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杨康
昆山市娄江实验中学 215300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实现了全面的改革。在现代化教育理念下,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将学生作为主体,全面发挥学科教学优势,将教育与生活有机结合,让学生深化知识,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全面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协调发展。在这一背景下,要求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全面应用生活化教学方式,让生活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展现初中物理学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细致思考,深入分析。鉴于此,本文首先阐述生活化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其次,分析当前物理教学问题;最后,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初中;物理课程;有效策略
引言:
初中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每一门学科都有着极高的教育价值,作为学科教师,应当全面发挥学科优势,展现学科魅力,在夯实学生学科基础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协调发展。物理作为这一阶段的重点学科,物理教材中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应基于这一编排特点,构建生活化教学模式,让教育与生活密切相连,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物理学问,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解决生活问题。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思维认知,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实践能力。但就目前来说,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还存在一些不足。教师要做好对这一方面的细致分析,并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
一、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对于初中生而言,其大多数时候的学习行为都是兴趣使然,只要学生对某一学科、对某一知识内容有着极高的兴趣,那么他们便会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当遵循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以培养兴趣为基础,提高学生对物理的热情。融入生活化教学,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教师在讲解物理知识时,通过多样化、趣味性的生活案例的应用,能让学生切身实地地感受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以及物理知识的无处不在。如此一来,便能使学生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主动投入到学习中。
(二)有利于降低教学难度
物理是初中阶段的一门全新的课程,对于大多数初中生来说,物理学的“神奇”往往吸引着他们。但在物理教材中,过多的知识理论以及复杂的物理公式容易使部分学生产生消极的学习态度,加之部分中学生学习基础一般,在双重作用下,会让学生产生“物理是一门难度极大的学科”的想法,长此以往,便会降低学生学习热情,甚至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将生活化教学应用到实践中则截然不同。创设生活情境、融入生活案例,能更加清晰且直观地将基础性知识呈现出来,便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如此一来,能有效降低初中物理教学难度,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二、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一)未能落实生活化教学理念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实施者,其自身的教学理念是否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课堂教学质量。生活化教学理念强调以生活元素为主线,融入课本知识,进行融合教学,便于学生理解和感悟。在实践中,由于部分教师未能关注生活化教学模式,没能形成良好的生活化教学理念,导致所开展的教学活动过于单一,缺乏生活化元素。在这一情况下,物理教学与生活实际相分离,难以发挥物理学科育人价值。
(二)未能应用生活化教学资源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能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而想要提升教学质量,则要做好对生活化教学资源的合理应用。由于部分教师过于注重知识讲解,且为了保证教学进度,很少会在生活中,或从学生视角出发收集生活化教学资源,导致课堂教学活动枯燥、乏味,严重影响了生活化教学质量,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
三、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整合教学资源
从上述分析,了解到当前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还存在一些不足,教师方面原因占比较大。为进一步优化当前初中物理教学结构,发挥生活化教学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应当以身作则,积极转变自身教学观念,重视生活化教学,并且不断学习,了解生活化教学的意义和要点,将其融入实践中。与此同时,教师还需做好生活化教学资源的收集与运用,在平时的生活和教学中,多与学生沟通、互动,变相了解学生的喜好以及学生的思维认知,多从学生视角出发,结合课本内容融入生活元素,以此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高效学习。
具体来说,教师可借助互联网或者书籍资料收集与生活化教学有关的内容,学习生活化教学理念,在课堂中不断应用生活化教学,并做好课后总结,找出教学中的不足,进行优化。与此同时,初中物理教师还可成立教研小组,教师之间相互合作,共同探究,结合真实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了解生活化教学的优势和要点,最终进入到实践应用中,提高生活化教学的利用价值。在教学资源的整合中,学校可建立初中物理教学资源网站,由各物理教师将平时所收集的生活化教学资源、课堂教学精品视频、教学总结等内容共享至该网站,以此实现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为后期教学活动的实施打下坚实基础。
(二)基于教材内容,创设生活情境
教材是教师授课的主要载体,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会结合教材中的内容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进行针对性地学习。因此,为了全面提升生活化教学的质量,教师应当结合教材内容,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及思维认知考虑,不断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将学生带到情境之中,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自主分析,以此实现对物理知识的内化吸收,加强物理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发展,全面展现物理学科的育人价值。
本文以苏科版教材为例,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噪音及其控制》时,本章节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生了噪音的来源;知晓噪音对社会、人类的影响;知道描述声音的强弱的单位;知道如何防治噪声,以此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在实践中,教师可借助希沃白板播放提前收集的生活中的噪音视频,如城市中的施工噪音、拖拉机的轰鸣声、家庭装修的电锯声、用小刀划玻璃的刺耳声……为学生直观呈现生活中的噪声污染,让学生能够从生活的角度理解本章节的重点内容。与此同时,教师又可在教室里创设“菜市场”的环境,让学生们扮演“顾客”,在菜市场里买菜、交谈。在这一个过程中,教室里瞬间响起雷鸣般的噪声,如“买菜砍价声”“吆喝声”“大笑声”“吵闹声”。在此环节过后,教师便可让学生说出沉浸于此情境中的实际感受,以此引导学生了解噪声危害。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将生活化的真实情境融入课堂中,让学生从生活视角思考物理问题、学习物理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
(三)结合生活实际,讲述物理现象
物理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在教学中,教师务必做好理论加实践的教学,让学生能够在夯实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将物理知识内化于心。在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中的内容融入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并引导学生感受这一物理现象,在此基础上讲解相关知识点,以此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意识,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科学思维。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生活化教学理念融入初中物理教学中有着极高的教学优势,作为教师,要全面发挥这一教学模式的价值,积极探索生活化教学,可通过创设生活教学情境、融入生活案例、提出生活化问题等渗透生活化教学。以此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参考文献:
[1]娄昆山.生活化理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 2018(02):145.
[2]莫太雨.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广西物理,2023,44(02):161-164.
作者简介:杨康,大学本科,物理教师,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物理教学、问题导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2015年本科毕业参加工作,从事物理教学8年,物理教学喜欢活跃的课堂氛围,专注于物理课堂问题导学的教学实践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