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实物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的实践及意义

作者

鲜春燕

1.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信息化管理中心,四川 成都 610041

摘要:岩心是地质矿产勘查过程中得到的重要实物地质资料,它携带了地下数百至数千米深度处的重要地质信息,是研究和了解地下地质和矿产情况的重要媒介。本文介绍了当前实物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以及西南油气分公司(以下统称公司)按照“数据+平台+应用”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改造传统的管理模式,对实物地质资料进行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实践及取得成效。

关键词:岩心  实物地质资料  信息化建设

0  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岩心、岩屑等实物地质资料是地质勘探工作中珍贵的基础原始资料,它们直观地再现了地下地层地质特征,对油气田勘探开发、科研生产具有重要利用价值和实践意义。在传统管理的模式下,实物地质资料由于受自然风化以及地质工作者经常性的取样分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均会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与此同时,在当前“互联网+”时代下,随着国家对实物地质资料的重视和社会需求的不断扩大,传统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和服务模式正发生改变,科研人员更需要通过网络及时获取所需实物地质资料信息数据,因此只有不断加强实物地质资料数字化建设,提升岩心数字化率及实物资料利用效率,以满足公司信息资源建设、生产科研及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与社会化服务的需求。

1  信息化建设的实践

1.1  数据基础建设

公司基于信息化建设规划,通过油田勘探开发业务协同平台(EPBP)(以下统称EPBP)推广建设相关配套系统,组织实施并完成了数据系统整合,应用系统全面集成,数据资源进行整体规划、设计、整合和统一管理,建成西南油气分公司数据资源中心。数据资源中心以信息资源规划建设理念,构建了“12321”技术架构体系(一个数据采集工具、两级数据管理、三套管理工具、两类保障体系、统一数据服务机制),形成稳定、高效的企业级数据资源中心。数据管理涵盖了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数据共享数据生命周期全流程。

数据采集主要包含EPBP、行政经营管理系统、实时数据采集以及外部数据(ERP数据)四大部分;业务数据存储基于结构化Oracle、非结构化MongoDB、实时数据库KingHistorian。数据处理主要通过各种工具手段将数据从业务数据层集成到数据仓库,同时将数据仓库不同层之间进行加工处理。数据存储主要实现数据资源通过将各个系统采集的业务数据按需集成到加工到数据仓库,为后续数据应用提供基础。数据共享包括数据服务和信息资源检索等。其中,数据服务通过多种方式(表、视图、接口、缓存等)为企业系统提供可复用的数据调用方式。

通过对数据资源“采-存-管-用”全过程实时管控,为实物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坚实可靠的数据基础。

1.2  资源建设

公司按照“增量电子化,存量数字化”的工作思路,坚持管理与技术并重,加快推进实物地质资料数字化建设工作。持续加强实物地质资料的数字化工作。一是现场新钻井岩心数字化扫描。自2006年起公司要求对所有取心井岩心进行录井现场数字化扫描;二是库藏存量岩心数字化扫描。在2016年陆续开展了《重点探评井岩心图文数据库建设》项目、《老井岩心图文数据采集技术服务》项目、《老井岩心数字化扫描》项目对岩心库保存状况较好的、未扫描的油气井岩心全面开展数字化扫描。

(1)岩心图像采集技术路线

在收集岩心资料的基础上,对岩心进行清理、整理、丈量,同时对整理完成的岩心开展岩心扫描图像采集,再对所采集的图像进行分析和导入数据资源中心,最后通过网络向广大科研工作者提供图文数据库浏览和Web远程图像访问。

(2)岩心图像采集实施步骤

岩心摆放:对照岩心综合录井图和岩心描述记录检查岩心的排列顺序,根据井号、取心回次、岩心箱编号、井深及岩心块号的顺序,由浅至深进行摆放,保证岩心排列顺序正确。摆放时,应根据岩心断面茬口、斜口面、磨损面、冲刷面和断面等特征,按顺序将岩心摆放在相应的位置上。对于破碎较严重及风化的岩心按长度堆积在相应位置,对于缺失的岩心,在缺失岩心部位放置相应长度木板,并作好标记。检查岩心的各种标识(标记、标签)是否齐全准确、字迹清晰,否则应及时进行标识整理(标记描绘、标签补贴)。

岩心图文采集:所有岩心均进行平面和外表面采集。特殊要求层段、需要进行图像特殊处理的层段(如断面)或特殊取心工艺的岩心,按要求进行采集。按深度由浅至深对岩心进行图像采集,采集分为白光平扫和白光滚扫,对特殊构造、沉积特征等进行扫描。采集顺序按深度由浅至深对岩心进行图像采集。采集分辨率:外表面(圆周面)图像采集(滚动扫描)分辨率:400 DPI;平面(剖开面)图像采集(平动扫描)分辨率:400 DPI。所有岩心均进行平面和外表面采集。采集的岩心图像应保证图像清晰。特殊地质现象(如特殊矿物、特殊构造等)或层段的岩心按400DPI以上分辨率采集平面图像(平动扫描)。在设备上摆放岩心时,要轻取轻放,不能磕碰设备的任何部件。岩心摆放在滚轴上,保持箭头朝右。连续的岩心,要对齐、挤紧,保持岩心转动时不松动。检查岩心上的标签(如块号、半米线、整米线等),使其面朝上,确保扫描时不遗漏。根据岩心的直径大小适当调整滚轴的距离。破碎的岩心尽量用透明胶带从非采集面粘好,或者乳胶等其他粘接剂粘接,保证岩心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严格控制岩心原始长度。

岩心图像处理:图像清晰化处理要在尽量保持岩心原始性的基础上,对图像进行亮度纠偏、去污等。图像裁剪编辑要贴近岩心,将其周边多余的部分进行裁剪。要分多次采集的岩心图像最终应拼接在一起。

岩心图像保存:外表面(圆周面)、平面(剖开面)岩心采集图像均以JPG和BMP两种格式存储,也可根据需要选择其他格式存储。特殊结构、构造、含有物等特殊地质现象岩心及特殊要求岩心采集图像以BMP格式或指定格式存储,通过岩心扫描成像技术提供了整口井完整的岩心图像,再现岩心在地下的原始面貌。

(3)岩心基础信息质检要求

井基础信息、取心回次、岩心单块长度收集整理,确认目的:确认扫描井收集信息齐全,长度正确;确认方式:从数据库中随机选择一口井,查找相是否存在对应的属性信息;确认指标:凡抽到的井皆能找到对应属性信息,则视为该项指标合格。

(4)岩心图文数据采集核对质检标准

每口井平扫、滚扫幅数:确认扫描数据表与岩心图文数据库图片一致,确认方式:从岩心图文数据库中随机选择一口井,查找图片资料是否相对应;确认指标:凡抽到的井皆能找到对应扫描图片,则视为该项指标合格。

(5)平扫、滚扫对应图片资料的正确率

为保持实物资料与采集图片相一致,对其正确性进行检查,确认方式:从扫描数据表、岩心描述中随机选择一幅,查对相对实物资料是否相对应;确认指标:凡抽到的图片皆能找到对应实物资料,则视为该项指标合格。

3  结语

通过开展实物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实现管理工作的流程再造,改造传统的管理体制,更充分地发挥实物地质资料数据资源的作用,使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的技术水平上等级、上台阶,满足“服务现代化、管理自动化”的需要,同时也是当前“互联网+”形势下各油田企业当前打造智能化油田对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下步公司将加快推动实物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不断提高馆藏资料的数字化比率,切实提升实物地质资料的社会化服务的工作质量和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