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舞狮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的研究
林叶 李凤娜
深圳市宝安区石岩塘头幼儿园 广东 深圳 518108
摘要:舞狮活动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在弘扬传统文化的视野下,融入幼儿园大班势在必行且迫在眉睫。本研究旨在探讨幼儿园大班舞狮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及注意事项。通过对舞狮活动的特点和大班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分析,提出了教师在舞狮活动中的具体指导策略,包括激发兴趣、示范引导、鼓励创新、小组合作等方面。同时,强调了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如安全第一、尊重个体差异、适度引导等。本研究为幼儿园大班开展舞狮活动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有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大班;舞狮活动;教师指导
引言
舞狮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在幼儿园大班开展舞狮活动,不仅能让幼儿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多方面积极意义。在舞狮活动中,教师的指导至关重要。大班幼儿处于特定的发展阶段,他们在动作协调性、创造力、合作能力等方面都有进一步提升的需求。本研究聚焦幼儿园大班舞狮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旨在探索如何通过有效的指导,激发幼儿对舞狮活动的兴趣,提升他们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养,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同时也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贡献一份力量。
一、幼儿园大班舞狮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
(一)激发兴趣
故事导入。通过讲述有关舞狮的传说、故事,如《醒狮传奇》等,激发幼儿对舞狮活动的好奇心和兴趣。例如,讲述一只勇敢的小狮子在面对困难时,通过舞狮的力量战胜邪恶的故事,让幼儿感受到舞狮的魅力和力量。
视频展示。播放精彩的舞狮表演视频,让幼儿直观地感受舞狮的精彩场面。视频可以选择专业舞狮团队的表演,也可以是幼儿自己参与的舞狮活动记录。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地提问,引导幼儿观察舞狮的动作、表情和音乐等,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热情。
道具展示。展示舞狮的道具,如狮子头、狮子身、鼓、锣等,让幼儿近距离观察和触摸这些道具,了解它们的用途和特点。教师可以介绍道具的制作方法和历史背景,让幼儿对舞狮活动有更深入的认识。
(二)示范引导
动作示范。教师亲自示范舞狮的基本动作,如摇头、摆尾、跳跃、翻滚等,让幼儿模仿学习。在示范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动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同时要放慢速度,让幼儿能够清楚地看到每个动作的细节。
节奏示范。示范舞狮的节奏,包括鼓点和锣声的节奏。教师可以用手拍打节奏,或者使用乐器演奏节奏,让幼儿感受舞狮的节奏韵律。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根据节奏进行动作的配合,提高幼儿的节奏感和协调性。
表情示范。示范舞狮的表情,如威武、喜悦、愤怒等,让幼儿了解舞狮的表情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氛围。教师可以通过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方式进行示范,让幼儿模仿学习,提高幼儿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三)鼓励创新
动作创新。鼓励幼儿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动作的创新,如创造新的舞狮动作、组合不同的动作等。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和创新,如“小狮子还可以做哪些动作呢?”“怎样让舞狮的动作更加有趣呢?”
道具创新。鼓励幼儿对舞狮的道具进行创新,如装饰狮子头、制作新的道具等。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材料和工具,让幼儿自由发挥创意,制作出属于自己的舞狮道具。
表演形式创新。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表演形式,如故事表演、舞蹈表演、音乐剧表演等。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主题和情节,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表演形式,进行创意表演。
(四)小组合作
分组方式。根据幼儿的兴趣、能力和性格等因素,合理分组。可以采用自由分组、教师指定分组等方式,确保每个小组的成员能够相互合作、共同进步。
任务分配。明确每个小组的任务和目标,如制作道具、排练表演、设计舞台等。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任务分配,让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职责和任务,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和责任感。
合作指导。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幼儿的合作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想法、分工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等,提高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
(五)评价反馈
过程性评价。在舞狮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予幼儿评价和反馈,肯定幼儿的努力和进步,指出幼儿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方法。评价可以采用口头表扬、奖励贴纸、颁发证书等方式,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和鼓励。
总结性评价。在舞狮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对整个活动进行总结性评价,回顾活动的过程和成果,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活动提供参考。评价可以采用小组展示、个人汇报、教师点评等方式,让幼儿在展示和交流中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反思能力。
二、教师指导中的注意事项
(一)安全第一
场地安全。选择安全、宽敞、平整的场地进行舞狮活动,避免场地中有障碍物、尖锐物品等危险因素。同时,要确保场地的通风良好,避免幼儿在活动中出现中暑等情况。
道具安全。检查舞狮的道具是否安全可靠,如狮子头是否牢固、道具是否有尖锐的边角等。在使用道具的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幼儿正确使用道具,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动作安全。指导幼儿正确进行舞狮的动作,避免动作过大、过猛导致受伤。同时,要提醒幼儿在活动中注意自我保护,如避免碰撞、摔倒等。
(二)尊重个体差异
能力差异。每个幼儿的能力和发展水平不同,教师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根据幼儿的能力和兴趣进行指导。对于能力较弱的幼儿,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鼓励他们逐步提高自己的能力;对于能力较强的幼儿,教师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激发他们的潜力。
兴趣差异。幼儿的兴趣爱好也各不相同,教师要尊重幼儿的兴趣差异,提供多样化的活动内容和方式,让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参与。例如,有些幼儿喜欢制作道具,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材料和工具,让他们进行道具制作;有些幼儿喜欢表演,教师可以组织他们进行表演活动。
(三)适度引导
避免过度干预。教师在指导幼儿的过程中,要避免过度干预幼儿的活动。要给幼儿足够的自由和空间,让他们能够自主地探索和尝试。只有在幼儿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教师才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把握引导的度。教师在引导幼儿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引导的度。既不能过于简单,让幼儿觉得没有挑战性;也不能过于复杂,让幼儿感到无从下手。要根据幼儿的能力和发展水平,提供适当的引导和支持,让幼儿在挑战中不断成长。
(四)与家长合作
家长参与。邀请家长参与舞狮活动,如观看表演、制作道具、担任评委等。家长的参与可以增加幼儿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同时也可以促进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的成长。
家园沟通。及时与家长沟通幼儿在舞狮活动中的表现和进步,让家长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同时,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完善舞狮活动的指导策略。
结语
幼儿园大班舞狮活动是一项富有教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活动。在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激发兴趣、示范引导、鼓励创新、小组合作和评价反馈等策略,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舞狮活动,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性、节奏感、表现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注意安全第一、尊重个体差异、适度引导和与家长合作等事项,确保舞狮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希望本研究能够为幼儿园大班开展舞狮活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薛珊.醒狮起舞 焕新传承——济宁市任城区李营中心幼儿园[J].山东教育,2024,(33):65.
[2]练瑞玲.智慧教育环境下幼儿园项目活动实施策略探索——以大班幼儿项目活动《醒狮》为例[J].教育信息技术,2024,(04):33-35.
[3]刘文贤.“狮文化”融入幼儿园班本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家长,2024,(11):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