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职院校《信息技术基础》教学改革探索

作者

郭军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408000

摘要: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引擎。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高职院校在《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上,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探索适应新时代需求的教学模式与路径。本文旨在深入剖析高职院校《信息技术基础》教学改革的背景、目标、措施及成效,以期为推动高职教育的现代化进程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字:信息技术,教学改革,措施

信息技术涵盖信息的获取、表示、传输、存储、加工、应用等各种技术。信息技术已成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基础支撑。提升国民信息素养,增强个体在信息社会的适应力与创造力,对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意义。

高职院校《信息技术基础》课是各专业学生必修或限定选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能够增强信息意识、提升计算思维、促进数字化创新与发展能力、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为其职业发展、终身学习和服务社会奠定基础。

一、改革背景:应对挑战,把握机遇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蓬勃发展,社会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传统的高职院校《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存在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实践教学薄弱等问题,难以满足新时代对人才信息素养的需求。因此,深化《信息技术基础》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成为高职院校面临的紧迫任务。

二、改革目标:明确方向,聚焦核心

高职院校《信息技术基础》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实现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的深度融合,培养具有扎实信息技术基础、良好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具体而言,改革将聚焦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优化课程结构,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二是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三是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是完善评价体系,实现对学生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

三、改革措施:多措并举,创新驱动

(一)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

针对传统课程内容陈旧的问题,高职院校应紧跟信息技术发展前沿,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一方面,将最新的信息技术知识、技术和应用纳入课程体系,确保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和先进性;另一方面,根据产业需求和学生兴趣,设置多样化的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一是采用项目式、问题导向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知识;二是利用在线教学平台、虚拟仿真技术等现代教学手段,打破时空限制,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三是加强师生互动,鼓励学生主动提问、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

(三)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动手能力

实践教学是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关键环节。高职院校应加大实践教学投入,建设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室,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同时,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共同开发实践教学项目,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此外,还应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技能竞赛和实践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促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完善评价体系,实现全面评价

为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综合能力,高职院校应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一方面,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项目实践成果、期末考试等,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注重过程评价和能力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和学习过程,以及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表现。

四、改革成效:初见成效,未来可期

经过一系列的改革探索与实践,高职院校《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一是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能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二是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能够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教学需求;三是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前景得到了有力保障。未来,高职院校将继续深化《信息技术基础》教学改革,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完善评价体系,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贡献力量。

总之,高职院校《信息技术基础》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才能培养出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推动高职院校《信息技术基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何萍,冯伟."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基础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科技风,2024(2).

[2] 刘晓峰.高职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实践探索.电大理工, 2024(1).

[3] 齐菊红.基于混合式教学的《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