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模式探究

作者

董萌

辽宁省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大连分公司 (辽宁 大连 116600)

摘要  本文探讨了与现代高速公路相关的主要养护考量因素及方法。文中论述了公路养护的独特特点和关键方面,同时也分析并总结了该领域现存的挑战。其目的在于为制定有效的公路养护综合战略规划及措施提供一个基础框架。

关键词: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模式;特殊性

引言

高速公路的养护与管理对其质量、使用寿命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影响。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建设方式的持续拓展,高速公路养护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本文研究了高速公路管理的特点与现状,旨在为优化公路建设并提升管理质量奠定基础。

1、探讨高速公路养护的特殊性

高速公路作为现代交通基础设施的关键组成部分,在促进区域经济交流、推动社会发展等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在设计、建设、运营以及养护管理的方法与模式上,均展现出与普通公路截然不同的显著差异,这些差异具有高度的特定性、复杂性与多样性变化特征。从设计角度来看,高速公路需满足更高的行车速度、更大的交通流量承载要求,因而在路线规划、平纵断面设计、互通立交设置等方面都有着更为严苛的标准。例如,其平曲线半径通常较大以保障车辆高速行驶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纵坡设计更为平缓利于车辆顺畅行驶且减少能耗。在建设过程中,对施工材料的质量把控更为严格,施工工艺的精度与复杂性更高,像大规模的路基填方与挖方工程、高精度的路面摊铺作业等都需要先进的机械设备与专业技术团队协同作业。运营期间,高速公路面临着高强度、高频率的交通荷载冲击,且交通流组成复杂多样,包括各类客货车辆。这使得其养护管理工作极具挑战性。养护管理方法上,不仅要对路面进行日常的巡查、清扫、修补坑槽裂缝等常规作业,还需针对桥梁、隧道等特殊构造物开展定期的结构检测与维护。例如,桥梁的支座、伸缩缝需要定期检查更换,隧道的通风、照明、消防设施必须时刻保持良好运行状态。养护管理模式也更为多样化,除了传统的人工巡查与养护作业外,还广泛应用智能化监测系统,如利用传感器实时监测路面平整度、路基沉降、桥梁结构应力应变等数据,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病害并精准定位,为预防性养护提供科学依据。必须深刻认识到,公路养护在实施阶段需要全方位、细致入微地考量众多细节。从材料的选用与存储,到养护作业人员的专业培训与调配,再到养护设备的维护与更新,每一个环节都关乎养护工作的质量与效率。相关部门应充分发挥其管理职能,整合资源,优化养护计划制定与执行流程,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的合作以引入先进的养护技术与理念,从而不断提升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水平,确保高速公路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为社会公众提供安全、高效、舒适的出行服务,也为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筑牢交通基石。

2、分析我国现代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方式

中国现代高速公路建设的特点与西方发达国家所采用的建设方法存在显著差异。鉴于独特的时代背景与地域交通环境,中国的行政机构和经济体系在交通建设方面实施了多种优化措施与有针对性的干预手段。

当代高速公路的养护与管理可划分为多个板块,包括行政实体、企业组织以及道路管理公司等。从历史发展来看,我国高速公路曾推行投资、建设、管理、运营与养护一体化的模式。在此框架下,高速公路管理单位由负责项目的后期管理部门提供支持,其中涵盖管理机构与巡查服务。通过设立指定养护工区并向集中养护中心转变,实现了有效的养护。然而,养护项目通常以规划任务的方式启动,这导致管理者与实施者之间存在层级关系。随着交通部门引入管养分离的改革管理理念,这种分离的内容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从生产组织活动的角度而言,养护工作可被视作一种独特的生产活动类别。相关实体可能将所有养护举措视为特定的交易过程,在整个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交易成本。众多企业认为交通市场的治理是通过价格机制进行资源配置,因此道路养护被视为道路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与这些活动相关的不同管理与治理方法导致成本评估的复杂性,并且交易成本及其对效率的影响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

从当代交易治理机制的视角出发,公路管理与养护的根本目标是提升企业的整体能力,同时实现系统化与科学化管理。通过强调养护与管理实践一致性的重要性,公路管理单位需要调配充足的财政资源,购置大量养护设备与设施,并确保施工过程的质量。然而,对当前管理成果的分析表明,内部养护团队中的很大一部分缺乏足够的专业技能,积极性与责任心较低,且容易出现徇私舞弊等问题。推动公路养护的独立性是一种初期需投入成本但长期有益的做法。据推测,这种方法能够增加高速公路的收入并强化其整体基础设施建设。

3、分析高速公路现代化的公路管理养护模式

3.1直接管理方式

直接管理方式是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具体做法,相关技术人员通过设置相应的养护部门,下设多个组织单位对高速公路进行层层管理。其优点在于可以建立完善的责权制度,实现分级管理,避免管理混淆;缺点是公路养护管理的各项决策都需要层层审批,耗时耗力,管理权力和决策权容易合二为一。长期以往,员工的积极性锐减,甚至还会导致养护人员因为审批时间过长导致错过最佳施工维修时间。

3.2分片区管理

分片区管理是解决集中管理问题、提升管理效率、实现项目独立管理的具体措施。在管理中,分片管理人员将高速公路的养护机构分片区划分,每个片区中都要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这种处理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精简工作量,全面提升养护质量和管理能力水平,类似在于各个片区的养护管理质量不均衡,容易导致内部非良性竞争的问题。一些边缘地区也容易出现失责、无人管理的问题现象。

4、对于优化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模式的措施建议

4.1建立科学的养护管理机制

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都需要针对现有的环境进行针对化管理,建议项目因地制宜建立管理机制,要求所有的员工明确具体的责任制度和工作任务,全面保证公路管养的各个环节管理妥善,延长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与此同时,单位和企业内部也要针对交通事业的长远发展,和政府合作建立专项小组,积极解决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公路的实际情况予以完善和优化,最终全面提升工程建设的整体性能和质量。

4.2采用先进的养护技术

随着我国现代化养护技术的发展和提升,越来越多的养护技术和设备都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力下,相关单位企业唯有采用科学的生产技术,采用先进的设备设施最终全面提升整个产业的竞争力。

5、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速公路规划设计建设当中,需要明确养护和管理的主要内容,做好定期的养护和预防性工作,当前有些发达国家已经开始选择以养护为核心的相关工作,而我国还一直处在养护的探索阶段。所以,需要相关政府及部门建立健全高速公路养护管控机制,严格规范相关标准,优化和完善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模式,引进先进的养护技术及维修设备,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能力和技术水平,加强日常的管理力度,做好各环节的养护工作,进一步提高养护效率,为高速公路的长久稳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邹锋光.浅谈高速公路综合养护总承包管理模式[J].城镇建设,2023,(5):210.

[2]庞宇.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模式分析与对策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9):145-146,149. DOI:10.13616/j.cnki.gcjsysj.2023.05.052.

作者简介:

董萌,1990年11月14日出生,男,汉族,籍贯:营口,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速公路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