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住宅建筑项目中的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措施研究

作者

吕可 周恩泉 倪春兴 马天宇

山东中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山东省济南市 250014

摘要:住宅建筑工程管理的成效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施工效率及行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在住宅建筑项目中,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是重要内容,对保证项目顺利进行、人员生命安全以及经济效益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应不断优化质量管理体系、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确保施工过程有序,施工检验质量达标,保证各项任务有序完成,为建筑领域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未来,在住宅建筑工程项目中应持续探索精细化、智能化和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以适应行业转型升级需求,推动建筑行业迈向更高质量发展阶段。

关键词:住宅建筑项目;质量管理;改进措施

引言

住宅建筑工程管理对于其质量具有比较大的影响,在工程建设期间要结合其建设需求与实地条件进行有序管理,因此要格外重视工程管理方法的应用。在住宅建筑的实际建设中,工作人员要从工程质量角度出发,对其施工管理进行科学分析,制定完善的工程管理制度,对现场施工材料、人员、方法等内容进行管控,不断加强施工质量管理,从而让住宅建筑工程建设得到保障。

1住宅建筑项目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在住宅建筑工程中,施工质量管理需从工程建设各环节入手,结合工程现场情况,制定详细的管理计划,保证施工质量满足预期要求,提高工程安全性和耐久性,所以做好住宅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另外,鉴于住宅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会对工程使用性能、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产生直接影响,在住宅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应从多方面入手,做好前期、施工过程和施工后期管理工作,并结合现场情况,合理设计施工质量管理方案,规范施工质量管理流程,明确施工质量管理要点。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现场管理,及时找到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在施工后期,要加强施工质量评估,保证满足设计要求。通过构建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明确施工质量管理职责,加强施工现场监督管理,提高施工人员专业水平,保证施工各环节质量满足预期标准。

2住宅建筑项目中的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措施

2.1加强设计与施工阶段的沟通协作

复杂的住宅建筑项目中设计方案需要面对实际施工中不可预见的困难,两者之间沟通不畅则容易导致施工技术难题和设计变更的滞后,从而影响质量管理的整体效果。因此,项目管理方可以组织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共同参与项目的前期规划与技术交底,以此保证设计方案的可操作性。施工阶段,若遇到设计变更或者施工技术难题,施工方应第一时间与设计方进行反馈与协商。施工现场会出现一些不可预见的情况,现场条件变化、原材料质量问题等会导致原设计方案无法顺利实施。施工方需要及时与设计方沟通,反馈实际情况并寻求优化方案。设计方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反馈及时调整设计方案。一些复杂的工程中设计变更是不可避免的,当施工技术问题或施工现场条件发生变化时必须迅速调整设计方案。同时,为了更好地实现设计与施工阶段的无缝衔接,项目管理方还应推行联合质量管控,联合质量管控意味着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应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内紧密协作,共同制定质量控制标准,可以定期召开质量协调会议来分享项目进展中的质量信息,讨论存在的质量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联合质量管控可以形成跨部门、跨专业的质量管理合力,以此保证每个环节都有人参与、有人负责。

2.2提升施工质量,进行材料管理

在实际住宅建筑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提高对材料设备的关注与重视,选择合理的管控方式,提高材料设备管理效率,为住宅建筑工程的顺利推进奠定基础。在实际管理进程中,应该创设完备详尽的管控体系,通过标准、完善、科学的制度规范,可以达成全过程控制的目标,保障所用材料与设备符合住宅建筑施工标准。为了更好地强化材料设备管理效能,就应该推出并落实严格的材料准入规程,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设备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确保所有材料设备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建立材料设备质量追溯机制,一旦发现问题,能够迅速定位并采取措施。在材料设备运输至施工场地以后,就应该提高对材料设备保存管理的关注度,优化材料保存环境,依据材料的特点与性质分门别类储存,使用有效的防护举措,规避材料在保存进程中受潮产生锈蚀等质量问题,为住宅建筑施工质量提供保障。在施工进程中,应该加强材料设备的现场使用管理,依据施工进度计划合理调配材料设备,减少闲置和浪费。注重材料设备的维护保养,定期进行检查,确保其在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类先进技术不断涌现,工作人员可以借助信息化管理手段,建立材料设备数据库,提高材料设备管理的效率。

2.3提升管理质量,优化组织结构

为了更好地保障住宅建筑质量管理工作顺利推进,实现技术工艺的落实,就需要做好对组织结构的优化处理,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施工组织结构的调整应遵循系统工程原理,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第一,应该创设矩阵式项目管理架构,经由横向职能管理与纵向项目管理的结合,提高信息流通效率与决策速度。第二,实施项目经理负责制,强化项目经理的核心领导作用,确保住宅建筑项目目标与施工任务的层层分解与落实。第三,精简管理层级,推行扁平化管理模式,减少信息传递环节,提升组织响应速度。针对施工特点,动态调整人力资源配置,实行专业分工与协作相结合的原则,确保各专业工种的高效协同。第四,加强住宅建筑项目团队建设,通过专业技能培训与团队文化建设,提升团队凝聚力和执行力。在技术支撑层面,充分利用BIM技术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实现施工过程的可视化、参数化管理,为组织结构优化提供数据支持。引入先进的项目管理软件,提升住宅建筑项目进度、成本、质量、安全等关键环节的监控能力,确保住宅建筑施工组织结构的运行效率。

2.4施工验收阶段的质量管理

(1)分部分项工程验收。住宅建筑工程施工开始前制定进度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施工任务。施工阶段对各环节施工任务完成时间节点做出明确规定,并在住宅建筑施工过程中严格履行,保证项目施工进度符合合同标准。(2)单位工程竣工验收。住宅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单位施工任务完成后,由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共同参与竣工验收,对住宅建筑工程质量、功能、安全展开全面检查,保证其各项参数符合设计方案和技术标准。验收合格的单位工程,需要出具竣工验收报告并办理相关手续。

结束语

住宅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应用需要与现场施工相适应,管理人员要结合施工现场环境、工程建设要求等多方因素,制定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对住宅建筑施工中人机料法环管控的合理性。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做好施工现场各项工作的统筹,加强材料与设备的采购与控制,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让住宅建筑工程建设在有序的管理中平稳推进。

参考文献

[1]蔡志军.探究建筑工程管理的制约因素及应对措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5,(01):252-254.

[2]王建军.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与应对措施研究[J].居业,2024,(12):224-226.

[3]张小丽.浅谈建筑工程管理的制约因素及应对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4,(35):27-29.

[4]郑灿坚.探究建筑工程管理的制约因素及应对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4,(21):50-52.

[5]艾江云.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及应对措施[J].散装水泥,2021,(04):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