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乡村文化产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协同推进机制研究

作者

汪海燕

湖南湘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湖南省长沙市 410000

摘要 当下乡村文化产业同乡村振兴战略在协同前行的过程里遭遇众多难题,像本土文化资源开发欠缺、产业融合程度低、规划缺乏科学性等,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以及发展的迟缓。本文凭借对有关案例的剖析运用文献分析跟实地调研彼此结合的手段,探究了乡村文化产业与乡村振兴战略协同推进的实际路径。研究表明对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性规划、强化文化和经济的融合、健全政策扶持与基础设施的建设等举措能够有力地促进乡村经济的进步,增强文化产业的竞争力给乡村振兴增添新的动力。

关键词 乡村文化产业,乡村振兴,文化资源

引言

乡村文化产业乃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有利于传承乡村文化、推动经济增长以及提升居民生活水平。然而目前乡村文化产业与振兴战略的协同推进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旨在分析其问题的深层原因探索协同推进的机制,为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提供理论和实践层面的支持。

一、乡村文化产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协同问题分析

在乡村文化产业蓬勃兴起的态势中众多乡村没能深度发掘本土文化资源,致使文化内涵未能得到切实展现缺少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作为支撑。与此同时乡村文化产业跟农业、旅游等产业的融合水平不高,没有充分发挥出乡村的多元价值。另外一些地区欠缺科学的规划以及有效的资金管控,造成了资源浪费和发展迟缓。面对此类挑战怎样在乡村振兴战略施行进程中达成文化产业与乡村发展的有机融合,变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乡村文化产业与乡村振兴战略协同推进的实践路径

2.1 挖掘本土文化特色,推动文化产业品牌化

乡村文化资源不单涵盖自然景观还囊括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民俗传统以及手工艺技艺等等。这些资源经由科学规划和系统开发,不但能够激起当地居民的文化自信而且能给乡村经济发展赋予动力。具体来讲应当通过对当地文化特色的深挖与剖析,塑造独特的文化产业模式,并通过资源整合与延展推进乡村文化产业的进步。联合现代科技手段促进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转变,可以增强文化资源的影响力和市场吸引力。

譬如湖南岳阳湘阴县借助系统规划本地文化资源,顺利达成了文化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湘阴县基于左宗棠和郭嵩焘等历史名人的文化资源,构筑了左宗棠文化纪念园和郭嵩焘纪念馆等项目,全面展现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与思想智慧招揽了大批游客。与此同时湘阴融合岳州窑陶瓷文化创建了陶瓷文化研究机构,挖掘和传承传统制陶技艺并依此推出一系列契合现代生活需要的陶瓷产品,像精致的茶具、饰品等。这些陶瓷文创产品不但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还成功跻身海外市场,提高了湘阴文化的国际知名度更进一步促进了当地文化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另外湘阴县环绕渔俗文化举行渔文化节,开办渔家美食展、捕鱼大赛等活动凭借丰富的文化活动吸引游客感受渔乡风情,带动了餐饮、旅游等产业的共同发展顺利达成了文化与经济的双赢。

2.2 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推动乡村经济多元化

乡村文化产业不但要凭借对本土文化资源的深度发掘,而且要与当地经济相融合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条。借由延伸产业链将文化旅游、文创产品和地方特色产业相联结,可以切实提升经济附加值与竞争力塑造多元化的乡村经济形态。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应当注重市场需求和文化特色的契合构建出独具特色的文化经济生态体系,进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进步。

以张家界市的文旅融合作为示例,张家界全力运用其独有的自然景观以及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采取 “文化 + 旅游” 的模式,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娱乐产业相融合助推经济增长。张家界市的《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把奇山异水当作天然舞台,将民间传说、音乐舞蹈与灯光特效相互结合塑造出具备深厚文化底蕴的旅游演艺。该演出自从上演之后,吸引了众多游客带动了当地 300 多名居民就业,助力他们实现脱贫年均收入超出 3 万元。与此同时张家界市还研发了以土家织锦为代表的文创产品远销至欧美市场,顺利达成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市场的对接。

2.3 政策支持与基础设施建设

政策支持乃是引导和激励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特别是借助税收优惠、专项资金、项目补贴等方式,给乡村文化产业给予坚实的保障。同时基础设施的构建对于乡村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极为关键。优良的交通、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能够招揽游客、投资者以及产业链相关企业的进驻,进而促进产业链的形成和完善推进乡村经济的全方位发展。

以湖南祁东县蒋家桥镇龙兴村为例,该村依靠政策和资金扶持顺利化解了初期资金短缺的难题,推进了荷花主题清廉文化和生态旅游的产业化进程。龙兴村通过吸引乡贤返乡投资运用 “企业 + 基地 + 农户” 的模式,成功筹得 1300 万元资金塑造了 “荷塘月色” 这一网红打卡点招揽了大量游客。与此同时龙兴村主动争取上级政府的资金援助,投入 600 万元组建专业旅游发展公司并通过分红方式将资金再度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与景区提升当中,改良村内道路、水电等设施为游客和村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此举措不但带动了当地文旅产业的进步还为村民造就了就业机会,增添了收入彰显了政策支持与基础设施建设在乡村振兴里的重要效用。

结语

乡村文化产业于乡村振兴战略当中的作用不容小觑,经由科学规划和资源整合乡村文化产业不单能够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还能够增进文化自信与社会凝聚力。不过要达成文化产业和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仍然需要强化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作用。未来伴随相关政策的持续优化以及实践经验的逐步积累,乡村文化产业会为乡村振兴给予更为稳固的支撑,助力实现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全面协调进步。

参考文献

[1]杨晓丹,白钰,周庆华.文化保护与乡村振兴协同的杨家沟建设规划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56(03):358-365.

[2]卢飞,赵闰.村企协同与双向增能:乡村振兴的动力机制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3(04):26-36.

[3]李长安,徐宁.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的内在动力机制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23,(03):193-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