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媒体时代记者跨媒介采编素养研究

作者

刘佳

滨州市新闻传媒中心(集团)

摘要:新媒体的出现,推动了跨媒介理念的诞生。在新媒体时代,培养记者的跨媒介采编素养具有较高的必要性,有助于其更深层次满足现代媒体行业的发展要求,促进企业自身职业能力及职业综合素养的稳步提高。基于此,文章将聚焦新媒体时代角度,对记者应具备的跨媒介采编素养内容加以分析,探究培养提升记者跨媒介采编素养的合理化路径。

关键词:新媒体;记者;跨媒介;采编

前言:新媒体的出现创新了新闻生产及新闻传播的途径。对于处在全新时代环境下的记者而言,其不仅要延续传统工作环境下的认识与能力,也要侧重于创新发展,强化个人跨媒介采编素养。该项工作的稳步开展,有助于提高新媒体时代记者的工作能力及竞争优势,使之可更好地应对强烈的新闻媒体竞争,提高自身职业竞争力,推动我国媒体事业的民主化、现代化发展。

一、新媒体时代记者跨媒介采编素养包含的内容

(一)采写素养

采写是记者在新闻任务执行期间,需开展的首要工作。在新媒体时代,开展采写工作时,记者需要脱离固有信息源获取思路形成的局限,除常规面对面采访外,也可充分发挥各类新媒体平台的作用,如微信、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功能较强、应用群体较大的现代社交软件。但是在利用这些平台获取资源信息时,记者也要侧重强化自身的信息判断能力,确保选择的资源信息真实客观。此外,作为一名新媒体时代下的记者,在新闻采写工作中还应学会对广大网友的信息评论进行适当的搜索与分析,能够基于简单的评论,洞悉当下社会环境中,不同层次人民的真实想法,进而精准把握社会主流思想,以便于在新闻编写阶段提出更加新颖的想法。

(二)编写素养

传统媒体环境下,记者能够应用的新闻编写方式比较单一。例如,大多数记者会选择手写,进入到现代社会,逐步发展成电脑编写。但该两类编写手段的效率都相对偏低,且错别字较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闻的整体质量。随着新媒体时代的逐渐靠近,可支持记者进行新闻编写的技术性工具也逐渐出现。因此,记者需立足于跨媒介采编角度,强化自身的新闻编写素养,能够熟练掌握各类便捷、智能化技术软件的作用,开展新闻编写工作。例如,新媒体时代,记者须灵活掌握各类新媒体素材的使用、新媒体平台的编辑运营技巧,如微信公众号、微博文案、抖音短视频等等。以不同的编写方式呈现出不同风格的新闻形式。但在借助各类新媒体工具进行新闻编写时,记者也要注重拓展采写角度,能够根据不同媒介中受众的心理差异、需求差异,选择不同的编写风格,包括但不限于新闻稿件的字数、配图风格、网站链接的推送范围等等[1]。

(三)版权素养

新媒体时代的来临,推动媒体舆论语境呈现出创新化的发展状态,整体自由度、包容度逐步提高。在开放性更强的新媒体环境下,大众获取新闻、参与新闻讨论的途径机会越来越多,也能够参与到新闻活动中,成为新闻的传递者和发布者。这一现象的存在丰富了大众的新闻体验,也维护了其言论自由的权利,但也会威胁到新闻记者的个人权益,致使信息窃取、非法转载、抄袭等现象逐步扩散[2]。因此,在新媒体时代,记者应注重强化自身的版权意识与版权素养,在完成新闻采编工作后,能够及时在自己的作品中添加个人水印,以验证其属于个人劳动成果确定,依法维权。与此同时,记者也应学会给予其他新闻人尊重,在借助新媒体采编一些新闻素材时,一定要获得源头发稿人的允许,并在自己的新闻中提及信息来源,绝对避免未经他人许可盗用信息情况的发生。在尊重他人、保护自己的准则约束下,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强化版权素养。

二、新媒体时代提升记者跨媒介采编素养的路径

(一)建构完善制度,支持记者发展

新媒体的到来,推动各类传播媒介呈现出蓬勃的发展状态,更高程度满足大众的文化生活需要。与此同时,部分基层记者在行业环境、格局变化中,因缺少专业职业培训,而无法紧跟行业发展转型,在实际工作中,仍旧侧重于打造热门话题,获取群众关注度,忽视了新闻本身的质量,甚至会对新闻行业的公信力造成影响。对此,在提升记者跨媒介采编素养时,应注重打造完善的制度体系,以制度对记者形成约束管理,使之正向发展。

首先,可由行业管理委员会定期组织开办新闻记者能力竞赛,并建立完善的奖励机制,激励新闻记者能够注重自身发展,并保持健康向上的工作理念;其次,可以在行业内部生成良性的竞争机制,不定期开办竞聘会或行业等级评判活动,定期组织新闻记者参与职业评价工作。必要时,可推出能力素养双优的优秀记者,强化记者个人职业动力;最后,应建立完备的新闻记者管理机制及惩罚机制。利用制度对记者形成约束鞭策。对于存在不良行为的记者,需要严格按照制度进行惩罚。必要时,可以做出吊销职业资格证的处分。对于若干无良媒体, 也可以生成完善惩罚机制,必要时基于行政处罚,维护健康媒体环境。

(二)完善规划引导,促使记者务实

在大众的日常生活中,新闻是其获取各类信息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及新媒体的逐步创新,大众可以用于接收新闻的工具平台越来越多,如数字电视、网络媒体、微信微博等等。在全媒体平台下,新闻记者需要拓展获取新闻资讯的渠道,也应注重强化自身的新闻筛选能力及鉴别能力,避免断章取义、道听途说。具体新闻采编工作中,记者需对采编流程加以优化,以规范的操作行为深入挖掘行为事件,探索其真相,并立足于专业化角度进行加工,使呈现给大众的新闻真实全面且客观。在获得新闻线索后,新闻记者需要先对信息的来源进行判断,确保其真实后火速赶往新闻现场,在现场进行采访工作,以确保获取全面且及时的新闻资讯。此外,在面对各类题材不同、性质不同的新闻事件时,记者应始终坚守正确的舆论导向,坚定个人的政治立场,在唯物主义思想的带动下,引领正确新闻价值观,避免社会负面现象新闻对社会发展大众思想造成不利影响。

结论:综上所述,新媒体时代下,媒体格局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而在新媒体为大众提供便捷服务时,也对记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倡导要强化记者的采写素养、编写素养与版权素养,侧重于发展记者的跨媒介采编素养。对此,记者在职业发展中,需主动顺从时代变化,注重提高个人职业能力。在完备的制度清晰的规划指导下,紧密围绕跨媒介采编素养打造完善发展体系,与行业同进步。

参考文献:

[1]滕伟. 新媒体时代记者跨媒介采编素养的三个维度 [J]. 新闻传播, 2022, (14): 101-103.

[2]宋芳.提升采编素养  讲好地方故事——地方台新闻记者提升“四力”的思考[J].中国报业,2023,(03):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