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数字融汇 共育未来:“教学做合一”理念下中职生网络阅读素养能力培养路径探索

作者

桂海滨

江苏省苏州丝绸中等专业学校 215228

摘要:中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通过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职业观。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各种媒介相互补充、彼此融合,学生的阅读内容和形式越来越丰富。本文立足于数字时代背景下,基于中职生网络阅读现状调查,以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念为指导展开能力培养路径探索,旨在使教学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阅读能力的提升,为中职教育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实践指导。

关键词:中职生;网络阅读素养;能力培养;路径;教学做合一

引言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中职生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多样化的媒介资源来拓展学生的知识范畴和信息获取渠道。学生应学会根据不同文本的表达特点和内在规律,积累信息分享与表达的有效经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提倡教育与生活的紧密结合,强调社会与教育的互动融合。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注重阅读资源的整合与分享,拓宽学生阅读边界,实现“教学做合一”。促进学生网络阅读素养的提升,构建多元化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

一、拓宽学生阅读边界,拓展信息获取渠道

提升学生的网络阅读素养需要学生明确阅读的意义,拓宽学生的阅读边界,引导学生善于获取有效信息,提升阅读质量。信息时代的海量资讯使中职生的网络阅读处于“速读”和“浅读”状态,快餐式、碎片化的阅读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所以教师要设置一些阅读任务,让学生了解各种媒介的特点,并在实践探索中发现信息获取的有效渠道。引导学生了解多种媒介信息的阅读价值,学生根据自身的认知能力将阅读内容进行内化重组,在有教无类的阅读中学会信息识别,增强自主阅读意识[1]。充分发挥跨媒介阅读的优势,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思维发展空间,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教学做合一”重视对学生的引导,“做”是核心,要在“做”上“教”,同时也在“做”上“学”。以中职语文“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单元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媒介的语言表达方式、关注媒介的发展来拓宽学生的阅读边界,使学生学会利用多种媒介获取信息。在“信息获取途径调查”的学习任务中,通过调查不同人群获取信息的主要媒介和选择媒介的原因,可以使学生增加对不同媒介传播特点的了解,为学生的阅读学习提供更多的选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发现更多的阅读渠道,教师在此过程中就要引导学生怎样做就要怎样学。

二、融合多种媒介工具,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023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5.7亿,同比增长7.53%,数字阅读用户中的青年用户群体阅读积极性在提升。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真正了解网络阅读价值和多媒介传播特点,合理应用阅读媒介。在阅读教学中融合多种媒介工具,增加阅读教学的生动性,以此激发中职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在阅读教学中以“声音+文本”“形象+文本”“情境+文本”等方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以有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与阅读的积极性,如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可以应用微课、学习平台、影视媒介等工具提升教学效率,增加阅读教学的趣味性。

“教学做合一”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和自主思考探索知识,突出教学的实践性和具身性。例如,在中职语文跨媒介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学习任务让学生体会跨媒介阅读的便捷和乐趣。首先教师可以创建线上阅读小组,鼓励学生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心得。这种互动性的阅读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参与感,还能够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形成积极的阅读氛围。

三、锻炼学生阅读思维,发展网络阅读素养

学生在跨媒介阅读中获取的信息呈现出碎片化的特征[2],教师可以通过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改善这种情况,使学生在阅读学习中能够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提高网络阅读的有效性。定期组织阅读交流,深化学生的个性思考,使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够得到正向的迁移应用。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阅读思维的锻炼,使学生在有效地思维活动中提升阅读能力。

例如,在中职语文“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等层面促进学生网络阅读素养的提升,并在具体活动中锻炼学生的阅读思维,提高学生网络阅读质量。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不同媒介语言文字运用的特点,如网络语言多使用流行语、缩略语,语言较为生动形象。教师可以根据网络语言的特点设计思维活动,使学生在特定情境中实现语言知识的迁移应用。根据陶行知提出的“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以提升学生“学”环节的有效性,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网络阅读素养的发展。

四、跨媒介表达与交流,提升网络阅读能力

阅读是学生信息输入的形式,那么表达与交流就是学生信息输出的途径[3]。阅读教学中,输入与输出是相辅相成的环节,所以要重视培养学生跨媒介表达与交流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选择语言表达方式,将获取的信息进行有效地传递。教师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在网络阅读中获取有效信息,积累语言经验。对整体教学流程进行合理规划,落实“教学做合一”,以此培养学生的网络阅读能力。

例如,在中职语文“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主设计跨媒介表达与交流方案,根据教学主题收集和整理有效信息,最后达到跨媒介表达与交流的目的。“教学做合一”强调教、学、做相结合,倡导通过实践活动来获取知识,并在实践中运用知识。以数字融汇的形式发展信息素养,使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方式,能够助推中职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搜集信息、语言表达与媒介的匹配度,让学生在网络阅读实践中正确掌握阅读与表达的技巧。又在合作学习中实现学生思维的碰撞,在相互学习中促进深度阅读的发展。让教、学、做的内容保持一致,使教学目标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注入活力,也让学生掌握网络阅读的技巧,以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职生网络阅读素养能力培养路径的探索要基于具体学情,使学生在正确价值导向下关注媒介发展,提升网络阅读素养。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不同媒介的语言特征,提升语言交际的“技术性”,分清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的语言差异。使学生在多元化的阅读中激活潜在的学习动机,能够在主观能动性的驱使下进行自主阅读。进而开阔学生的眼界,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在“教学做合一”下促进学生网络阅读素养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盾.网络时代中学生阅读的碎片化及其教育应对[J].中国教育学刊,2024,(09):75-78.

[2]孙晓晴.基于“互联网+”背景的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J].课堂内外(高中版),2024,(15):6-7.

[3]宋甲丽,陈晓芬,程结晶.中学生数字阅读素养及提升个体影响因素研究[J].图书馆杂志,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