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会课程活动:我有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啦
陈爱丽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掘港街道童店幼儿园 226400
【题记】
《指南》中对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从自信心、同情心、责任感、情感建立等方面指出,社会性主题活动的开展:可以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支持幼儿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分享;能鼓励幼儿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萌发幼儿爱父母、爱老师同伴、爱集体、爱大家的情感。
【课程叙事】
一、二胎大调查
周末后的一次晨间谈话,脸上有伤的程晴引起了我的注意。她笑眯眯地说“是小弟弟抓的,我有一个调皮的小弟弟”。虽被抓伤却乐观以对,因弟弟陪伴带来的温馨与快乐。我意识到,程晴的快乐源自二胎家庭的独特体验,这份共享与包容,是我等独生子女难以触及的。班级中,类似经历的二胎家庭孩子还有很多。
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开放,幼儿园迎来了二胎时代。班级里有这么多的二胎家庭,那幼儿园里又会有多少个二胎家庭呢?经过统计汇总,幼儿园一共174名幼儿,有二胎的家庭有82 个,占全员人数的46%,不调查不知道,原来,我们幼儿园里有这么多的二胎家庭呢!
二、 我充当的角色
统计二胎家庭后,我们采访了孩子们。有的说自己是哥哥,是姐姐;有的则充当着弟弟妹妹的角色。原来,家中角色各异,源于家庭结构。这引发了孩子们对角色起源的新奇思考。“那我们是从哪里来的呢?”这个问题引发了大家的思考,孩子们将自己的想法画了下来。班级里大部分的宝贝都认为自己是从妈妈的肚子里生出来的,但也有部分小朋友有着奇妙的想法。
三、二胎讨论赛
二胎话题在班级中升温,宝贝们对二胎生活充满好奇。围绕“二胎生活与差异”,孩子们以桌为界,一胎二胎分坐,展开热烈讨论。一胎宝贝率先分享,各展风采,畅谈生活点滴。
一胎家庭与二胎家庭的生活风貌截然不同,一胎宝贝常感孤单,缺乏玩伴互动;而二胎家庭则洋溢着兄弟姐妹间的欢声笑语与相互关爱,这种温馨场景让一胎宝贝们非常羡慕,渴望拥有同样温馨的陪伴。然而,当程晴分享起有了弟弟后需学会谦让的经历时,这份羡慕之情瞬间转为复杂。她的坦诚引发了二胎宝贝们的共鸣,大家纷纷吐露心声,原来在二胎的甜蜜背后,也藏着不少疑问与成长的烦恼。此刻,原本羡慕不已的一胎宝贝们,心中又生出了新的疑惑与思考。
二胎到底好不好呢?有了二胎我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孩子们激烈地讨论了起来,有的宝贝认为好,因为多了一个玩伴,一个家人。但也有一部分的孩子不这样想,他们认为不好,有了二胎家庭会发生很多很多的变化,有很多很多的烦恼。就像程晴说的,因为是姐姐,所以她要让着弟弟。
而最重要的是,爸爸妈妈不再属于我一个人的了,爸爸妈妈的爱分了一半给弟弟妹妹。但仅仅是这样也阻挡不了一胎的宝贝们想体验有二胎的生活,也想有人陪他们玩,教他们学习、做事情。这样的想法变得越来越强烈!为了满足宝贝们二胎生活的愿望,我们进行了一天二胎生活的体验活动。
四、体验二胎的一天
我有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啦!
我们根据宝贝们在讨论赛时说的愿望,将一胎宝贝分成了两组。有的宝贝想要照顾弟弟妹妹,有的则想要哥哥姐姐陪。
想要弟弟妹妹的宝贝们会做些什么呢?在餐前阅读时间为弟弟妹妹讲故事,大家都可开心了,原来有弟弟妹妹是这样的感觉。但是,在带弟弟妹妹的过程中,宝贝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丁俞佳说:“我发现吃饭的时候,弟弟妹妹们会挑食。”高雨馨说:“弟弟妹妹们睡觉的时候会动来动去。”面对着这些问题,大家都坐下来一起讨论。但很快,这些问题都被迎刃而解了。
其他宝贝又会和大班的哥哥姐姐们擦出怎么样的火花呢?瞧!宝贝们很快就融入了大班哥哥姐姐的生活,这不,哥哥姐姐们正在教我们跳绳呢!哥哥姐姐们还会陪我们一起劳动,一起做美食,教我们画画。宝贝们也成了哥哥姐姐们的小跟班,跟在后面学到了很多的知识。
一天的体验结束了,宝贝们还是意犹未尽,和同伴们诉说着自己和弟妹妹、哥哥姐姐待了一天的感受。原来,有了二胎生活,也可以促使小朋友们成长,学到更多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因为二胎的体验活动,孩子们又感悟,都想变得更好。
其实二胎家庭里不仅仅有可爱的孩子们,爸爸妈妈也是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员。因此,我们课程延伸至我爱我家。从三方面入手,分别是亲亲一家人,幼儿园是我家,我是中国娃。从家庭、幼儿园、社会三个维度进行一系列的活动,让我们的课程得以延续。
【课程反思】
一、善于发现,以小见大
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教师需要有善于发现的眼睛,学会寻找课程的契机。课程的起源来源于班级的一次晨间谈话,程晴脸上的伤口引起老师的注意。经过谈话了解,是程晴的小弟弟抓伤的。程晴家是一个二胎家庭,而像这样的二胎家庭,我们班级还有很多,从幼儿的一件小事出发,以小见大,带孩子们走进二胎生活。程晴的经历引起大家的注意,从孩子们的兴趣出发,进行了讨论赛、体验二胎一天的相关活动。
二、充分参与,乐享生活
通过前期的二胎调查,二胎话题在班级里愈演愈烈。幼儿对二胎生活的好奇心也达到了顶峰。孩子们对于二胎生活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从孩子们的问题出发,大家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开展了一次关于“二胎”的讨论活动。以幼儿为主体,幼儿充分地参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愿意与人交往,能与同伴友好相处。课程实施后期,幼儿提出想体验二胎的生活,充分尊重幼儿的想法,根据幼儿的个人要求,去到小班、大班,实现大带小,跨年龄的交往,促进幼儿在园内的交往和合作,发展了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幼儿的积极参与,使幼儿十分享受二胎的生活。
三、打破界限,友好相处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经常和幼儿一起参加一些群体性的活动,幼儿园组织活动时,可以坚持打破班级的界限,让幼儿有更多机会参加不同的群体活动。在幼儿二胎生活体验活动中,教师打破了班级的界限,让幼儿有机会参与到小班和大班的一日生活,在体验中,幼儿也有充分的感悟,经历了一日的体验,幼儿认为想要扮演好二胎家庭的角色,就需要有爱心、对待弟弟妹妹有责任心,能够互帮互助,和大家友好相处。活动中充分地体现了幼儿的亲社会性行为,幼儿渐渐地能够感受他人的情绪,有同情心,帮助需要帮助的幼儿,幼儿在课程的实施中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