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分析

作者

辛振宇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省济南市 250000

摘要:本文运用修订后的工作(学习)动机量表,对高职艺术类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艺术类和非艺术类的学生在学习动机上存在着差异,不同的性别和年级也存在着不同差异,从而为提高艺术类学生的学习动机提供一种科学的基础和途径。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学习动机;调查分析

动机是指人们通过某种目的或事物而产生的一种内部的心理动机,是大多数人行动的基石。学习动机的研究已成为心理学界的一个重要课题。本项目的研究结果将为教育lT作者及企业领导者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战略与训练计划提供理论基础。学习动机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心理学和社会学两大领域。心理学领域主要探讨个体的内在动机,如兴趣、需要、价值观等对学习的影响;社会学领域则关注社会环境、家庭背景、同伴关系等因素对个体学习动机的影响。这些理论为我们研究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动机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分析框架。通过对高等职业院校艺术类学生的学习动机情况的调研,掌握其学习动机的基本情况,从而为提高其学习动机、教学质量、综合素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对一所高等职业院校艺术类学生进行抽样调查。采用修订后的工作(学业)动机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量表共30题,包含内生动机和外生动机两个成分。量表的Cranaeh因子(内生动机成分表)为0.79,外生动机成分表(0.78),重测信度分别为0.79、0.84,具有良好的构面与预测效度,是一种有效且可靠的内生动机度量工具。该问卷以四分为分值,由被试者按“很符合”“符合”“不符合”和“很不符合”三个单项作答,得分依次为4、3、2、1,分数越高,动机水平就越高。采用无记名问卷的形式,要求被试者当场答卷,然后由研究人员当场回收。问卷调查的时间为15~20分钟。所有的数据都经过标准化的编码,输入到Excel数据库中,并用SPSS21.0软件进行处理。

二、调查结果

本研究对艺术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艺术类女生内部学习动机明显大于男生,在分量表的维度层面上,男生学生的挑战性维度明显大于女生,但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艺术类女生的外生动机高于男生,且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在依赖他人评价、选择简单任务、关注人际竞争、追求回报、外生动机得分维度上,女生均高于男生,且在依赖他人评价与选择简单任务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内生动机各维度得分,低年级学生高于高年级学生,而且热衷性得分也有明显的不同。外生动机各维度得分,高年级学生在选择简单任务、关注人际竞争、追求回报上得分更高,而低年级学生在依赖他人评价得分更高。

三、分析研究

内生动机较强的个体在做事时更多地受到好奇和利益的驱使,因此对自己的工作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能从工作中得到乐趣。由于大多数艺术类的同学从小就接触艺术等相关的专业,他们对自己的专业非常喜爱,所以具有强烈的内生动机和强烈的职业情结。然而过于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导致文化素质低下、文化知识基础薄弱、学习取向单一、学习动机运行不平衡。

外生动机强的个体行动往往是外在刺激的结果,如金钱、崇拜等,而这种外部刺激往往是个体在行为完成后获得的。因为艺术类重视观念的革新,所以在思维和行为上都试图突破成规,求新求奇,试图表现出自己的创造力,这就给这些学生带来一种无形的职业压力,从而使个人竞争意识凸显,学习动机也变得更加功利。另外,艺术类学生在学业上投入的时间、财力都要比一般人多,更希望获得报酬,不辜负自己的辛劳与家人的期待。

研究发现,艺术类女生内生动机和外生动机的得分显著高于男学生。在两种取向动机的构成中,男生仅在挑战性维度上显著高于女生;这表明,相对于女学生,艺术类男生更乐于接受挑战,并更愿意解决较难问题。当今社会,女性比男性承受了更大的就业压力、生存压力和性别歧视,中国社会传统文化对于职业期望的差异,人为男生天生拥有较女生更多的成功特质,以及更广阔的职业发展前景。这一切都为男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激发勇于探索、勇于挑战的精神。

研究发现,艺术类大学生从一年级至三年级,在挑战性、热衷性和依赖性评价等三个维度上呈逐步降低的态势,但是在选择简单任务、关注人际竞争、追求回报三个层面上,艺术类大学生在一年级到三年之间都呈现出明显上升,这说明,随着年级的升高,艺术类大学生的学习动机由初级阶段的“精神满足型”转变到“物质满足型”,在学习中表现出强烈的务实态度。学习兴趣主要放在一些实用的、与找工作和获得回报有关的东西上。

职业学校要认识清楚自己定位,明确培养目的,在对艺术类大学生培训中,要遵守艺术教学的原则,充分挖掘学生的特长,为学生营造宽松、关爱的学习环境,尽量给他们创造各种环境,比如多举办几次设计创意比赛、多参与创新活动,使学生有更多更好地展现特长,克服社会上性别歧视带来的不利后果,在工作上为艺术男女同等的工作岗位,充分利用自身的性别优势,谋求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此外还可以通过其他策略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1)强化学生的就业计划教育;指导学生确定生涯发展方向,提升进修动机。(2)完善教育手段,完善课程体系。结合实际情况,对专业知识进行合理安排,并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教学。(3)创造优良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要为学生提供优良的教学条件,营造适宜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有更多实践机会。(4)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密切注意学生的动态变化,适时地提供辅导;学生要互相鼓励、互相帮助,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5)建立激励机制。学校可以通过设立奖学金、助学金等奖励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结论:通过对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深入调查和分析,制定并实施一系列提升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未来,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变化,不断优化策略,为提升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也期待与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和学者共同研究这一问题,共同推动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卫华,宋杰.理工院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研究——以营口理工学院为例[J].美眉,2024(7):0181-0183.

[2]鲁娟,张宝星,倪海莱.不同教育类型学习者总体及不同性别之间的学习动机比较——以在校医科大学生和参加军事职业教育的海军人员为例[J].当代医学,2024,30(9):174-178.

[3]裴斐,杨泽琛.农林院校大学生英语测试对学习动机的反拨效应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2023,25(3):100-104.

[4]黎佳,柏晶,黄景文.深度学习对中医院校大学生数字素养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批判性思维的中介作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4,38(5):614-621.

[5]刘鑫琳,邹存伟.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慢就业”现象研究[J].就业与保障,2023(4):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