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索
沈翔
江苏省南通市第一初级中学 江苏南通 226500
摘要:新课程标准中对于初中物理的教学提出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教学理念,要求初中物理教学要接近生活实际,要从日常生活实际出发,增加物理教学的趣味性及实践性。教学回归生活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这一必然趋势的背景下实施初中物理生活化课堂教学成为了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本文就如何将物理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的生活体验,加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享受生活,陶冶情操进行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化;策略
引言:理论源于实践,又对实践具有重要的反作用。作为一门实验性和理解性较强的学科,物理与实践、生活息息相关,很多物理的理论知识都是在不断实践中得出的,而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学习,同时,不断发展完善的理论知识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从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出,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是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的。
一、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
1.生活化教学体现物理课堂以人为本
新课程理念强调课堂教学要以人为本,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与自己的生活经验息息相关的物理知识,真正体现教学的以人为本;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生活化教学还能把所学的物理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这样的教学更好的激发了学生探究物理知识的兴趣,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逐渐形成起到很大的作用,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2.生活化教学有利于巩固物理知识
物理教学生活化能够使抽象的物理概念、定义易于学生理解,因为生活化教学使得物理知识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物理问题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一些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现象,在教学中联系实际生活,学生对于抽象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就会容易得多,同时学生也会自觉地把物理知识用于解释生活中物理现象,这样学生就会更好巩固所学的物理知识。
3.生活化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一门课程有了学习兴趣,那么,他对这门课程就会有较强的学习动力,往往这个课程的学习成绩也较好。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把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融入到物理学习中,这样使得物理课程富有趣味,学生也会喜爱这门课程,从而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他们学习物理就不会感到枯燥、无味,而是充满了兴趣和学习动力。
二、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1.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而掌握物理知识,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即“从生活走进物理”,这样的教学理念也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例如,在八年级上册“汽化”这一内容的教学中,笔者从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场景提出问题引入新课,用沾有酒精的棉花包住温度计的玻璃泡,让同学们猜测温度计的示数会如何变化?面对这样的问题,同学们都会踊跃发言,针对同学们不同的猜测,老师进行演示实验,让同学们进行观察,同学们每隔一段时间记录温度计的示数,最后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温度计的示数先下降后上升。这一结论跟很多同学猜测大相径庭,这样一下子就激起了他们学习这一内容的兴趣。由此可见,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2.课堂教学过程的生活化
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主要场所就是课堂,我们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关键是要做到过程生活化。在教学过程中充分重视学生的个体体验、感受与领悟,以物理探究活动为引导,开展物理教学活动,指导学生生活实践。例如,在学完“凸透镜成像原理”之后,和学生一起探究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实验探究模拟近视、远视眼的成因。在这样的探究活动中采用分组探究,体现自主、合作与探究的科学探究过程。首先,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有明确的分工;其次,要注重生活问题的解决,对问题解决的办法进行讨论和交流从而得出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案;最后,共同操作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并分析数据,最终得出结论。教学过程的生活化注重教学内容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教学活动从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转变的体现。
3.布置生活化的物理作业
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在作业方面也应体现生活化,教师在完成物理课堂教学后通过布置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作业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布置生活化的调查研究方面作业,这样的作业布置使物理教学联系社会和日常生活。学生在完成这类作业中首先要自己收集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学生在分析数据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找出物理规律,从而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结论。再如,布置生活化的操作类作业,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在动手操作方面的能力还略显不足,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布置生活化的操作类作业强化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开展物理实践活动能使学生将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相结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展的物理实践活动,应选用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的实践内容。例如:人类的哪些活动可以形成城镇中的热岛效应?你家里使用的主要能源有哪些?你的家庭、学校或社区有哪些不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地方?这些实践的内容都是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从探究这些学生熟悉的实践内容,不仅能帮助他们复习、理解、记忆学过的物理知识,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吸引他们探索新的物理现象和规律,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语:总而言之,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施对于促进初中物理教学效率的提高,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将物理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将培养学生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贯穿教学始终,进而促进学生的物理素养得到真正提高。
参考文献:
[1]王雷.生活点滴我留意――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实践探讨.中学物理,2015.05.
[2]赵元.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中学时代,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