免过度或不足设计。最后可通过沟通和审查,提高方案经济性和实用性,发现问题及时修正,避免后期重大改动和额外投资。
2.3招标阶段的造价控制
招标阶段决定了项目的合作伙伴和承包商,并且直接影响着后续施工和运营阶段的成本控制。因此,在招标阶段进行有效的造价控制对于项目成功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招标阶段应制定明确的招标文件和技术规格,包括详细的工程量清单和质量要求,以引导承包商提供具有竞争力的方案和报价。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体系,明确双方的权责和义务,规范合同的履行和变更流程,以降低合同风险和纠纷可能性。最后,进行严格的投标评审和资格审核,对承包商的信誉、实力和经验进行全面评估,避免选择低质量或不合格的承包商。
2.4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是最复杂的,在这个阶段资金投入量最大,因有变更、索赔等不可预见因素,导致造价管理难度也是最大的。各参与单位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同时安全、进度、质量等每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将会影响工程造价。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应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确保各方能够及时获取和更新项目信息。这有助于提高项目管理的透明度和效率,减少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失真和延误。同时,也有利于加强各方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共同推动项目的顺利实施。
建设方应处理好各个变更与索赔,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严格控制转包分包。防止总承包单位转移风险,违法分包,导致工程投资失控或降低工程标准。施工方应综合考虑成本、工期、质量、安全、环保等全要素,有效控制施工成本。科学地编制资金使用计划,可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总目标和各阶段目标,让造价控制有据可依。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方应对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和各项费用开支进行监督、调节和控制,及时预防、发现和纠偏,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合同条款进行工作,确保各项条款得到有效执行。对于涉及造价的条款,如变更、索赔等,应及时进行处理和记录,避免在竣工结算时出现争议。同时,要加强对合同条款的监督,确保各方都能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职责。在施工过程中,也应及时收集、整理和更新各类政策文件,确保项目能够按照最新的政策要求进行。这些政策文件可能涉及工程造价、材料价格、施工工艺等方面,对于竣工结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5竣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竣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是验证工程项目最终成本和质量是否符合预期的重要环节。首先,在工程竣工之后,管理人员应当收集、整理工程各个环节的信息资料,对资料的完整性进行检查,确保结算资料不存在遗漏和重复的问题,同时严格审核和核实承包商提交的材料和证明,确保资料的真实性。其次加强工作人员对造价管理工作的重视,通过专项的造价管理小组,做好科学合理的结算工作,提高结算工作的准确性。最后,应严格严格遵守合同约定,结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保证工程造价结算的真实性、准确性与科学性。
项目竣工后,应也及时进行项目后评估工作,对项目的造价管理进行全面的回顾和总结。通过评估,可以发现造价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为今后的项目提供经验和教训。同时,应对优秀的造价管理经验进行推广和应用,鼓励造价管理人员积极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工程造价管理需求。
3结语
为了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效果,可采用全过程造价控制模式,将造价控制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过程中,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并推动建筑工程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丽芳.建筑工程管理中全过程造价控制的对策探究[J].建筑·建材·装饰,2019(3):174.
[2]张妮,高悦.建筑工程管理中全过程造价控制对策阐述[J].工程技术,2022(3):94-97.
[3]吴金.建筑工程管理中全过程造价控制对策分析[J].电子乐园,2022(3):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