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优化农业机械维修使用保养,促进农业机械技术的普及应用

作者

薛成山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新兴乡综合服务中心137200

摘要: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农业机械的维修、使用与保养状况直接影响着其性能和使用寿命,进而关系到农业机械技术的普及应用,本文分析了农业机械维修、使用与保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策略,旨在促进农业机械技术的广泛普及和有效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农业机械;维修使用保养;技术普及应用

引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机械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其广泛应用能够显著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增加农民收入,但农业机械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故障和磨损,如果不能及时进行维修、正确使用和合理保养,不仅会影响农业机械的正常运行还会缩短其使用寿命,增加农业生产成本,因此优化农业机械的维修、使用与保养,对于促进农业机械技术的普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业机械维修、使用与保养中存在的问题

1.维修技术水平低

当前,部分农机维修人员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导致他们的维修技能无法跟上新型农业机械的发展步伐,这些维修人员大多依赖以往的经验来进行故障诊断和排除,而对现代农机的复杂结构与工作原理了解不足,这使得他们在面对新型设备时常常感到力不从心,例如在处理电子控制系统相关的故障时,如果维修人员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就很难准确找到问题所在并进行有效修复,此外许多基层维修网点由于资金限制,缺乏必要的先进检测仪器和专用工具,这也极大地制约了维修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没有专业的诊断设备,维修人员只能依靠简单的试错方法来排查故障,不仅耗时费力,而且可能造成更大的损害,因此提高维修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以及改善维修设施条件,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使用操作不规范

在实际农业生产中,不少农机操作人员的文化素质不高,缺乏足够的农业机械操作知识与技能培训,导致他们在使用农业机械时经常出现不规范的操作行为,比如有些操作员为了赶进度会超负荷作业,或者长时间连续工作导致疲劳驾驶,甚至存在未按照说明书要求随意调整机器设置的情况,这种违规操作不仅加速了机械设备的磨损,缩短了使用寿命,还增加了发生事故的风险,据调查很多农业机械的早期损坏都是由于不当使用造成的,这不仅提高了维修成本,也给操作者自身带来了潜在的安全隐患,为改善这一状况,必须加强对农机操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确保他们掌握正确的操作流程,并严格遵守安全规定,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业机械的作用,保障农业生产的安全高效进行。

3.保养意识淡薄

许多农机用户对农业机械的定期保养重视不够,普遍存在着“重使用、轻保养”的现象,特别是在农忙季节,为了追求生产效率,用户往往忽视了对农业机械的日常维护,仅在设备出现问题后才进行修理,这种做法虽然短期内看似节省了时间,但从长远来看,却会导致农业机械性能下降,增加突发故障的可能性,最终影响到整个农业生产计划的执行,事实上定期的保养不仅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还能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减少不必要的维修开支,然而由于缺乏相关知识或意识不到位,很多用户并未意识到这一点,因此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农机用户的宣传教育,普及农业机械保养的重要性及具体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同时鼓励用户建立详细的保养记录,形成良好的保养习惯,对于维持农业机械的良好状态具有积极意义。

二、优化农业机械维修、使用与保养的策略

(一)提高维修技术水平

农业机械管理部门应重视并加强农机维修人员的专业培训,定期组织他们参加由专家和技术骨干授课的培训班,重点传授新型农业机械的维修技术和故障诊断方法,这不仅有助于提升维修人员的专业技能,还能让他们掌握最新的技术动态和行业标准,此外鼓励维修人员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如学费补贴或时间安排上的便利等,以激励他们不断提升自我,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维修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需要加大对农机维修网点的资金投入,引进先进的检测仪器和维修工具,例如采用高精度的传感器和数据分析软件可以帮助快速定位故障源,减少误诊率,建立一个农机维修信息共享平台也至关重要,这个平台可以集成各种农业机械的技术资料、常见问题解答以及维修案例分享等功能,方便维修人员随时查阅所需的信息,促进知识交流与技术进步。

(二)规范使用操作

为确保农业机械的安全有效运行,必须加强对农机操作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其文化素质和操作技能,可以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发放详细的宣传资料等方式,向操作人员普及农业机械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在培训过程中除了理论讲解外,还应增加实际操作环节,让参与者亲身体验正确操作的重要性,例如在模拟田间作业场景中演示如何避免危险动作和紧急情况处理方法,增强学员的实际应对能力,另外农业机械管理部门还需强化对农机使用操作的监督管理机制,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对于发现的违规操作行为要严肃处理,不仅要记录在案,还要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罚,以此形成有效的震慑作用,建立健全农机操作人员档案系统,详细记录每位操作员的基本信息、培训经历及违规情况,以便于跟踪管理和后续改进措施的实施,确保农业机械始终处于安全可控的状态下工作。

(三)增强保养意识

为了延长农业机械的使用寿命并保持其良好的性能状态,需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农业机械保养的重要意义,提高广大农机用户的保养意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以及互联网等媒介开展宣传活动,介绍正确的保养理念和方法,使用户认识到定期维护不仅能降低故障发生率,还能显著提升工作效率,此外定期组织农机用户参加专门的保养知识讲座和培训课程,邀请资深技师现场示范教学,详细介绍不同机型的具体保养步骤及注意事项,为了让保养工作更加系统化、规范化,建议引导农机用户建立完善的农业机械保养制度,包括制定详尽的保养计划和记录表,这些计划应当涵盖日常检查、定期润滑、部件更换等内容,并要求用户严格按照计划执行,做好每次保养的详细记录,便于日后查询和参考,只有当每个用户都养成了良好的保养习惯,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农业机械的长期稳定运行,从而为农业生产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结论

优化农业机械的维修、使用与保养,是促进农业机械技术普及应用的关键环节,通过提高维修技术水平、规范使用操作、增强保养意识和保障配件质量等策略,能够有效提高农业机械的性能和使用寿命,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同时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加强技术推广和社会化服务,为农业机械技术的普及应用创造良好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岳建军.农业机械的维修与保养探讨[J].吉林农业:学术版, 2012(4):1.DOI:CNKI:SUN:JNYZ.0.2012-04-116.

[2] 袁志强.农业机械维修保养需注意的几点事项[J].农民致富之友, 2015(8):1.DOI:CNKI:SUN:NMZF.0.2015-08-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