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商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
刘丽敏
吉林省通榆县向海蒙古族乡综合服务中心 吉林 通榆 137200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农村电商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正逐步改变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模式,为农业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深入探讨了农村电商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了农村电商的发展现状、主要优势及其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收入增加、农村经济创新发展等方面的积极影响。研究发现,农村电商不仅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还推动了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升级,为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农村电商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民共同努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政策法规,培养电商人才,以实现农村电商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村电商;农业经济增长;农产品销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收入
农村电商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乡村振兴和数字乡村建设方面具有巨大潜力。近年来,我国农村电商发展迅速,为农产品销售搭建了新平台,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途径,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本文旨在研究农村电商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通过分析农村电商的发展现状、主要优势及其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为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一、农村电商的发展现状
农村电商历经多年发展,已迈入“数商兴农”的新阶段。我国农村电商的发展进程大致可分为起步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转型升级阶段。在起步阶段,农村电商主要以农产品线上销售为主;快速发展阶段,电商平台逐渐增多,物流网络不断完善;转型升级阶段,农村电商开始注重品牌建设和品质提升。
截至2022年6月,我国行政村已全面实现“县县通5G、村村通宽带”,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进一步提升。据统计,2022年6月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到2.93亿,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8.8%。这为农村电商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邮政营业网点实现乡镇全覆盖,建制村全部通邮,“快递进村”比例超过80%。交快、邮快、快快等合作进一步深化,共同配送、客货邮融合等新模式不断涌现。
二、农村电商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
1、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民收入。农村电商通过互联网平台,将农产品直接推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打破了地域限制,拓宽了销售渠道。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购买到新鲜、优质的农产品,农民也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安排生产,提高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和收益。例如,一些农民通过电商平台销售自家种植的水果、蔬菜等农产品,不仅解决了销售难题,还获得了可观的收入。
此外,农村电商还降低了农产品的交易成本。电子商务可以减少商品交易的中间环节,降低交易过程中的过程成本,避免由于中间商介入而导致的成本提高。农民利用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便可以直接建立与顾客的联系,独立完成产品包装、运输等工作,从而提高了经营利润。
2、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随着农村电商的发展,农民对市场需求的敏感度不断提高,他们开始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等。同时,农村电商也促进了农产品加工、包装、物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例如,一些地方通过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将水果加工成果汁、果脯等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售,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还推动了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农村电商的发展还推动了农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等产业的融合日益紧密。农村电商通过提供农产品旅游、农业体验、农产品教育等多元化服务,不仅丰富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还促进了农业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3、提供创业就业机会,缓解老龄化压力。农村电商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新的创业机会。在农村电商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涉足电商领域,开设网店、直播带货等,成为了新型农民创业者。他们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平台,将家乡的农产品推向市场,实现了自我价值和财富增长。同时,农村电商也吸引了一些大学生、返乡农民工等群体投身农村创业,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此外,农村电商的发展还缓解了农村老龄化压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走出农村,进入城市寻找就业机会。这导致农村大量流失了年轻的劳动力,加大了农村的老龄化程度。而农村电商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在家门口创业就业的机会,吸引了部分年轻人返乡创业,从而缓解了农村老龄化压力。
三、农村电商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尽管农村电商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品牌建设滞后、物流配送成本高等问题制约了农村电商的进一步发展。此外,农村电商人才短缺也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推动农村电商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民共同努力,采取以下对策: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物流体系。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完善农村宽带网络、物流配送等基础设施。同时,鼓励和支持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电商物流体系的完善和发展。这不仅可以降低农产品的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还可以为农村电商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推进农产品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政府应加强对农产品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的指导和支持。通过制定和完善农产品标准和规范,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同时,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不仅可以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还可以为农村电商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培养电商人才,提高农民素质。政府应加强对农村电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创业指导等方式,提高农民的电商素养和创业能力。同时,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返乡农民工等群体投身农村电商创业,为农村电商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此外,还可以通过引进和培育电商人才,推动农村电商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4、完善政策法规,加强监管力度。政府应加强对农村电商的政策支持和监管力度。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为农村电商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同时,加强对农村电商市场的监管力度,打击假冒伪劣、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这不仅可以保障农村电商的健康发展,还可以为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农村电商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乡村振兴和数字乡村建设方面具有巨大潜力。通过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创业就业机会以及推动农村经济创新发展等方面的积极影响,农村电商为农业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农村电商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民共同努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产品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培养电商人才以及完善政策法规等方面的措施,以实现农村电商的可持续发展。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不断完善,农村电商有望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简介:刘丽敏,女,汉族,1975年6月出生,吉林通榆人,中级职称,现任职于吉林省通榆县向海蒙古族乡综合服务中心,研究方向为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及农业经济综合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