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汽车维修技能竞赛中的体能训练与思政元素融合实践
吴海英
宁德技师学院 352100
摘要:本文探讨了中职汽车维修技能竞赛中体能训练与思政元素融合的实践路径与成效。通过分析汽车维修技能竞赛对体能的需求以及思政教育在技能培养中的重要性,本文提出了将体能训练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的创新教学模式。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该模式在提升学生体能水平、增强思政素养、促进技能掌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为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中职教育;汽车维修技能竞赛;体能训练;思政元素;融合实践
引言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维修技能竞赛已成为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竞赛不仅考察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还对其体能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同时,思政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对于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团队协作精神及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探索汽车维修技能竞赛中体能训练与思政元素的融合实践,对于提升中职学生的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汽车维修技能竞赛中的体能训练需求分析
(一)竞赛项目对体能的具体要求
汽车维修技能竞赛作为中职教育中的重要实践环节,不仅考验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还对其体能素质提出了严峻挑战。在竞赛中,学生需要完成一系列高难度的维修任务,如快速拆装发动机部件、精准诊断电路故障等,这些任务对学生的速度、耐力、灵活性等体能指标有着极高的要求[1]。
1.速度要求:在快速拆装项目中,学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而准确地完成部件的拆卸和安装。这不仅要求学生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还需要有良好的反应速度和动作协调性。通过体能训练,特别是爆发力和敏捷性的训练,可以显著提升学生在这一环节的表现。
2.耐力要求:汽车维修技能竞赛往往持续数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学生需要在高度集中的状态下连续工作。这不仅是对技能的考验,更是对耐力的极大挑战。通过耐力训练,如长跑、间歇训练等,可以增强学生的心肺功能,提高他们在长时间比赛中的稳定表现。
3.灵活性要求:在故障诊断和排除过程中,学生需要频繁地变换姿势,有时甚至需要在狭小的空间内操作。这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身体灵活性和协调性。通过柔韧性训练和伸展练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灵活性,减少因姿势不当导致的操作失误。
体能水平对竞赛成绩的影响不容忽视。良好的体能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保持高效的工作状态,减少因疲劳导致的操作失误,还能在关键时刻爆发出更强的竞争力[2]。因此,通过科学的体能训练计划,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体能水平,是提升竞赛表现的重要途径。
(二)体能训练在技能竞赛中的辅助作用
体能训练在汽车维修技能竞赛中的辅助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帮助学生保持高效工作状态,二是提升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和比赛信心。
1.保持高效工作状态:汽车维修技能竞赛要求学生在高强度、高压力的环境下进行精细操作。良好的体能可以确保学生在长时间比赛中保持稳定的操作速度和准确性,避免因体力不支而导致的操作失误。通过定期的体能训练,学生可以逐渐适应比赛节奏,提高在高压环境下的工作效率。
2.提升心理承受力和比赛信心:体能训练不仅有助于提升身体素质,还能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力。通过挑战自我、突破极限的训练过程,学生可以培养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这种心理素质在比赛中尤为重要,它能帮助学生在关键时刻保持冷静、沉着应对,从而发挥出最佳水平。同时,体能训练带来的身体变化也会让学生更加自信地面对比赛挑战。
(三)体能训练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体能水平并促进其在汽车维修技能竞赛中的表现,我们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体能训练方案。
1.设计针对性的体能训练计划:根据汽车维修技能竞赛的特点和学生体能状况,我们可以设计包括力量训练、耐力训练、柔韧性训练在内的综合体能训练计划。力量训练可以增强学生的肌肉力量和爆发力;耐力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和持久力;柔韧性训练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身体灵活性和协调性[3]。这些训练项目应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构成完整的体能训练体系。
2.探讨体能训练与专业技能训练的融合方式:体能训练与专业技能训练并非孤立存在的两个环节,而是可以相互促进、共同提升的。例如,在专业技能训练中融入体能训练元素,如通过模拟比赛环境进行高强度操作练习,既可以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又能锻炼其体能。同时,体能训练也可以为专业技能训练提供有力支撑,如通过增强核心力量来提高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二、思政元素在汽车维修技能竞赛中的融合实践
(一)思政元素与技能竞赛目标的契合点
汽车维修技能竞赛,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不仅在于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更在于培养其成为具备高度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平的复合型人才。这与思政教育的核心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谋而合。
1.工匠精神的共同追求:汽车维修技能竞赛强调对技能的精益求精和不断创新,这与工匠精神中的专注、敬业、创新等品质高度契合。通过竞赛,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树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职业态度,将工匠精神内化为自身的职业素养。
2.团队合作精神的强化:无论是汽车维修还是其他任何行业,团队合作都是不可或缺的能力。技能竞赛中的团队项目,如接力维修、故障诊断接力等,正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的绝佳机会。这与思政教育倡导的集体主义精神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思政元素在体能训练中的渗透
体能训练作为汽车维修技能竞赛准备的重要环节,同样可以成为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
1.激发爱国情怀和集体荣誉感:在体能训练中,我们可以结合国家体育健儿的奋斗历程,讲述他们为国争光的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同时,通过组织团队对抗赛、接力赛等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精神。
2.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体能训练中的团队合作项目,如拔河、接力跑等,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促进他们之间的沟通和协作。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学会如何倾听他人意见、如何协调不同意见、如何共同完成任务,这些能力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同样至关重要。
(三)思政元素与技能竞赛成绩的相互促进
思政元素在汽车维修技能竞赛中的融入,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平,还能间接促进他们的竞赛成绩[4]。
1.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思政教育,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作为未来汽车维修行业人才的责任和使命。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会转化为他们在竞赛中的动力,激励他们不断挑战自我、追求卓越。
2.提升社会影响力和职业认同感:将思政教育与技能竞赛成果展示相结合,如通过举办技能展示会、参与社区服务等形式,让学生将自己的技能和成果展示给更多人看。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社会影响力,还能增强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
结语:
通过将思政元素深度融合于汽车维修技能竞赛的各个环节,我们不仅能够培养出技能精湛的专业人才,更能塑造出具备高尚职业道德、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新时代工匠。这种融合实践,为职业教育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参考文献:
[1]褚睿烨.中职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时代汽车,2024,(11):88-90.
[2] 黄凯华,洪基龙.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课程设计与实践创新[J].汽车维修技师,2023,(09):112-114.
[3]王振.基于“互联网+”中职院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策略研究[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3,(07):150-152.
[4]林清炎.浅谈中职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能大赛训练策略[J].汽车维护与修理,2021,(18):67-68.
作者简介:吴海英
出生年、月:1987.11
性别:女
民族:汉
籍贯:福建 宁德
职务学历:本科
职称: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