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提高机电工程施工质量的创新方法

作者

华鹏

简阳市人民医院 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 641400

摘要:本文针对机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施工管理体系、技术创新、人员素质等多个维度探讨提升机电工程施工质量的创新方法。研究表明,通过建立信息化管理体系、创新质量检测技术、重视施工人员意见以及加强新型施工技术应用等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机电工程施工质量,为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机电工程;施工质量;创新方法;信息化管理;质量控制

引言:随着建筑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机电工程作为现代建筑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机电工程涉及供配电、给排水、暖通空调等多个系统,施工工序复杂,技术要求高,质量控制难度大。如何在新形势下创新施工质量管理方法,提高机电工程施工质量,已成为工程建设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影响机电工程施工质量的原因

(一)施工管理体系不完善

传统的机电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存在诸多问题,最主要的是管理方式粗放,缺乏系统性思维和前瞻性规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管理制度往往流于形式,执行不到位,质量责任划分模糊,导致各施工环节之间衔接不畅,影响整体施工质量。部分施工单位虽然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但实际运行中往往形同虚设,没有形成完整的质量控制机制。例如,质量检查流于表面,现场巡查走过场,质量记录敷衍了事,使得许多质量问题得不到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这种管理体系的缺陷在大型机电工程项目中尤为明显,极易导致质量事故的发生。

(二)施工材料质量管控不严

目前普遍存在材料进场把关不严格的问题,一些施工单位没有专门的材料检验人员,材料进场检验流于形式。检测手段落后,许多单位仍在使用传统的目测方法,缺乏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技术手段。材料储存管理也存在问题,如露天堆放、防护措施不当等,导致材料性能下降。更严重的是,部分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故意使用劣质材料或以次充好,且不按规范要求进行材料性能检测,为工程质量埋下重大隐患。

(三)施工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当前施工队伍中普遍存在高素质技术人才缺乏的问题,很多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储备不足,操作技能有限,无法满足现代机电工程施工的技术要求。同时,由于行业特点,施工人员流动性大,许多项目采用临时用工方式,导致施工队伍不稳定。培训机制的不健全更加剧了这一问题,许多施工单位缺乏系统的培训计划,培训内容陈旧,方式单一,难以保证施工质量的持续稳定。

(四)新技术应用和创新不足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机电工程领域不断涌现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为提高施工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持。然而,在实际施工中,许多企业对新技术的应用持保守态度,创新意识不强。这种保守心态主要源于对新技术应用成本的顾虑,以及对技术风险的担忧。

二、强化机电工程施工质量的创新措施

(一)建设信息化管理体系

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建设是提升机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基于BIM技术的信息化管理平台通过整合建筑信息模型,能够实现施工过程的全方位数字化监控和管理。在设计阶段,利用三维建模技术可以直观展现机电设备、管线等复杂系统的空间关系,及时发现设计碰撞点和施工难点,优化施工方案,避免施工过程中的返工。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进一步增强了现场质量管控能力,通过在关键节点部署温度、湿度、振动等智能传感器,实现施工环境和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及时预警潜在的质量隐患。

工程质量数据库的建立为项目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撑。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挖掘分析,总结质量管理经验,为后续项目提供参考。同时,智慧工地建设让施工现场管理更加便捷高效,管理人员可通过移动终端随时掌握施工进度和质量状况。云平台的应用实现了项目各方的信息共享和协同管理,提高了沟通效率和决策速度,有效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二)创新施工材料质量检测技术

先进检测设备的引入极大提升了检测工作的精确度和效率,例如高精度光谱分析仪可快速检测金属材料的成分构成,电子显微镜能清晰观察材料的微观结构特征,三维扫描仪可精确测量管件的尺寸偏差。材料质量追溯系统的建立实现了从原材料采购到施工使用的全过程监管,每批材料都配备唯一的身份标识,记录其生产厂家、检验报告、进场时间等关键信息,确保材料使用全程可追溯。

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为关键部位的质量检测提供了有力保障。X射线探伤、超声波检测等技术可在不破坏材料的情况下发现内部缺陷,特别适用于管道焊接、设备安装等重要节点的质量检验。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的智能化检测系统,能够快速分析材料性能参数,并通过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实现检测数据的自动采集和分析,为质量控制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重视施工人员的相关意见

施工人员作为机电工程质量的直接执行者,其专业素质和工作态度对工程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建立系统的培训体系是提升施工人员素质的基础,培训内容应涵盖机电设备安装规范、质量标准、安全操作等多个方面。通过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采用案例分析、现场演示等多样化培训形式,切实提高培训效果。特别重视质量意识教育,通过定期组织质量事故案例分析和经验分享会,强化施工人员的质量责任意识。

建立健全的合理化建议制度,鼓励一线施工人员积极参与质量管理工作。施工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对施工工艺改进、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建议往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行性。通过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将质量管理成效与薪酬待遇挂钩,开展质量标兵评选等活动,不断激发施工人员追求卓越质量的积极性。同时,注重技术骨干的培养和经验传承,通过导师带徒制度,促进优秀经验的传播和创新,不断提升团队的整体施工水平。

(四)加强对新型施工技术的创新应用

在技术引进和推广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技术的适用性和经济性,选择最符合项目特点的施工方案。模块化施工方法的应用显著提升了施工质量,通过工厂预制和现场安装的方式,大部分制作工作在受控环境下完成,确保了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在现场安装过程中,采用高精度定位系统进行安装,不仅提高了安装精度,还有效减少了施工误差。

智能化施工设备在机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智能焊接机器人、自动化管道对接系统等,这些设备能够精确控制施工参数,保持施工质量的稳定性,有效避免人为操作失误。通过数字化控制系统实时监控施工过程,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企业应重视技术创新研究,设立专门的技术研发团队,针对施工难点开展技术攻关。通过产学研合作,引入先进技术理念,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对技术创新成果给予奖励,激发技术人员的创新热情。选取典型工程项目作为示范,验证新技术的实用性和可靠性,总结推广经验。同时,注重将成熟技术转化为标准规范,推动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

结语:提高机电工程施工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管理体系、技术创新、人员素质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治理。通过建立信息化管理体系、创新质量检测技术、重视施工人员意见、加强新技术应用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机电工程施工质量。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措施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确保各项创新举措落到实处。随着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机电工程施工质量必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建筑工程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孙宝刚.提高机电工程施工质量的创新方法[J].大众标准化,2022,(08):13-15.

[2]张翠娟.关于机电工程施工质量提高的方法创新浅谈[J].门窗,2019,(07):143.

[3]杨培.提高机电工程施工质量的创新方法[J].四川水泥,2021,(07):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