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中医火龙罐疗法应用于头痛患者中的护理干预效果

作者

李妍

大理州中医医院针灸一科 云南大理州 671000

摘要:目的 探究中医火龙罐疗法应用于头痛患者中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筛选时间、对象分别为2023年1月~2024年3月、头痛患者,抽取60例开展分析。信封法1:1分为参考组、分析组,各30例。参考组实施常规护理,分析组加以中医火龙罐疗法干预。对比头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和抑郁情绪评分差异。结果 分析组干预后头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均低于参考组(P<0.05)。且干预后分析组抑郁情绪评分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 中医火龙罐疗法应用于头痛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良好,可减轻头痛发作和程度,缓解头痛引发的抑郁情绪。

关键词:中医火龙罐疗法;头痛;护理干预

头痛是一种以头颅内外各种性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临床发病率高、较为常见,大多无特异性,可能与各种疾病共同发作[1]。头痛发生后轻者伴随躯体不适,重者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引发抑郁等负性情绪,需要积极治疗。然而,头痛主张科学防治,不可滥用药,在基础治疗上配合护理干预是可行的方案。中医护理技术将中医特色外治疗法融入其中,其中火龙罐较为代表,火龙罐集合中医穴位、艾灸、刮痧等技术促进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改善患者气血运行状态,促进症状改善和疗效提升[2]。基于此,本研究分析中医火龙罐疗法应用于头痛患者中的护理干预效果,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筛选2023年1月~2024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头痛患者。筛选60例按照信封法分成参考组30例和分析组30例。参考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31-63岁,均值为(48.48±8.57)岁。分析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28-65岁,均值为(48.39±8.63)岁。两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全部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参考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叮嘱患者规范用药保持早睡早起健康作息,配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干预措施。

分析组以参考组为基础加以中医火龙罐疗法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成立火龙罐疗法干预团队。由护士长作为组长召集科室内经验丰富、操作技术娴熟的护理人员,护士长负责培训和考核,确保护士均掌握火龙罐操作技术和技巧上岗操作,完成火龙罐干预。②火龙罐疗法护理。首先,确定患者头痛相关穴位,即:颈部风池穴、天柱穴、大椎穴、肩井穴。在对相关穴位进行清洁和消毒后,选择使用小号火龙罐,将陈艾制作的小号艾条插在罐内固定钉上,仔细检查罐口确保无破损。随后,充分点燃艾条,盖上防艾灰盖。在治疗部位皮肤适量涂抹推拿膏,手持罐体依次从上到下对穴位走向的双侧肩颈部肌肉,采用刮痧、按摩、拨筋的手法直至出痧,随后辅以艾条燃烧的温热,在穴位处停留进行灸法约10分钟。治疗完成后,在4小时内避免吹风受凉,6小时内禁止洗澡。每次治疗持续20分钟,每天进行一次,连续治疗7天。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状态,出现强烈不适、过敏等考虑停止治疗并处理。

1.3评价方法

记录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平均头痛发作次数和疼痛持续时间对比差异。借助HAMA量表为工具在干预前后评价两组负性情绪,分数越高对应情绪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获得数据后统计学应用SPSS22. 0软件进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均数和标准误的统计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疼痛症状指标

如表1。两组干预前疼痛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组干预后头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均低于参考组(P<0.05)。

2.2 抑郁评分

如表2。两组干预前疼痛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组干预后头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均低于参考组(P<0.05)。

3 讨论

头痛属于神经系统多发病,以偏头痛较为常见,中医学领域将其归属于“内伤头痛”范畴,认为其是内因、外因多重作用下共同引起的[3]。当前,头痛并无特效治疗药,规范用药配合健康作息是缓解疼痛的关键所在。常规护理较为笼统,效果参差不齐。中医护理是一项融入治疗技术的综合干预手段,基于整体观念、辨证思想有效提高护理工作的针对性,促进气血顺畅和肌肉放松,减轻疼痛及其引发的负性情绪。

火龙罐治疗是集艾灸、拨筋、推拿、按摩、刮痧于一体的特色疗法,火龙罐使用砭石制作,罐口形成莲花形状,保证艾条点燃后燃烧充分。同时,火龙罐治疗使用的艾条较为特殊,相较于普通艾条燃烧后的温度更高,火力高、渗透力强。在此作用下,结合拨筋调气,从而达到疏通经络、温阳益气、调和气血的作用。火龙罐产生的温热刺激可以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加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从而缓解因血管收缩或供血不足引起的头痛。值得一提的是,火龙罐基于中医穴位刺激,选择太阳经、胆经等与头部相关等经络温通调补、祛寒驱湿的作用,达到缓解气滞血瘀的效果,促进气血运行通畅并维持气机平衡[4]。此外,火龙罐在相应穴位及肌肉走向治疗,可通过按摩及温热效应松弛肌肉,结合热刺激产生镇痛作用,缓解头部疼痛。将火龙罐技术应用于头痛护理干预中,不仅从躯体上减轻患者不适,还可提高患者舒适感,减轻疾病引发的抑郁等负性情绪。本研究结果显示:分析组干预后头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均低于参考组(P<0.05)。且干预后分析组抑郁情绪评分低于参考组(P<0.05)。

综上,中医火龙罐疗法应用于头痛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良好,可减轻头痛发作和程度,缓解头痛引发的抑郁情绪,可以借鉴。

参考文献

[1]滕鑫,荆涛,刘寅,等. 前庭性偏头痛遗传学机制与中医体质关系的研究进展[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39(1):108-112.

[2] 胡晶琳,王喜臣,陈新华,等. 中医外治法治疗紧张型头痛的研究进展[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39(8):935-939.

[3] 王智慧,龙秀红,丁丽云,等. 基于经络理论的火龙罐综合灸在肺脾气虚型鼻鼽患者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4,30(5):666-671.

[4] 房华瑞,乔双,沈晓明,等. 火龙罐治疗患者体验的质性研究[J]. 光明中医,2023,38(9):1634-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