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小学数学教学中项目式学习的实践与应用

作者

张岑岑

攀枝花市十九中小龙箐学校 617000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的不断探索中,传统教学方法面临着新的挑战与变革需求。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逐渐走进数学课堂。它打破了传统教学中知识的孤立传授,以真实的项目为依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锻炼多种能力。这种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为小学数学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开启一段以实践和探索为导向的数学学习之旅。

关键词: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实践

引言

当今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小学数学教学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数字运算和公式记忆。项目式学习的出现为小学数学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它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项目相结合,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各个环节中,如项目规划、实施、评估等,深入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技能。这一教学方法犹如一把钥匙,为打开小学数学教学的新局面,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数学世界创造了可能。

一、项目式学习的概念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它强调通过完成一个具体的项目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在项目式学习中,项目是核心载体。这个项目通常是一个复杂的、真实世界中的任务或问题,例如设计一个校园环保方案或者规划一次社区活动的预算等。学生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以小组或个人的形式进行探究、规划、操作实施。它整合了多学科知识,学生在解决项目问题的过程中,不仅仅运用单一学科的知识,而是将数学、语文、科学等多方面知识综合起来。项目式学习注重过程,学生要经历从项目启动、规划、执行到最终评价的完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锻炼批判性思维、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多种21世纪技能,从而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项目式学习的实践与应用

(一)项目主题源于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项目式学习的实践首先体现在项目主题的选择上。将项目主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小数的认识”时,可以设定“家庭超市购物清单中的小数”这一项目主题。让学生收集家庭一周的超市购物小票,找出其中涉及小数的商品价格,并计算总价。这个项目主题来源于学生熟悉的家庭购物场景,他们会更积极地投入到对小数的认识和计算中。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直观地理解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还能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小组合作开展项目,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项目式学习通常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这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项目式学习的重要实践方式。以“测量校园操场的面积”项目为例,教师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负责不同区域的测量。在小组中,成员们需要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测量工具的准备,有的负责测量数据的记录,还有的负责计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如何协调不同的观点,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如测量工具不够精确或者测量方法存在争议等。通过这样的小组合作项目,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养,这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项目实施中渗透数学知识,提升综合运用能力

在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的项目实施环节,数学知识的巧妙渗透至关重要。就像“校园绿化规划”项目,这一项目为数学知识的运用提供了丰富的场景。学生要计算植物种植区域的面积,长方形的花坛就需要运用长乘宽的公式,正方形的树坑则用到边长乘边长的计算方法。而规划植物种植间距时,要根据植物的数量和种植区域的长度进行除法运算。与单纯的书本计算不同,这里的每一个计算都与实际情况紧密相连。学生不能机械地套用公式,而是要根据绿化区域的形状、植物的种类等实际因素灵活运用知识。例如,在不规则形状的绿化区域,可能需要将其分割成几个规则图形再计算面积。这种在实际项目中运用知识的方式,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他们不再孤立地看待长方形面积公式、正方形面积公式和除法运算,而是将其整合起来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从而大大提升了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四)项目成果展示与评价,增强学生自信心和反思能力

项目式学习的成果展示与评价环节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关键,当学生完成“制作班级数学小报”这个项目后,每个小组将自己制作的小报展示出来。在展示过程中,学生可以向全班介绍小报的内容、设计思路以及在制作过程中运用到的数学知识。然后进行评价,评价可以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正面的评价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例如教师对学生小报中独特的数学思维方式给予肯定。同时,评价也能促使学生进行反思,比如在互评中发现其他小组在数据处理上更简洁准确,自己小组可以借鉴改进。通过这样的成果展示与评价,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自信心和反思能力都能得到增强。

(五)跨学科项目,拓宽学生视野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项目式学习还可以开展跨学科项目,例如“古代建筑中的数学奥秘”这一项目,不仅涉及到数学中的几何知识,如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还涉及到历史学科中对古代建筑的了解,以及美术学科中的建筑绘图等。学生在这个项目中,需要从多个学科的角度去探究古代建筑。这种跨学科的项目式学习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让他们明白数学不是孤立存在的学科,而是与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使他们能够以更全面的视角去看待问题,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项目式学习的实践与应用有着深远意义。它改变了传统的教与学的模式,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与挑战。通过项目式学习,学生在数学知识的获取、能力的提升以及学习态度的转变上都取得了积极成果。然而,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推广仍需不断探索和完善,应持续挖掘其潜力,为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和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开辟更广阔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龚哲勇.小学低学段开展项目式学习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教育,2022,(23):59-62.

[2]李敏.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21.

[3]丁倩.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实践研究[J].小学生(中旬刊),2021,(04):4.

[4]章勤琼,阳海林.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课程的开发与实施[J].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21,(Z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