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谈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

作者

刘向东

漳州古雷港经济开发区刘坂学校 福建漳州 363200

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关键是要教给他们学习方法。教师不仅要善于传播知识,更要教会学生读书方法,让学生从“学会”变成“会学”,形成自主阅读能力。在阅读教学实践中,为了达到对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目的,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探索与研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以法导学。从教多年来,我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现结合课例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一、自主设定目标,引导主动学习

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阅读过程,在阅读目标的指导下,明确主攻方向,主动学习,我们就应重视指导学生自主设定目标。我的基本做法是:

1、以课文题材为根据,自主确定学习目标

小学课文体裁大概有:①写人记事;②借物喻人;③写景、状物;④常识性说明文;⑤古诗和少量的现代诗等等。各种体裁课文在写法上各有不同。要让学生辨别文章的体裁,并根据不同体裁自主制定阅读目标。在教学《飞夺泸定桥》这篇文章时,我首先引导学生认识到这是一篇记事的记叙文,然后根据其特点,帮助他们确定阅读的目标为:①这篇文章写谁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飞夺泸定桥?②为什么要飞夺泸定桥?③怎样飞夺?④结果怎样?⑤这件事说明了什么?

例如教学《老水牛爷爷》这篇文章时,我首先引导学生仔细审题,明确这是一篇描写人物的文章。接着激发学生回顾描写人物文章的一般方法,即要捕捉人物的特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来展现人物的思想品质。然后鼓励学生根据这一方法确定本课的阅读目标:①文章描写了哪位人物?②文章中展示了老水牛爷爷的哪些典型事件?③这些事件是按照什么顺序呈现的?④文章要表现老水牛爷爷什么品质?这样,通过因文而异地自我确定目标的训练,学生学习自觉性更高,为训练自主阅读能力奠定基础。

2、以单元训练重点为根据,自主确定学习目标

为使设定的目标更具科学性,还必须指导学生把训练重点要求纳人课文的阅读目标,也就是先让学生了解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什么;在每篇课文教学之前,提醒他们把单元重点训练项目纳入学习目标。如教学《詹天佑》一文,其所在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注意当时当地的情况”。我先教学生确定学习目标:①詹天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②作者通过哪些典型事例来描写他?③体现了詹天佑什么样的品质?然后引导学生:事件发生的“当时当地的情况”怎样?经过引导学生,再设定:④詹天佑是在什么情况下进行工作的?困难有哪些?怎样克服?这样,学习目标指向性更全面,更深刻了。

事实证明,学生一旦具有确立学习目标能力,就能把学习要求视为个人的需要,从而增强主动学习的内驱力,发挥主体作用。同时有利于教师帮助他们把精力集中于重点难点上,提高阅读效率。

二、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自读能力

方法是能力形成的前提和基础。要培养学生形成自主阅读能力,就必须在学法上加强指导。

1、教给方法,加强阅读训练

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感到形象直观,容易接受,并要学生运用这些方法进行阅读实践训练,以提高自主阅读能力。

例如《古井》一文中最后一句:“多好的古井啊,它不仅为乡亲们提供着生命的泉水,还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学生对此句感到不解:①为何说古井为乡亲们提供的是生命的泉水?②为何说古井陶冶了乡亲们的品格?这时我根据句子的特点,引导学生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理解句子:第一步,先找出与句子内容相关联的课文内容,仔细地读一读(课文前两段就与这句话联系紧密);第二步,再想想这些内容是如何与句子联系起来,并为表达句子的意思服务的(第一段写乡亲们都依靠着那口古井的水生活,每天到井边挑水的人络绎不绝,因此说古井为乡亲们提供了生命的泉水。第二段写乡亲们被古井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染,都自觉地帮助一对老人挑水,而不要报酬,所以说古井的确陶冶了乡亲们的品格,教会他们怎样做人,使他们能自觉帮助别人而不计报酬)。这样,学生前后联系起来理解,就能全面、深刻地认识到:课文这最后一句,是对全文的总结和升华!在学生了解了“联系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方法后,我即创造机会,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去理解句子,尝试训练。如在教学《全神贯注》一文时,我就引导学生运用“联系上下文读懂句子”这个方法理解:“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了解到罗丹修改女像时的神情、动作及修改女像后把茨威格关在工作室里的举动之后,就很好地明白了句子的意思,也加深了对“联系上下文读懂句子”这种学习方法的掌握。

例如教学《中国石》一课,文中有句话:“每逢假日,连里让我把它放在俱乐部里展览,战友们看了,都说戈壁滩虽然艰苦,可苦中有乐,因为‘祖国’在我们身边,祖国在我们心中。”学生对“‘祖国'在我们身边,祖国在我们心中”这个语句不能理解。这时,我根据句子的特点,引导学生采用“抓住重点词读懂句子”的方法来逐步理解:①找出句中的重点词(祖国);②句中加引号的“祖国”和没有加引号的“祖国”分别指什么?(第一个“祖国”指那块“中国石”,第二个“祖国”则是指自己的国家。)③“祖国”在我们身边是什么意思?祖国在我们心中又是什么意思?(意思是说,战士们一看到那块形状酷似祖国版图的“中国石”,就想起了自己的国家。)④作者这样写抒发了什么感情?(这样写说明战士们驻守边疆却胸怀祖国,心中牵挂的是祖国和人民的安危,表现了他们强烈的爱国热情。)这样,教师通过抓住重点词逐层展开分析,不仅引导学生透彻地理解了句子的意思,而且让学生学会了“抓住重点词读懂句子”的学习方法。

2、归纳学习方法,引导实践训练

每教完新课或新的知识点后,教师还应及时总结,并组织训练,让学生扎实地掌握所学到的方法。

例如,在引导学生应用不同方法读懂句子之后,我明确告诉学生,要读懂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一般方法有:①抓住重点词理解;②联系上下文理解。然后让学生练习用此两种方法去理解句子,并要求他们把这些方法延伸到课外阅读中去反复运用,以进行强化训练,使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熟练地掌握教师所传授的学习方法,逐步形成能力。

总而言之,当学生掌握了以上几种阅读方法后,其自主阅读能力将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