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译林新教材Project具体实施路径

作者

吴新杰

昆山高新区吴淞江学校 江苏 昆山 215300

摘要:Project单元在明确的话题引领下,整合前几单元所学的语言技能,并以多样的任务形式,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调查、探究、交流合作,促进学生用英语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主题意义  输出  探究

译林版新教材Project单元集成了前几个单元的语言技能,并通过多样化的任务形式,推动学生深入思考、积极讨论、有效调查和探究。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提升用英语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极大地促进了他们的交流合作能力。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Project单元的教学仍存在不少问题,首先,部分教师过于依赖教材文本,缺乏创新的教学方式。其次,有些教师过分强调动手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Project单元的重心主题的探索和发现。再者,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信息的输入,却忽略了语言的输出。此外,有些教师在进行拓展时偏离了教材主题。针对以上问题,笔者们可以从以下方面优化Project教学:

一、创新教学方式

教师可以尝试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项目式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入跨学科的知识和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

二、探索和发现主题

教师应该以主题为引领,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问题。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和任务,帮助学生逐步深入地了解主题。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促进学生的交流合作。

三、输入和输出信息

教师应该注重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平衡。在输入信息时,教师可以提供丰富的语言材料和情境;在输出信息时,教师可以设计各种任务和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口语表达、写作等形式的输出活动。

四、紧密联系主题

在进行拓展时,教师可以根据主题设计相关的拓展任务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同时,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对拓展内容进行思考和总结,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重点。

接下来以译林新教材三年级Project1Making friends第三课时为例具体实施,这节课的形式是复习课和拓展阅读课结合。

笔者首先关注了朋友这个单词,到底什么是朋友?交朋友的过程是怎么样的?基于这两个问题笔者设计了这节课。笔者选取了四个方面:一起唱歌,一起玩游戏,一起阅读,一起学习,这四个方面是朋友们经常一起做的事情,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朋友的意义。交朋友的过程是什么样的呢?相遇,相识,相助,相惜。这四个步骤是层层递进的,随着交往的过程感情也是逐步加深,笔者和学生在本节课上完成了这四个步骤,学生也在情境中学会了交朋友的步骤。三年级的小朋友是知道怎么交朋友的,但是他们可能不能很好地说出这些步骤,但是通过这节课学生能够清楚步骤,并且运用到以后的社交中,培养了学生的社交能力。

笔者采用歌曲进行破冰,提出问题What's the song about?并且带领学生唱唱动动,用热情的愉悦的声音去演唱歌曲,亲身示范歌曲的演唱,让学生放下戒备,参与到课堂中来,学生在这种愉悦的气氛中很快地进入课堂学习。学生也顺利回答出这个问题,之后笔者就自然说出Let’s make friends,点出本节课的标题Project1 Making friends,进入本节课的学习。笔者觉得自己在这里遇到学生很幸运,点出相遇。然后介绍自己的名字,和学生交流,互道姓名,这是相识。在这里学生可以运用What’s your name? I’m/I am/ My name is...,在这个互道姓名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介绍名字和运用nice to meet you打招呼,大部分在真实的交流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语言自然地发生了。

之后用一首chant复习前面四个单元的字母和主要句型:Hello!!/Hi!What’s your name? I’m/ I am...This is...He’s...She’s...Are you...? Yes, I am.Nice to meet you(too).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Goodbye.将律动和句型结合起来,在有节奏感的音乐中,全班学生都积极投入到演唱中,之后自然点出sing together,朋友们会一起唱歌。光光复习是不够的,在这笔者提供了一个视频,内容关于各个国家的人们用肢体语言打招呼,这符合三年级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以直观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夸美纽斯提出教学的直观性原则是教学的金科玉律。所以在这里运用图像视频直观呈现,并且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学习大约80%是通过视觉完成的。通过这个视频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学习到新知识,学生用肢体语言和老师打招呼,现学现用。

之后谈到了交朋友的地方,交朋友肯定是在具体的场景中发生的,在这里,笔者选取了四个地方:教室,操场,公园和图书馆。这四个地方几乎是学生活动的大部分场所,交友在这些地方自然发生。有些学生会说出教室,公园这两个简单的地方,但是操场和图书馆很少学生会说,那么这时候老师来帮助,会说的学生来帮助,大家一起来帮助,这就是相助。教师帮助学生学习,学生互相帮助,之后的游戏环节,学生帮助老师完成游戏,这不就朋友互助吗?学生能体会到朋友的好处。在这里笔者经常会说help这个单词,学生听了几遍,看老师帮助学生,教学生读不会的单词,会的学生帮助其他不会的,自然就理解了help这个单词。

面对低年级的学生教师要先示范。笔者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不一样的人物角色,这些人物都是三年级前面四个单元的人物,学生在扮演人物进行游戏时特别投入,每组都能很好地完成游戏。在之后的竞赛环节,把学生分成两大组进行PK,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学生们能较好的运用句型进行自笔者介绍同时介绍朋友。笔者会及时地对学生做出评价,准确具体的评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说的好的地方。表扬也能增强学生说英语的信心。笔者会运用各种方式来进行评价,比如,笔者会说: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you are golden star.同时用手指画星星给学生。又比如笔者会说A round of applause,给学生很隆重的表扬。又或者笔者会说Good thinking,用手指向大脑。

处理绘本的过程中,笔者觉得自己在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提供学习指导方面,用问题来激发学生思考,指导学生表演方面做的比较好。因为三年级的学生观察的目的性较差,笔者需要提出具体可行的目标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比如说让学生分辨绘本中两个人物Amy和Tom,笔者的问题是Who is Amy? Who is Tom?学生看图,结合对话回答出问题。在教学绘本时笔者设了几种问题,看图就能回答的问题,阅读文本回答的问题,理解文本才能回答的问题以及开放性问题。在文中具体的表达是What can you see on the cover?Where is Tom?How does Amy feel?If you have a new friend, would you play with your old friends?What does Tom do?Who is the new friend?这些问题的难度有深有浅,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让学生化身主人公,站在主角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笔者用不同的问题去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绘本,提供学习方法指导。

笔者都在尝试用新课标来进行本节课的教学,紧紧围绕交朋友这个话题展开教学。这节课笔者和学生一起唱,一起玩,一起读,一起学,笔者们从相遇,相识,到相助,相惜,完成了交朋友的整个过程,学生们学得开心,笔者和学生交流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