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管理信息化创新路径
刘钰 冯彪
1.身份证号码:13052119980516351X 2.身份证号码:13020419980406391X
摘要:电气工程作为智能建筑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的性能和使用效果。利用信息化技术能够实现施工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不仅能够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科学性,还能有效降低成本、保障施工质量和安全,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智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章对智能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管理信息化创新路径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管理;信息化;创新路径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社会整体的生存环境变好,我国建筑业的施工方式也紧跟着时代的步伐正在慢慢与时代接轨。电气设备的优化与设计等方面,智能化的电气设备发展已经势不可挡,电气设备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也证实了这一趋向,对建筑工程中电气工程智能化的应用现状以及优化程度进行分析,可以为未来相关技术的进步发展提供宝贵的意见与经验。
一、智能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管理信息化的关键技术
智能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管理信息化的关键技术包括BIM技术,其可构建三维电气模型,精准呈现管线布局与设备位置,提前进行碰撞检查,优化设计方案并辅助施工进度模拟与资源调配;物联网技术能将电气设备联网,实时监测设备运行参数如电流、电压等,实现故障预警与远程控制,提升运维效率;大数据技术则可收集与分析海量施工数据,挖掘数据价值,为施工决策提供依据,助力成本管控与质量预测;云计算技术提供强大存储与计算能力,保障信息系统高效运行。
二、当前智能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施工协调与沟通不畅
由于缺乏高效的沟通机制与协调平台,信息传递滞后且不准确。电气安装团队与土建施工队伍之间,如果不能及时共享施工进度和场地需求信息,容易导致预留孔洞位置偏差、线管预埋错误等问题,进而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度与质量。各专业施工计划的制定缺乏统筹安排,各自为政,容易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工序冲突,如电气线路铺设与通风管道安装在同一空间内相互干扰,造成返工和资源浪费。而且在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时,责任界定模糊,各部门之间相互推诿,进一步加剧了施工管理的混乱局面,使得工程难以按照预定计划顺利推进。
(二)质量监控与验收体系不完善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验标准不够细化和明确,部分施工人员对质量把控的重点和关键指标认识不足,导致施工质量参差不齐。在电气设备的安装过程中,对于设备的固定、接线的规范程度等细节把控不严,容易留下安全隐患。验收环节缺乏系统性和严谨性,验收流程过于简单化和形式化。一些验收人员仅进行表面检查,未能深入检测电气系统的功能性和稳定性,如对智能照明系统的调光控制、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报警准确性等关键功能未进行全面测试,就匆忙验收通过。
三、智能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管理信息化的创新路径
(一)构建集成化信息管理平台
创建一个涵盖设计、施工、采购、运维等全生命周期的集成化信息管理平台。该平台整合电气系统设计图纸、设备参数、施工进度计划、质量检测标准等各类数据资源,实现数据的实时共享与交互。通过统一的数据格式与接口,各参与方能够便捷地进行信息上传与下载,设计单位可及时更新电气设计变更,施工团队能实时反馈现场施工情况,采购部门依据工程进度精准安排材料设备供应。平台还具备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可对施工过程中的成本、进度偏差进行预警与分析,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有效避免因信息孤岛导致的沟通不畅、决策失误等问题,全面提升施工管理的协同性与效率。
(二)引入智能施工设备与监控系统
采用智能布线机器人,依据预先设定的电气线路规划,精准、高效地进行线缆铺设,提高布线质量与速度,减少人工操作误差。部署高清摄像头、传感器等监控设备,对施工现场的电气设备安装、线路连接等关键施工环节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控。监控数据传输至管理平台,管理人员可远程查看施工状况,对违规操作、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并预警。借助物联网技术,实现对施工设备运行状态的远程监测与智能维护,提前预测设备故障,安排维修保养计划,降低设备故障率,保障施工进度不受影响,极大提升施工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与安全性。
(三)基于大数据的施工质量预测与优化
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收集与分析智能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海量数据,包括历史工程案例、施工工艺参数、材料设备质量数据、环境监测数据等。通过建立数据模型,对施工质量进行预测与评估,提前发现潜在的质量问题。依据以往类似工程中电气设备安装后的运行稳定性数据,结合当前工程的施工环境、安装工艺等因素,预测本工程电气设备的质量风险,并针对性地制定优化措施。利用大数据分析结果对施工工艺进行持续优化,如确定最佳的电气线路连接方式、合理的设备调试参数等,以提高施工质量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四)开展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技术应用
在智能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管理中引入VR和AR技术,创新施工培训与技术交底方式。利用VR技术创建虚拟施工场景,施工人员可在沉浸式环境中进行电气施工流程模拟操作,熟悉复杂的施工工艺与安全规范,如高压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流程、电气火灾应急处理等,有效提高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与安全意识。在施工过程中,借助AR技术将电气设计图纸、设备安装说明等信息叠加在施工现场的实物上,施工人员通过移动终端即可直观获取施工指导信息,避免因图纸理解偏差导致的施工错误。对于一些隐蔽工程或复杂的电气系统调试工作,可利用VR进行可视化展示与远程协作,专家无需亲临现场即可通过VR设备指导施工人员操作,提高施工效率与问题解决速度,降低沟通成本与施工风险。
(五)推动移动互联技术助力现场管理
借助移动互联技术开发专门的施工管理移动端应用程序,实现施工现场管理的移动化与便捷化。施工人员可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随时随地记录施工日志、上传施工进度照片、提交材料设备验收申请等信息,确保现场数据及时准确地反馈至管理平台。管理人员利用移动端应用可实时查看工程进度、质量检测结果、人员考勤等信息,及时处理施工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如审批施工变更、调配施工资源等,实现施工现场的高效指挥与协调。移动端应用还可集成安全巡检功能,安全管理人员在巡查过程中发现安全隐患可立即拍照上传,并生成隐患整改通知发送至相关责任人,跟踪整改过程直至隐患消除,有效提升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与应急响应能力,使施工管理更加灵活、高效、透明。
结束语
总之,智能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管理的信息化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工程质量和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和管理理念,我们在施工进度、质量、成本和安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行业的发展,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化信息化应用,加强数据的整合与分析,提高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培养具备信息化素养的专业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张亮.建筑电气施工中的质量与安全措施分析[J].集成电路应用,2022,39(05):144-145.
[2]李鹏飞.浅析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技术应用[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22,6(03):132-134.
[3]于志军.关于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初探[J].科技与创新,2021,(23):177-178.
[4]朱江.建筑电气工程项目中电气智能化技术的应用研究[J].现代盐化工,2021,48(05):155-156.
[5]童文.建筑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1,(01):87-88.