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施护联合耳穴压籽对消渴病患者的护理干预分析
沈开菊
勐海县中医医院 云南 勐海 666200
摘 要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护联合耳穴压籽对消渴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在选择消渴病研究对象时,将2024年1月-2024年10月作为病例入院的起止时间,将50例作为所有入选病例的总例数,将电脑随机法作为主要的分组方式,25例为两组平均例数,传统护理及中医辨证施护联合耳穴压籽分别为两组患者需要接受的护理模式,观察护理前后的血糖水平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护理后的血糖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护联合耳穴压籽对消渴病患者的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中医辨证施护;耳穴压籽;消渴病
消渴病在临床中又被称之为“糖尿病”,不论是我国还是其他国家,该疾病的发病率均显著较高,且近年来由于人们饮食结构与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使得该疾病的患病人数持续增多[1]。药物降糖法是医生主要采取的疗法,虽可起到一定的降糖效果,然而因病程较长,患者需要终身服药,会使患者产生毒副作用,降低其用药依从性与生活质量,因此良好的护理配合必不可少,当前诸多护理人员开始积极运用中医辨证施护联合耳穴压籽的模式[2-3]。本文将对该种模式的价值予以如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选择消渴病研究对象时,将2024年1月-2024年10月作为病例入院的起止时间,将50例作为所有入选病例的总例数,将电脑随机法作为主要的分组方式,25例为两组平均例数。在确定对照组与试验组的男、女性患者数量比时,分别15:10、16:9将作为比值;在确定两组的平均年龄时,将(55.2±0.3)岁、(55.5±1.3)岁作为规定平均值;在确定两组的平均病程时,将(6.5±0.1)年、(6.6±0.4)年作为规定平均值。
1.2纳入标准:①均符合消渴病的临床诊断标准;②护理前使两组明确各自方案。
1.3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并发症;②无法自由顺畅的沟通交谈。
1.4方法
传统护理为对照组需接受的模式,依据患者的血糖水平实施针对性的用药指导,并实施常规宣教、心理疏导与生活指导。
中医辨证施护联合耳穴压籽为试验组需接受的模式:(1)中医辨证施护。①肺胃郁热型。烦渴欲饮,消谷善饥、大便燥结、小便频数量多、尿色浑黄、身体消瘦。舌红,苔黄燥,脉滑。在对患者实施用药指导时,中药汤剂根据证型予温服或温凉服;中西药之间间隔60分钟以上;在实施心理护理时,需要加强对患者的鼓励与安慰,为患其列举成功案例,一旦发现患者出现负性情绪,便需要予以及时疏导。②气阴两虚型。消瘦,或伴倦怠乏力,气短懒言,易汗出,脘腹胀满,腰膝酸软,便溏,口干咽燥,舌淡或红,或体胖,苔薄白干或少苔,脉濡或虚细无力。护理人员需要定期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为其详细讲解诱发疾病的病因、发展、预后,以加强其认知,并且还需要告知其严格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从而提升其用药依从性。在患者住院治疗的过程中,需要辅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且还需要对其兴趣爱好、心理需求进行全面了解掌握,之后予以有效的满足;对于存在不安情绪与多疑心态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疏导;同时还需要依据患者实际的血糖水平为其制定针对性的运动方案,以提升其机体免疫力。③阴虚火旺型。五心烦热,急躁易怒,口干口渴,渴喜冷饮,多食易饥,时有汗出,少寐多梦,溲黄便秘。舌质红,少苔,脉虚或细数。护理人员需要针对患者存在的实际负性情绪进行针对性的开导,以使其拥有良好的状态;指导患者实施气功练习与太极拳运动,以使其情志得以改善,并提升其机体素质。(2)耳穴压籽。将胰胆、皮质下、内分泌、阿是穴作为主穴,将肺、脾、肝、胃、肾作为配穴。将王不留行籽放在胶布上,每次选择2-3个主穴与1-2个配穴,粘贴后可用指尖垂直按压耳穴,至患者产生胀痛感,持续按压20~30秒,间隔少许,重复按压,每次按压3~5分钟,每日进行2-3次,两耳交替进行。
1.5观察指标
护理前后的血糖水平的变化。
1.6统计学处理
导入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的形式表示,计数资料以率(%)的形式表示,分别使用t与x2方式进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护理前后的血糖水平的变化比较
试验组护理后的血糖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见表1。
3.讨论
近年来我国消渴病患者的数量持续增多,不仅需要对患者实施良好的降糖治疗,同时还需要对其实施良好的护理照顾。
当前中医辨证施护联合耳穴压籽成为诸多护理人员一致选用的模式。在中医学中,消渴病主要包括气阴两虚型、肺胃郁热型、阴虚火旺型,对于中医辨证施护方式而言,护理人员能够针对上述类型的不同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护理照顾,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同时还能够提升其生活质量[4]。耳穴压籽主要是通过经络传导刺激耳廓神经,使胰岛素的分泌有效的增加,并且还能够对胰岛β细胞神经丛产生作用,使患者获得良好的降糖效果[5]。通过结果可知,试验组护理后的血糖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更低,提示上述护理模式具有较高的效用。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中医辨证施护联合耳穴压籽对消渴病患者的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袁晓玲.中医辨证施护对2型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及血糖水平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6):345-346.
[2]刘雷林.中医辨证施护联合耳穴压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3,4(1):23-26.
[3]敖芳妮,王玉琴,宋艳艳.中医辨证施护联合耳穴压豆对消渴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3,34(3):461-463.
[4]张丽.中医辨证施护联合耳穴压豆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23,26(13):137-140.
[5]孙红波.中医辨证施护联合耳穴压豆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4,31(11):14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