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色谱技术在水质环境监测中运用分析
郭冰茹
深圳市沃特虹彩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广东省深圳市 518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极端恶劣气候的频繁发生,人们对环保意识的提高,对水质环境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高质量地落实水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工作,我们需要积极运用各种科学、完善的监测技术。在这其中,离子色谱技术在水质环境监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离子色谱技术;水质环境监测;运用;
引言
离子色谱技术在精度上具有显著优势,能够实现高效的快速检测及痕量分析。在监测水体环境的过程中,运用此技术进行各项检测工作,能够精准识别水体内的有机酸类及无机离子,无论是阴离子还是阳离子,均能进行有效监测,并为水污染治理提供有力的数据保障。该技术的应用领域极为广泛,不仅涵盖了地下水质的检测,也适用于降水和饮用水的质量检验等多个领域。此外,离子色谱技术的操作流程简便,检测速率高,灵敏度出众,在水环境监测方面展现出极佳的性能。
1.离子色谱技术概述
1.1离子色谱技术原理
离子色谱技术主要是基于离子交换原理,结合待测物质的离子性,对各种阴阳离子等进行分离,对流出液的电导变化进行监控和观测,从而确定流出液所具有的电性。通过这一点,可以对污水的实际结构进行分析和研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离子色谱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离子排斥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和离子对色谱等三种离子分离技术的成熟程度不断提高,分离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1.2离子色谱技术特征
离子色谱法具有灵敏度高,分离速度快等特点。一是在使用过程中,离子色谱法可以分析范围很广,从μ g/L级到 mg/L级,比较常见的各种阴离子检出限都在10μ g/L以内,对待监测样品也没有特别的要求,可以精确地分离出水样中的各种阴阳离子。二是分析速度极快,一般的阴阳离子分离只需要8分钟左右的时间,对于一些比较特殊的阴离子,高效快速的分离柱只需要3分钟就能完成。三是可同时分析多组样品,可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完整的阴、阳离子成分数据。四是选择性好,可以根据样本的特点,选择最合适的分离柱、分离方法和监控模式,用于复杂程度较高的样品的分离。五是操作简便,减轻了测试人员的工作量,而且设备的使用寿命比较长,样品量少;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具有良好的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
2.离子色谱技术在水质环境监测的应用要点
离子色谱法是当前在水质环境监测工作中应用较多的技术,它能通过离子间的交换与排斥机制来探测水质中有无阴离子、阳离子、有机酸、有机碱等物质,并对饮用水、地下水、江湖水进行离子色谱分析;检测各种水质,如废水。离子色谱法不仅能快速分离水中阴、阳离子,还能检测水中氯酸根的含量,能有效分离水中有机物;从而保证了水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
2.1水样物理性质分析
利用离子色谱手段,能够对水体样本内的微粒、配合物等多种成分进行细致分析,借助各类检测设备,能够准确识别水质的多种组成。例如:采用电导率检测器对水中离子的导电性能进行测定,利用铂丝检测装置来测量离子的迁移率,以此确保溶液成分的稳定性。配备安培检测器,能够跟踪水质中的氧化还原物质及其反应情况,而紫外线检测器则用于测定水样的紫外吸收值,这些检测技术综合运用,对水环境中的成分进行高效的分析与监控。
2.2水样化学性质分析
离子分析技术的主要关注点在于对样本化学属性的深入探究,涵盖了无机阴、阳离子的测定以及有机酸碱的检测等多个领域,能够针对各类水质样本进行详尽的分析与检验。该技术的显著优点体现在无机离子的快速检测上,相比之下,传统的检测手段需要长达半小时的机器运行时间才能将水中的阴阳离子分离出来,这一过程耗时较长。而现代化的离子色谱技术仅需几分钟即可完成同样的任务。此外,离子色谱技术具备同时分析水样中多种成分的能力,突破了单一离子检测的限制,极大地提升了检测工作的效率与结果的精确度。
3.离子色谱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措施
3.1样品分析
采用离子色谱法进行水环境监测,既要选择合适的仪器设备,又要做好样品采集工作。在选定样品后,需要对样品进行全面的化学性质分析,为后续的检测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在对样品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可利用流动相对于样品进行有效的溶解,并可在检测前选择滤膜,有效地去除颗粒状杂质,避免杂质的积累而影响分析结果。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水质的具体情况,对水中的无机、有机阴离子等进行全面的检测与分析。测试人员需将测试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探测的准确性。在分析有机酸、有机碱等物质的过程中,由于分析环节中所涉及的多基酸和控酸较多,因此难以通过反应生成气体,采用离子色谱法进行分析;这样才能保证最后的结果更全面。
3.2样品检测
正如图1所展示的,在执行检测任务的过程中,首要任务是针对样本的物理特性进行全方位的剖析。依据不同检测项目的具体需求,挑选适宜的检测仪器,这有助于确保检测结果的精确度。操作这些检测设备时,检测人员必须彻底掌握各种设备的使用规范,并且进行精确的设备校准,以免设备故障对水样的物理特性检测结果带来负面影响。流动相在样本的各个组分中起到促进物质交换和有效分离的作用。流动相必须具备良好的溶剂性能,以防止组分沉淀并残留在色谱柱内。在制备流动相的过程中,要确保其具有优良的润滑性和惰性。若检测器对流动相有特殊要求,那么流动相在使用时还需具备较低的紫外线吸收率。流动相制备完成后,必须进行脱气处理,然后才能用于检测过程。
在检测样品时,由于水体中含有各种阴阳离子和有机酸等复杂成分,检测难度相对较大。如果使用的检测技术存在不足,可能会对检测结果造成不利影响。利用单柱阴离子色谱技术对水样中的各类物质含量进行有效检测时,需要选择恰当的洗脱液,以促进不同物质之间的充分反应,形成络合物,从而满足对阴、阳离子以及有机酸的测定需求。在全面检测不同成分含量时,离子色谱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产生多种气泡。为了防止这些气泡影响基线的稳定性,在检测过程中,必须通过彻底的淋洗操作清除气泡,并更换淋洗液。
3.3技术优化措施
离子分析仪器的基本构成较为基础,除了核心的分离柱之外,其余部件主要涉及数据的收集、处理和样品的传输等功能,各部件的功能特性各异。分离柱采用非金属材质,有助于减少对检测环境的负面影响和污染。在使用离子色谱技术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多种干扰因素。操作人员需精心挑选适宜的抑制柱,以增强检测系统的灵敏度,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4.结束语
随着离子色谱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完善,我国水质环境监测工作正在向全面、准时、可靠的方向发展。离子色谱技术以其灵敏度高、分离速度快、成本低等优势,在水质环境监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实际检测工作中,我们需要充分发挥离子色谱技术的特点和优势,抓住其应用要点,做好技术控制和质量管理工作,推动我国水环境检测技术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 周敏. 离子色谱技术在水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分析[J].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2, 3(3):91-93.
[2] 金梅陈琨李海英. 简析环境监测中离子色谱法的应用[J]. 环境研究与监测, 2020, 33(1):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